第369章 演员的忠诚
《午夜少女》首演结束后, 帕利斯的各大报纸便开始刊登这部来自卢恩顿戏剧的评论文章,与其首演在卢恩顿时所引发的反响相比,这次的关注点有所不同, 除了剧中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女主演的表现上。
“她简直像一位真正的亡灵,”《费加罗报》的戏剧评论板块上详细描述了此次演出的剧情, 并对女主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形容她在舞台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孤寂气质, 带着一种不属于人世的惆怅和凄美。
《新闻报》、《戏剧评论》这些报纸和杂志,也在夸奖她的演技精湛, 就像一位彻头彻尾的弗兰西人。
“他们的眼神怪利索的,”看到这些评论的口吻, 威廉吐槽道, “居然能一眼认出你就是弗兰西人。”
饰演埃莉诺的亡灵只扯了扯嘴角。
她最近感到非常疲倦, 不仅因为这场巡演只有一组班底,无法像往常那样有备用演员为她分担负担, 还因为那些热情奔放的弗兰西人。每当夜幕降临,后台收到的信件就堆积如山, 信封里是来自不同社交圈的邀请函、求爱信,还有些浪荡的花花公子,送来价值不菲的礼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企图与她发展一段浪漫关系。
“就算已经过去了那么久, ”这位货真价实的弗兰西公主亡灵,面对这“熟悉”的一幕,不禁有些感叹,“弗兰西人还是老样子。”
换一个半路出道、没见过世面的戏剧人类演员,被那么多鲜花和诱惑包围, 肯定会飘起来的,可惜,亡灵们什么没见过?说不好听一些,只要足够大胆,能隐身的亡灵都可以享受女王一样的待遇了。
再说,她本来就是一出生就获得全国所有最好东西的公主,这点鲜花和礼物,还不放在她的眼里。
不了解的爱德华却不像亡灵们那么轻松,他时刻担忧着自己的演员们会留在弗兰西——他可不是不知道,自从玛瑞被罗西亚的歌剧院挖走之后,帕利斯歌剧院经理就对他的演员们虎视眈眈。
“他真是太奇怪了,”爱德华忍不住向自己的老板兼妹妹吐苦水,“明明我们的演员都不符合帕利斯歌剧院的要求。”
唱歌虽然花钱请了老师来教,但也只是平平无奇,除了个别演员比如说威廉,绝大多数演员的演技只足够扮演符合个人气质的角色,还不如扮鬼吓人时的演技精湛——爱德华曾经体验过一次恐怖屋,差点没被当场吓死,真的,见识过他们吓人的技术,再看看他们在台上的演技,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老实说,如果不是艾琳娜情节剧的剧本对演员的要求足够低,他们连进剧院后台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表演歌剧这么高门槛的艺术了。
就这么平平无奇的演员,居然被帕利斯最大、最有名气的歌剧院看上了?
“他肯定想发展情节剧,”爱德华笃定地道,“所以他才想要我们的演员。”
不可能有第二个理由了!
“没事,他可挖不走我们的演员,”艾琳娜安慰道,“他们可没有恐怖屋,就算有,弗兰西也没有多少人会去参观,他们满足不了演员的爱好。”
爱德华一时语噎,“真的吗……”
转而一想,确实,他可是知道这些演员有多么喜欢在恐怖屋里当演员,要不是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礼,演员们恐怕还不想出来巡演呢。
但这个理由也太奇怪了吧!
“恐怖屋……真的有那么强的吸引力吗?”爱德华半信半疑地道,“那可是帕利斯歌剧院呢……”
堪称大陆艺术中心的明珠了,多少人削尖脑袋想要进来啊?可以说,能在帕利斯歌剧院工作几年,以后去什么剧院都有可吹嘘的了。
事实上,恐怖屋就是那么强。
“又是一位想要挖人的,”结束一天的表演,回到伯克利的公寓,埃莉诺扮演者在亡灵同伴的帮助下拆着观众们送来的信件,威廉拆到一封其他剧院经理混在邀请函中的信件——按理来说,这种信件爱德华和助理会先排查一遍,但信件太多的时候难免会有遗漏——上面的薪资待遇优厚得足以让任何一名演员心动,但威廉心如止水地递给了亡灵公主,“条件还挺不错的,是这一批里最好的。”
“直接扔掉吧,”埃莉诺摆摆手,忧心忡忡地道,“你的神眷还够用吗?”
