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失业边缘的鼓掌团
当帕利斯有名的浪荡子阿尔贝先生, 照常在赛马俱乐部楼下的歌舞咖啡馆喝咖啡的时候,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上次咨询他所谓“药方”的绅士热情地和他打着招呼。
在歌舞咖啡馆看到这位绅士, 阿尔贝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虽然这里叫做“咖啡馆”,但和帕利斯其他提供咖啡和餐食的正经咖啡馆不同, 这里的歌舞表演相当开放,歌手们说着一口外国口音的弗兰西语, 编造着自己动荡的过去或者与上流社会情人之间的浪漫情事,她们同样是鼓掌团的雇佣者, 会有几名托来营造她们的名声。
而舞蹈演员们最擅长的就是康康舞,由此可见, 这种咖啡馆可不算正经, 自然也不会吸引正经人来观看。
几句寒暄之后, 这位绅士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好奇地问道, “我听说,那位艾伦先生将一本签名作品赠给了您, 这是真的吗?”
阿尔贝微微一笑,“确实是真的。”
“由此可见您在帕利斯的名声非凡,”绅士适当地恭维道。
阿尔贝却笑而不语,他可不会说, 在听到艾伦先生签名书这个消息之后,是他主动写信向那个出版社索要的——说起来,出版社明明手握艾伦的三本著作,却只愿意寄送据说最普通的一本《梦中奇旅》给他观看,在知道还有其他两部作品的存在之后, 他着实有些恼火。
所幸在他提出索要之后,出版社很快表达了歉意,并寄来一本有着艾伦先生签名的《海上冒险记》,不得不说,这部作品让他大开眼界,如果说前一本女士的梦境还只是在试探社会的接受程度,那这本海上手记的玩法简直让富有经验的他都目瞪口呆。
他甚至还翻到扉页仔细打量这位艾伦先生的签名,这华丽的签名让他认为艾伦应该是同道之人,又或者说,对方在这条道上走得比他远得多了,虽然阿尔贝一直骄傲于自己在帕利斯的风流名声,但他看到艾伦所写的各种玩法,也不得不甘拜下风,承认对方的放荡不羁远胜于自己。
“这位艾伦先生真的是位卢恩顿人吗?”每次看到那本书,阿尔贝总会想起这个疑问,“他看起来比弗兰西最有名气的花花公子还要放纵得多,甚至还专门写下这么几部书来记录自己的玩法……这得有多浪荡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啊?”
在评选“谁是帕利斯最有名气的浪荡子”时,榜首候选人的支持者都争论不休,始终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答案,现在他觉得,这个名头确实非艾伦先生莫属。
见阿尔贝似乎不愿意多说,绅士适时地转移话题,“快到晚餐时间了,我想我得先行离开——我预订了帕利斯歌剧院今晚的演出《午夜少女》。”
“我以为你会在俱乐部吃晚餐,”阿尔贝诧异地道,对方毫无疑问也是赛马俱乐部的成员,上次沙龙的时候他介绍过自己,只是俱乐部的成员太多,他们一直没有怎么接触过。
“这部戏剧的芭蕾舞时间正好撞上了晚餐时间,”绅士耸了耸肩道。
“什么戏剧那么大的胆子?”阿尔贝皱眉道,一股怒气涌了上来,“这是在挑衅我们吗?”
“一部情节剧,”绅士连忙解释道,“从卢恩顿来的巡演团队,我想他们可能并不了解我们的传统。”
“情节剧啊,”阿尔贝顿时放松下来——情节剧没有芭蕾舞再正常不过,更何况还是外国团队,事实上,这个从卢恩顿来的团队能将芭蕾舞放进戏剧里,态度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既然都放了,为什么不干脆放在第二幕,”阿尔贝不解地问。
就在此时,绅士的朋友走了进来,听到他们的对话后,便插嘴道,“因为剧情的缘故。这部情节剧的结构非常紧凑,除了第一幕,其他部分没有足够的空隙来插入芭蕾舞,否则会破坏整部剧的连贯性。”
“我从没听说过剧情还有连贯性,”阿尔贝开玩笑道,和这位绅士的朋友打了个招呼,“这么说来,您去看过这部戏剧了?”
