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真是振奋人心啊!
第857章 真是振奋人心啊!
作为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联姻生下的第一个儿子,生态科技城的意义从来不仅仅在于工厂大作坊、发达的科学技术等硬件的出现,更重要的是帮助中国传统文化,从本土文化上种下工业科技发明的种子。
阴阳五行之气,那是中国人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对宇宙观测得到的本土科学知识。
但是很可惜,中国人把这一套拿来做唯心主义的功夫。最典型的就是帝王将相每次上台后,都要拿五行之说先哄的自己高兴,再拿去教化百姓。
秦朝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中国,不能说其无德。
秦主水德是秦王室以黄帝为自己祖先所推导得到的德行。
其推导过程是这样的:黄帝土德→少昊木德→颛顼金德→帝喾火德→帝尧水德→帝舜土德→夏禹木德→商汤金德→周文王火德→秦水德。
水德尚黑,所以秦朝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的。
后来刘邦暴力推翻了秦朝,按照秦王室这个公式,汉朝应该是土德才对。
但是刘邦却自称黑帝,乃水德,所以制度服色依然沿袭前朝。
因此汉初可以说是水德的延续。
到了汉武帝时,正儿八经的“三教九流”们站出来提出汉朝应该是土德,原因就是刘邦推反秦朝,是为土克水,大汉就应该是土德。
汉武帝被他们吵吵的头疼,好吧,土德就土德吧!
影帝王莽欺世盗名,最终窃取大汉的江山,于是便忙着给自己的王朝“立德”,王莽觉得自己“厚德载物”,应该符合土德,加之自己不是“篡位”,而是受汉室的“禅位”,所以是受生,而不是相克,那么自己的土德,必定要受生于火德才对,于是乎编撰出“明汉刘火德尽,而传于新室也。”
汉朝又被无缘无故栽出来一个火德,一个朝代有水土火三德,也是无可奈何。
秦始皇利用五行学说所做的公式化推演,其实未必符合阴阳家五行学说的哲学理论,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的更替,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但却不会是那么机械化的公式。
秦汉直至宋辽金时代,五德终始说一直是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
“故自秦推五胜,以水德自名,由汉以来,有国者未始不由于此说”。
但宋金以后,沿袭千余年的五运说最终被逐出儒家政治文化的主流而趋于消亡。
中国人确实利用了五行理论,但是使用方法却是这样的。
很明显,中国的文化虽然有优势,但是在科技发明上先天不足,这和墨家机关术在历史上的消亡大有关系。
所谓阴阳五行,很多人一听就以为是自己知道了,不需要再了解。那不过是自己以为的知道。
其实五行金木水火土,那是古人对天地自然进行的物理探索,这其实就是中国本土科学的萌芽。
金木水火土,本质上都是气。
火是向上的气,水是向下的气,木向外舒展的气,金是凝固向内的气,土居中央。
金木水火土,本质上也就是能量凝结为实体。
这本来是最实用、最偏理性、最实用的学科,奈何先天不足,没法从中发展化学、物理。
就和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一样,发明了很多,结果忙着给统治者‘编造’统治正确性去了。注意,天文学原本是个很纯粹的观测学科,但是帝王将相根本不会把真实的星象说明给大众,以假乱真多的是。
相里车,这个和秦二世乃至所有秦国子民们一起站在时代十字路口的人。
过去战争指引他发明研究的方向,后来秦二世告诉他研究的路径,他一直都有着清晰且明确的目标;
但是现在,扶苏指引不了他了,皇帝毕竟是治国理政的,一没时间,二来他本来就是理工科专业,能够帮助秦国的范围很有限。
所有的责任全部落在了相里车身上,落在了他的那些个弟子身上。
秦二世扔下一句话就走了,但是这足够让墨阁精英成员们头疼一个月之久。
他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秦二世当初在临淄稷下学宫里关于诸子百家的整理。
而这时候的阴阳五行学说,还没被那帮‘大秦专业忽悠家’们搞偏方向。根据秦二世设置的学科发展方向,现在的秦国太学已经开始分化出来了基础科学,注重基础实验、基础理论这些东西。
而其中最热门的就是阴阳五行学说,因为他们有实际观测的手段和方法。
也就是说,在工业革命热潮初期,诸子百家之中的学说,最有优势能够在这个时代创造出价值,让那些研究这些学说的人抱得上金饭碗的,第一大门派就是墨家,第二大门派就是大家过去认为怪力乱神的阴阳家。
墨家虽然实力最强,靠着墨家机关术的弟子在短短一年里称王称霸,给了儒家降维打击。
可是阴阳家却是站在时代风口上进步最快最大的。
因为秦二世不是要搞微观研究吗,他要秦国发发展物理和化学研究。
阴阳家在这一块的发展比墨家好多了。
阴阳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洗刷了过去在江湖上的恶名,把自己的学派引领走向了一个正途,被国家认可的官方学说。
过去的阴阳家弟子们,不过是在街头上耍小把戏,拿个磷火表演起火的人。
堂堂一个门派,弟子们却混的成为了江湖上典型的走卒贩夫之辈。
阴阳家本来就是诸子百家之中的下九流(非贬义)。
当时的战国,诸子百家并列,大门派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显学和杂派,三教九流都是被定义的。
所谓的九流、下流可不是什么骂人的话,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高低优劣之分。
九流和下流不是大伙儿以为的不入门的流派。人家是正儿八经的门派,不过影响力比较小而已。
而阴阳家就是个小可怜。
若非秦始皇一统六国,需要一个学派的理论帮助他支撑治国理政,他也不会看上这个小门派。再者,这个门派的人经历了战乱,最终成为江湖上的贩夫走卒不得不过那种流浪的生活,他们也想要锦衣玉食的生活啊。