在临行前,他们和恐怖屋的亡灵们调换了班次,狠狠地刷了一波神眷,才敢离开卢恩顿那么久,饶是如此,她也时刻担心着自己的神眷消耗殆尽,在舞台上当场变成亡灵。这可能就是“神眷不足恐惧症”。
就像现代人拿着一台充满了电、但极易耗电的手机外出一整天,没有带充电宝,街头又没有任何充电的设施,尽管它还勉强能用,但每次查看电量,它就往下掉一格时,那种强烈的焦虑感就油然而生——还要呆一整天呢!电量真的够用吗!
“不用担心,”威廉看了眼四周,确定都是自己亡灵,才小声地道,“我让道具师那一批人把《鸦羽之宅》的服装道具都带来了。”
虽然布景太多太大没法带,但有服装道具,神眷实在不够用的话,完全可以当场表演《鸦羽之宅》,他相信如果他们坚持要演的话,爱德华肯定不会反对的。
“哇!你真是太聪明了!”其他亡灵纷纷夸道,“确实,有这部戏剧的话,我们完全不用担忧什么了。”
在亡灵们为威廉的机智纷纷点赞的时候,那些尝试挖角的弗兰西剧院,也在困惑着——“为什么这些演员就挖不走呢?”
“埃莉诺也就算了,”帕利斯三大歌剧院——喜歌剧院的经理在戏剧俱乐部和一堆同行抱怨道,“为什么饰演小角色的演员,也一副不愿离开的样子?难道我们开的待遇还不够优厚吗?”
“他们的忠诚确实让我很惊讶,”伊塔利剧院经理也接话道,“我从没想过,这个世界还有用钱搞不定的演员。”
“卢恩顿到底有什么在吸引他们?”一位剧作家好奇问道,“你们难道没有打探过吗?他们回绝的时候,没有说明理由吗?”
“他们只说不愿意离开卢恩顿,”伊塔利剧院经理摇摇头道,“我想我们收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吧。”
“真让我觉得好笑,”一位经理冷笑一声,“他们有的甚至不是卢恩顿人……埃莉诺的演员,据说她是一位真正的弗兰西人,却说着这样的话。”
就算是故土难离——好歹也得是故土吧?你一弗兰西人,卢恩顿算什么故土?
对于那些曾经见过更辉煌舞台、享受过更丰厚待遇的演员来说,钱和名声本应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可卢恩顿,这座远离帕利斯的城市,居然能成为他们难以割舍的家园,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在剧院经理们的抱怨声中,《怀特的故事》作为欢乐剧院的第二部巡演作品正式推出,继《午夜少女》之后备受关注。得益于前作的热烈反响,《怀特的故事》首演时的成功可谓是水到渠成,但与前一部的轰动效应相比,这部较为哥特化的故事并没有引起同样的热烈兴趣。
这也在爱德华的预料之中。
尽管如此,剧院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尤其是《午夜少女》的成功为他们赢得了大量观众的关注,也让人们对即将上演的《拉维妮娅》充满了好奇和关注。
“报纸上似乎都在找《拉维妮娅》到底说了一个什么故事。”爱德华一边向艾琳娜汇报着最近的动向,一边皱眉道,“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找到。”
现在他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挺想看看弗兰西人面对这个故事会有什么反应,一方面,又担心剧透的内容让他们反感,毕竟,如果他在没看书之前看到内容梗概,也会“这是什么东西?!”
“要不,我们提前上演吧?”感觉后者的可能性更大,爱德华不禁有些焦虑。
“可以让报纸只刊发《拉维妮娅》引起的轰动,不涉及具体内容,”一边旁听的伯克利提出建议。
对于伯克利这个不请自来的人,爱德华一开始还有些抵触——拜托,我们说的是商业机密耶,不过,在知道克莱尔夫人投给欢乐剧院的钱其实是伯克利的事情之后……投资人竟然就在我面前?!