朋友爽快地点了点头,“我首演时就看过了。比我想象的好得多,是一个相当凄美的爱情故事。女主演的气质也相当不错。”他说着,语气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欣赏,似乎对那位女主角产生了几分特别的好感。
阿尔贝挑了挑眉——如果剧情好看,他大概只是微微一笑便罢,但当他说到女主演,他的兴趣却立刻被勾起了:“真的吗?那我想我也应该去看看。”
“据说首演刚结束,送给女主演的花束都堆满了整个舞台,”朋友感叹道,“她饰演的是一位亡灵少女,我得说,她的演技真是出色,仿佛她就是一位真正的亡灵。”
“看来帕利斯又多了一位著名的女演员,”阿尔贝半信半疑地道。
“剧情也十分不错,”这位朋友仿佛欢乐剧院请来的宣传员,大力夸奖道,“我之前在帕利斯歌剧院看到几次鼓掌团的‘哭者’,我得说,她们哭得从来没有那么真情实感过。”
那位绅士笑着揶揄道,“他对谁都这么说,本来我对这部戏剧没什么兴趣,都被他说得想去看看了,帕利斯歌剧院真应该给你发一笔钱。”
“能让‘哭者’真的哭出来?他们没有额外付钱吗?”这下,阿尔贝决定要去观看这部戏剧,“哪怕是观摩‘哭者’的演技,我也得去看看了。”
鼓掌团自然得有职业操守,收了钱就会去干活儿,但他们自己也没想到,这活儿居然能干成这样。
“‘委员’,”掌声领队皱眉道,“我记得你们的指责是在幕间提醒观众,抓住戏剧的亮点,是吧?但剧院经理告诉我,你们整部戏剧都一声不吭,完全没有发挥你们的职责!”
委员们微微低头,显得十分羞愧。
《午夜少女》没有雇佣笑者,因为确实没有什么笑话,领队开始批评“逗乐者”,“你们在戏剧无聊的时候履行自己的职责了吗?”
一位逗乐者略显尴尬地试图辩解,“但确实没有什么沉闷的时候啊……观众们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剧情上,没有无聊的时刻。”
领队冷笑一声,毫不留情地道:“扣钱!”
他转而看向旁边的一群“哭者”,语气一下子变得和缓,“不过你们倒是做得非常好,剧院经理说,你们的表演完全达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事实上,我没想到你们能完成得这么出色——我记得我提前和你们说过,剧院并没有付给你们‘真哭’的钱。”
领队还挺诧异的,毕竟像他们这种职业托,已经非常专业了,绝对不会让剧院赚走不该赚的钱,说假哭就是假哭,真哭绝对是另外的价钱——现在,居然不付费就真哭了?你们开始做慈善了?
“bis者的表现也很好,”领队继续夸奖道,“听说演出结束的时候,全场观众都在喊‘bis’,甚至还登上了报纸。你们这次的表现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你们居然能做得这么好。”
领队的手下有好几个小队,他自己分身乏术,自然不可能每个剧院都去看一遍成员的表现,全靠剧院经理的反馈和报纸上的消息判断任务完成情况,当然,效果不好是不可能退钱的,只可能扣成员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
哭者和bis者面面相觑,怎么说呢,他们确实只打算拿一份钱干一份活,但无奈那部戏剧和其它歌剧不一样啊,其它歌剧他们还得先看剧本才知道该在哪里哭,在哪里结束,但这部戏剧……实在太通俗易懂了,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
能这么完美地完成任务,说到底,都是真情流露啊,全是感情,没有技巧。
“帕利斯歌剧院的经理对你们的表现整体上并不是很满意,”领队皱着眉头总结道,“他们打算在下一部戏剧《怀特的故事》里只雇佣‘哭者’和‘bis者’,但是我说服他们雇佣几名‘委员’。”他说着,眼神冷冷地扫过委员们,“希望你们不要再辜负我的期待。”
“你们平时表演得都不错啊,”说着说着,领队又叹道,“怎么这次的表现那么差呢?”
委员们确实看戏剧看入迷了忘了自己要进行解说的职责,此时也只能赶紧点头。
不过,尽管鼓掌团的效果不错,但爱德华在犹豫等《拉维妮娅》上演的时候还要不要雇佣他们了,他的理由很简单:“演员们已经习惯了台下的嘘声了啊。”
演员们很清楚台下的嘘声给的是谁,是角色埃德蒙、露辛达、或者写小说的作者,总而言之不可能是演员,甚至,嘘声隐隐成了一种检测标准,如果哪一场观众的骂声不够大了,爱德华就会开始反思“是不是埃德蒙的演技退步了?还是露辛达被求婚的时候笑得太小声了?”
“所以,要不要给演员们营造一个熟悉的环境?”爱德华有些焦虑地说道,“如果没有卢恩顿那些熟悉剧情的观众,少了那熟悉的嘘声和扔到舞台上的零碎物品,演员们可能不知道该怎么表演了。”
“我觉得你想太多了,”帕利斯歌剧院经理面无表情地道,“我们还是来探讨一下埃德蒙布娃娃的事情吧,观众未必会买这个丢到台上,我想,我们应该为他们准备一些免费的纸团,你也不想你的演员被鼻烟壶、望远镜之类的东西砸到吧?”
在歌舞咖啡馆看到这位绅士, 阿尔贝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虽然这里叫做“咖啡馆”,但和帕利斯其他提供咖啡和餐食的正经咖啡馆不同, 这里的歌舞表演相当开放,歌手们说着一口外国口音的弗兰西语, 编造着自己动荡的过去或者与上流社会情人之间的浪漫情事,她们同样是鼓掌团的雇佣者, 会有几名托来营造她们的名声。
而舞蹈演员们最擅长的就是康康舞,由此可见, 这种咖啡馆可不算正经, 自然也不会吸引正经人来观看。
几句寒暄之后, 这位绅士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好奇地问道, “我听说,那位艾伦先生将一本签名作品赠给了您, 这是真的吗?”
阿尔贝微微一笑,“确实是真的。”
“由此可见您在帕利斯的名声非凡,”绅士适当地恭维道。
阿尔贝却笑而不语,他可不会说, 在听到艾伦先生签名书这个消息之后,是他主动写信向那个出版社索要的——说起来,出版社明明手握艾伦的三本著作,却只愿意寄送据说最普通的一本《梦中奇旅》给他观看,在知道还有其他两部作品的存在之后, 他着实有些恼火。
所幸在他提出索要之后,出版社很快表达了歉意,并寄来一本有着艾伦先生签名的《海上冒险记》,不得不说,这部作品让他大开眼界,如果说前一本女士的梦境还只是在试探社会的接受程度,那这本海上手记的玩法简直让富有经验的他都目瞪口呆。
他甚至还翻到扉页仔细打量这位艾伦先生的签名,这华丽的签名让他认为艾伦应该是同道之人,又或者说,对方在这条道上走得比他远得多了,虽然阿尔贝一直骄傲于自己在帕利斯的风流名声,但他看到艾伦所写的各种玩法,也不得不甘拜下风,承认对方的放荡不羁远胜于自己。
“这位艾伦先生真的是位卢恩顿人吗?”每次看到那本书,阿尔贝总会想起这个疑问,“他看起来比弗兰西最有名气的花花公子还要放纵得多,甚至还专门写下这么几部书来记录自己的玩法……这得有多浪荡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啊?”
在评选“谁是帕利斯最有名气的浪荡子”时,榜首候选人的支持者都争论不休,始终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答案,现在他觉得,这个名头确实非艾伦先生莫属。
见阿尔贝似乎不愿意多说,绅士适时地转移话题,“快到晚餐时间了,我想我得先行离开——我预订了帕利斯歌剧院今晚的演出《午夜少女》。”
“我以为你会在俱乐部吃晚餐,”阿尔贝诧异地道,对方毫无疑问也是赛马俱乐部的成员,上次沙龙的时候他介绍过自己,只是俱乐部的成员太多,他们一直没有怎么接触过。
“这部戏剧的芭蕾舞时间正好撞上了晚餐时间,”绅士耸了耸肩道。
“什么戏剧那么大的胆子?”阿尔贝皱眉道,一股怒气涌了上来,“这是在挑衅我们吗?”
“一部情节剧,”绅士连忙解释道,“从卢恩顿来的巡演团队,我想他们可能并不了解我们的传统。”
“情节剧啊,”阿尔贝顿时放松下来——情节剧没有芭蕾舞再正常不过,更何况还是外国团队,事实上,这个从卢恩顿来的团队能将芭蕾舞放进戏剧里,态度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既然都放了,为什么不干脆放在第二幕,”阿尔贝不解地问。
就在此时,绅士的朋友走了进来,听到他们的对话后,便插嘴道,“因为剧情的缘故。这部情节剧的结构非常紧凑,除了第一幕,其他部分没有足够的空隙来插入芭蕾舞,否则会破坏整部剧的连贯性。”
“我从没听说过剧情还有连贯性,”阿尔贝开玩笑道,和这位绅士的朋友打了个招呼,“这么说来,您去看过这部戏剧了?”