不过,随即,爱德华又开始为克莱尔夫人和伯克利之间的关系感到担忧。能这么随便挥洒大笔资金的,克莱尔夫人该不会真是伯克利的情妇吧?而且,之前小报上疯传的消息,更是让他心生疑窦——小报推测,克莱尔夫人是在某段特定的时间离开卢恩顿,而那段时间恰好就是伯克利邀请艾琳娜跳舞的时候。
小报疯了似的,一片哗然,甚至有说法认为,这一切都证明了b公爵对e小姐的真爱,毕竟,人家“情妇”都被发配边疆了。
伯克利怎么可能看不出爱德华的担忧呢?他跟艾琳娜笑过好几回了,才大发慈悲地告诉对方,关于克莱尔夫人的事情,不过是一些无聊的小道消息,根本不值一提。
而聪明如爱德华,自然不可能那么轻易相信他,要不是看他都和自家妹妹订婚了,不好和妹妹说他的坏话,恨不得天天给他上眼药。
“报纸能那么听话吗?我们想刊登什么,他们就刊登什么?”爱德华非要抬杠。
“所有报纸都一样,”伯克利轻描淡写地道,“只要给的足够多。”
“她简直像一位真正的亡灵,”《费加罗报》的戏剧评论板块上详细描述了此次演出的剧情, 并对女主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形容她在舞台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孤寂气质, 带着一种不属于人世的惆怅和凄美。
《新闻报》、《戏剧评论》这些报纸和杂志,也在夸奖她的演技精湛, 就像一位彻头彻尾的弗兰西人。
“他们的眼神怪利索的,”看到这些评论的口吻, 威廉吐槽道, “居然能一眼认出你就是弗兰西人。”
饰演埃莉诺的亡灵只扯了扯嘴角。
她最近感到非常疲倦, 不仅因为这场巡演只有一组班底,无法像往常那样有备用演员为她分担负担, 还因为那些热情奔放的弗兰西人。每当夜幕降临,后台收到的信件就堆积如山, 信封里是来自不同社交圈的邀请函、求爱信,还有些浪荡的花花公子,送来价值不菲的礼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企图与她发展一段浪漫关系。
“就算已经过去了那么久, ”这位货真价实的弗兰西公主亡灵,面对这“熟悉”的一幕,不禁有些感叹,“弗兰西人还是老样子。”
换一个半路出道、没见过世面的戏剧人类演员,被那么多鲜花和诱惑包围, 肯定会飘起来的,可惜,亡灵们什么没见过?说不好听一些,只要足够大胆,能隐身的亡灵都可以享受女王一样的待遇了。
再说,她本来就是一出生就获得全国所有最好东西的公主,这点鲜花和礼物,还不放在她的眼里。
不了解的爱德华却不像亡灵们那么轻松,他时刻担忧着自己的演员们会留在弗兰西——他可不是不知道,自从玛瑞被罗西亚的歌剧院挖走之后,帕利斯歌剧院经理就对他的演员们虎视眈眈。
“他真是太奇怪了,”爱德华忍不住向自己的老板兼妹妹吐苦水,“明明我们的演员都不符合帕利斯歌剧院的要求。”
唱歌虽然花钱请了老师来教,但也只是平平无奇,除了个别演员比如说威廉,绝大多数演员的演技只足够扮演符合个人气质的角色,还不如扮鬼吓人时的演技精湛——爱德华曾经体验过一次恐怖屋,差点没被当场吓死,真的,见识过他们吓人的技术,再看看他们在台上的演技,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老实说,如果不是艾琳娜情节剧的剧本对演员的要求足够低,他们连进剧院后台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表演歌剧这么高门槛的艺术了。
就这么平平无奇的演员,居然被帕利斯最大、最有名气的歌剧院看上了?
“他肯定想发展情节剧,”爱德华笃定地道,“所以他才想要我们的演员。”
不可能有第二个理由了!
“没事,他可挖不走我们的演员,”艾琳娜安慰道,“他们可没有恐怖屋,就算有,弗兰西也没有多少人会去参观,他们满足不了演员的爱好。”
爱德华一时语噎,“真的吗……”
转而一想,确实,他可是知道这些演员有多么喜欢在恐怖屋里当演员,要不是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礼,演员们恐怕还不想出来巡演呢。
但这个理由也太奇怪了吧!
“恐怖屋……真的有那么强的吸引力吗?”爱德华半信半疑地道,“那可是帕利斯歌剧院呢……”
堪称大陆艺术中心的明珠了,多少人削尖脑袋想要进来啊?可以说,能在帕利斯歌剧院工作几年,以后去什么剧院都有可吹嘘的了。
事实上,恐怖屋就是那么强。
“又是一位想要挖人的,”结束一天的表演,回到伯克利的公寓,埃莉诺扮演者在亡灵同伴的帮助下拆着观众们送来的信件,威廉拆到一封其他剧院经理混在邀请函中的信件——按理来说,这种信件爱德华和助理会先排查一遍,但信件太多的时候难免会有遗漏——上面的薪资待遇优厚得足以让任何一名演员心动,但威廉心如止水地递给了亡灵公主,“条件还挺不错的,是这一批里最好的。”
“直接扔掉吧,”埃莉诺摆摆手,忧心忡忡地道,“你的神眷还够用吗?”
在临行前,他们和恐怖屋的亡灵们调换了班次,狠狠地刷了一波神眷,才敢离开卢恩顿那么久,饶是如此,她也时刻担心着自己的神眷消耗殆尽,在舞台上当场变成亡灵。这可能就是“神眷不足恐惧症”。
就像现代人拿着一台充满了电、但极易耗电的手机外出一整天,没有带充电宝,街头又没有任何充电的设施,尽管它还勉强能用,但每次查看电量,它就往下掉一格时,那种强烈的焦虑感就油然而生——还要呆一整天呢!电量真的够用吗!
“不用担心,”威廉看了眼四周,确定都是自己亡灵,才小声地道,“我让道具师那一批人把《鸦羽之宅》的服装道具都带来了。”
虽然布景太多太大没法带,但有服装道具,神眷实在不够用的话,完全可以当场表演《鸦羽之宅》,他相信如果他们坚持要演的话,爱德华肯定不会反对的。
“哇!你真是太聪明了!”其他亡灵纷纷夸道,“确实,有这部戏剧的话,我们完全不用担忧什么了。”
在亡灵们为威廉的机智纷纷点赞的时候,那些尝试挖角的弗兰西剧院,也在困惑着——“为什么这些演员就挖不走呢?”
“埃莉诺也就算了,”帕利斯三大歌剧院——喜歌剧院的经理在戏剧俱乐部和一堆同行抱怨道,“为什么饰演小角色的演员,也一副不愿离开的样子?难道我们开的待遇还不够优厚吗?”
“他们的忠诚确实让我很惊讶,”伊塔利剧院经理也接话道,“我从没想过,这个世界还有用钱搞不定的演员。”
“卢恩顿到底有什么在吸引他们?”一位剧作家好奇问道,“你们难道没有打探过吗?他们回绝的时候,没有说明理由吗?”
“他们只说不愿意离开卢恩顿,”伊塔利剧院经理摇摇头道,“我想我们收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吧。”
“真让我觉得好笑,”一位经理冷笑一声,“他们有的甚至不是卢恩顿人……埃莉诺的演员,据说她是一位真正的弗兰西人,却说着这样的话。”
就算是故土难离——好歹也得是故土吧?你一弗兰西人,卢恩顿算什么故土?
对于那些曾经见过更辉煌舞台、享受过更丰厚待遇的演员来说,钱和名声本应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可卢恩顿,这座远离帕利斯的城市,居然能成为他们难以割舍的家园,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在剧院经理们的抱怨声中,《怀特的故事》作为欢乐剧院的第二部巡演作品正式推出,继《午夜少女》之后备受关注。得益于前作的热烈反响,《怀特的故事》首演时的成功可谓是水到渠成,但与前一部的轰动效应相比,这部较为哥特化的故事并没有引起同样的热烈兴趣。
这也在爱德华的预料之中。
尽管如此,剧院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尤其是《午夜少女》的成功为他们赢得了大量观众的关注,也让人们对即将上演的《拉维妮娅》充满了好奇和关注。
“报纸上似乎都在找《拉维妮娅》到底说了一个什么故事。”爱德华一边向艾琳娜汇报着最近的动向,一边皱眉道,“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找到。”
现在他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挺想看看弗兰西人面对这个故事会有什么反应,一方面,又担心剧透的内容让他们反感,毕竟,如果他在没看书之前看到内容梗概,也会“这是什么东西?!”
“要不,我们提前上演吧?”感觉后者的可能性更大,爱德华不禁有些焦虑。
“可以让报纸只刊发《拉维妮娅》引起的轰动,不涉及具体内容,”一边旁听的伯克利提出建议。
对于伯克利这个不请自来的人,爱德华一开始还有些抵触——拜托,我们说的是商业机密耶,不过,在知道克莱尔夫人投给欢乐剧院的钱其实是伯克利的事情之后……投资人竟然就在我面前?!
不过,随即,爱德华又开始为克莱尔夫人和伯克利之间的关系感到担忧。能这么随便挥洒大笔资金的,克莱尔夫人该不会真是伯克利的情妇吧?而且,之前小报上疯传的消息,更是让他心生疑窦——小报推测,克莱尔夫人是在某段特定的时间离开卢恩顿,而那段时间恰好就是伯克利邀请艾琳娜跳舞的时候。
小报疯了似的,一片哗然,甚至有说法认为,这一切都证明了b公爵对e小姐的真爱,毕竟,人家“情妇”都被发配边疆了。
伯克利怎么可能看不出爱德华的担忧呢?他跟艾琳娜笑过好几回了,才大发慈悲地告诉对方,关于克莱尔夫人的事情,不过是一些无聊的小道消息,根本不值一提。
而聪明如爱德华,自然不可能那么轻易相信他,要不是看他都和自家妹妹订婚了,不好和妹妹说他的坏话,恨不得天天给他上眼药。
“报纸能那么听话吗?我们想刊登什么,他们就刊登什么?”爱德华非要抬杠。
“所有报纸都一样,”伯克利轻描淡写地道,“只要给的足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