朋友爽快地点了点头,“我首演时就看过了。比我想象的好得多,是一个相当凄美的爱情故事。女主演的气质也相当不错。”他说着,语气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欣赏,似乎对那位女主角产生了几分特别的好感。
阿尔贝挑了挑眉——如果剧情好看,他大概只是微微一笑便罢,但当他说到女主演,他的兴趣却立刻被勾起了:“真的吗?那我想我也应该去看看。”
“据说首演刚结束,送给女主演的花束都堆满了整个舞台,”朋友感叹道,“她饰演的是一位亡灵少女,我得说,她的演技真是出色,仿佛她就是一位真正的亡灵。”
“看来帕利斯又多了一位著名的女演员,”阿尔贝半信半疑地道。
“剧情也十分不错,”这位朋友仿佛欢乐剧院请来的宣传员,大力夸奖道,“我之前在帕利斯歌剧院看到几次鼓掌团的‘哭者’,我得说,她们哭得从来没有那么真情实感过。”
那位绅士笑着揶揄道,“他对谁都这么说,本来我对这部戏剧没什么兴趣,都被他说得想去看看了,帕利斯歌剧院真应该给你发一笔钱。”
“能让‘哭者’真的哭出来?他们没有额外付钱吗?”这下,阿尔贝决定要去观看这部戏剧,“哪怕是观摩‘哭者’的演技,我也得去看看了。”
鼓掌团自然得有职业操守,收了钱就会去干活儿,但他们自己也没想到,这活儿居然能干成这样。
“‘委员’,”掌声领队皱眉道,“我记得你们的指责是在幕间提醒观众,抓住戏剧的亮点,是吧?但剧院经理告诉我,你们整部戏剧都一声不吭,完全没有发挥你们的职责!”
委员们微微低头,显得十分羞愧。
《午夜少女》没有雇佣笑者,因为确实没有什么笑话,领队开始批评“逗乐者”,“你们在戏剧无聊的时候履行自己的职责了吗?”
一位逗乐者略显尴尬地试图辩解,“但确实没有什么沉闷的时候啊……观众们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剧情上,没有无聊的时刻。”
领队冷笑一声,毫不留情地道:“扣钱!”
他转而看向旁边的一群“哭者”,语气一下子变得和缓,“不过你们倒是做得非常好,剧院经理说,你们的表演完全达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事实上,我没想到你们能完成得这么出色——我记得我提前和你们说过,剧院并没有付给你们‘真哭’的钱。”
领队还挺诧异的,毕竟像他们这种职业托,已经非常专业了,绝对不会让剧院赚走不该赚的钱,说假哭就是假哭,真哭绝对是另外的价钱——现在,居然不付费就真哭了?你们开始做慈善了?
“bis者的表现也很好,”领队继续夸奖道,“听说演出结束的时候,全场观众都在喊‘bis’,甚至还登上了报纸。你们这次的表现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你们居然能做得这么好。”
领队的手下有好几个小队,他自己分身乏术,自然不可能每个剧院都去看一遍成员的表现,全靠剧院经理的反馈和报纸上的消息判断任务完成情况,当然,效果不好是不可能退钱的,只可能扣成员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
哭者和bis者面面相觑,怎么说呢,他们确实只打算拿一份钱干一份活,但无奈那部戏剧和其它歌剧不一样啊,其它歌剧他们还得先看剧本才知道该在哪里哭,在哪里结束,但这部戏剧……实在太通俗易懂了,看着看着就看进去了。
能这么完美地完成任务,说到底,都是真情流露啊,全是感情,没有技巧。
“帕利斯歌剧院的经理对你们的表现整体上并不是很满意,”领队皱着眉头总结道,“他们打算在下一部戏剧《怀特的故事》里只雇佣‘哭者’和‘bis者’,但是我说服他们雇佣几名‘委员’。”他说着,眼神冷冷地扫过委员们,“希望你们不要再辜负我的期待。”
“你们平时表演得都不错啊,”说着说着,领队又叹道,“怎么这次的表现那么差呢?”
委员们确实看戏剧看入迷了忘了自己要进行解说的职责,此时也只能赶紧点头。
不过,尽管鼓掌团的效果不错,但爱德华在犹豫等《拉维妮娅》上演的时候还要不要雇佣他们了,他的理由很简单:“演员们已经习惯了台下的嘘声了啊。”
演员们很清楚台下的嘘声给的是谁,是角色埃德蒙、露辛达、或者写小说的作者,总而言之不可能是演员,甚至,嘘声隐隐成了一种检测标准,如果哪一场观众的骂声不够大了,爱德华就会开始反思“是不是埃德蒙的演技退步了?还是露辛达被求婚的时候笑得太小声了?”
“所以,要不要给演员们营造一个熟悉的环境?”爱德华有些焦虑地说道,“如果没有卢恩顿那些熟悉剧情的观众,少了那熟悉的嘘声和扔到舞台上的零碎物品,演员们可能不知道该怎么表演了。”
“我觉得你想太多了,”帕利斯歌剧院经理面无表情地道,“我们还是来探讨一下埃德蒙布娃娃的事情吧,观众未必会买这个丢到台上,我想,我们应该为他们准备一些免费的纸团,你也不想你的演员被鼻烟壶、望远镜之类的东西砸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