所以阴阳家来到秦国并且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就是双方一拍即合的事情。
双方都很高兴,各取所需嘛。
可是当时的扶苏,作为太子,他一直在搞学术研究。
于是阴阳家就开始产生了一些分歧。
这是阴阳家的人内部自发形成的分歧,和扶苏的引导学术分类没有关系。
在来到秦国之后,阴阳家的一部分弟子们敏锐的发现,秦二世这个人很有想法,他提出来的事情很有搞头;
很明显不是吗,原本磷火就是自燃的,如果好好利用用于发明,未来前途灿烂,他们的门派可以走上一个巅峰啊。
而不是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整幺蛾子欺骗民众。不是所有人都把自己无奈谋生的一种手段当做是荣耀。
所以当有些人看到恒阳太子看重他们的那些磷火、五行气流转的知识,想要利用到生产制造上,他们很高兴。
扶苏就像是这个时代的阴阳家诞生的又一个宗师,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阴阳家很有一部分人直接弃暗投明,他们深入矿山、草丛,开始了自然探索和实验。
而这些行为,正是扶苏所期待的。
当然,另一部分阴阳家的人自从有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就开始躺在功劳簿上,他们本来就不愿意努力,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于是就留在了秦始皇身边继续编纂学说。
阴阳家内部的分歧,反而让阴阳五行学说有了进步的动力。
有些时候,和谐不一定就是好的,反而冲突才会让人进步。
当然,在这个时代当口,许许多多的门派在秦二世治国思想的影响下,都开始内部有所分化。
但是像阴阳家这样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成为了一只飞上天的猪,这种幸运的事情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落在别人身上的。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毕竟阴阳五行学说本身就是研究物质的起源和能量流转的学说,它们有着先天优势啊。
搁任何学派都不会对能量流转感兴趣,其他学派都太高大上了,对磷的功能不感兴趣,他们只想着怎么让自己当官,怎么让自己发财。
结果谁能想到呢,老天却赐福了那些喜欢观察自然、品悟自然的人啊。
阴阳家研究自然科学这一先天优势刚好能够弥补被阉割后的传统文化上的先天缺陷。
就这样,相里车从墨家钜子后人转变为一个真正的墨门首领,他开始思考如何从其他学派上取长补短,让墨家的机关术,乃至墨家的科学理论更加完备。
相里车带头开始学习研究阴阳家的既得研究成果。
如果有人对世界历史很熟悉的话,应该能够感受的出,相里车的决定,将会带动一个时代的文化走向蓬勃繁荣。
从墨家首领主动学习阴阳家文化的那一刻起,就嗅到了一股子文艺复兴的味道,还有一股西方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工业文明下管理学、伦理学、心理学各类学科迅速蓬勃发展的火焰燃烧的气味。
废水、废渣的排放,这可不是个小事情。
众所周知,秦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相当讲究文明。
他们不允许人在道路上拉屎,为此立法规定了条目繁多的律法细则。反观西方工业革命初期大街小巷都是屎尿,两个文明之间在这一点上相差了整整一千八百年之久。
秦国不仅仅重视废弃污染物的排放,还很重视垃圾的处理,为此也立法。秦法规定,在道路上倒垃圾的人,要被罚钱。
秦国有着太多太多优秀的基础,支撑相里车开展这一研究。
此时距离扶苏离开生态科技城——即后来的长安城已经有一个月了。
相里车在一个隆重的日子,对所有的弟子们宣布了他从阴阳家得来的启发。
“如何处置那些被矿石颜料染色排放的废水呢,当然是靠净化。”
“至于怎么净化,就靠五行的流转。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把废水中和成干净的水,或者是燃烧成气,再就是中和为土。”
当然,相里车说的这一点,不过是个小儿科。
就是小孩子都知道的原理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废水排放,大家第一时间考虑的就是和土一混合,这样不就没有废水了吗。
但是相里车他不打算这么解决问题。
“但是不管是转化成气也好,混合凝结为土也罢,最重要的是要把里面的毒素、脏物清理掉,转化掉。转化不了的,消灭了,不能再以某种方式继续留在地面上。”
这可是个高难度的事情。
本质上这才是真正的处理三废的目标。
毕竟你把废水和土中和一下,那土不还是带毒的吗。
把废水蒸发成气,不还是把气给排放到空中了吗。
前面说过,目前的大秦没有废气。
但是照把水转化成气向上蒸腾蒸发的结果来看,大秦没有工业废气又如何,照样会被折腾出废气损害人的健康。
相里车还是厉害的,他给弟子们提供了一些思路,随后引领弟子们采阴阳家之长,补墨家之短。
就在墨家的新时代先驱者在探索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时,秦国的国有作坊工厂开业了。
作坊里很快就传来咔塔声,从天亮响到天黑,中午最热的时候消停会。
秦国的国有作坊,出手就是一千台织布机。
一千人的就业问题就这么被解决了。
当然,一匹匹精良的布匹、一根根结实牢固的丝线,也生产出来了。
这个作坊,简直是时代的奇迹。
它只用一千个人,一千个机器,就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让大秦帝国的王室摆脱了向民众索取布匹制作衣物的巨大开销。
实在是振奋人心。
王室把好逸恶劳的民众当做是蠹虫……有些荒谬,有些可笑。
但是王室一向是被民众当做是害虫,硕鼠嘛。诗经里不是有首歌叫做硕鼠硕鼠嘛,就是骂这群坏蛋的。
现在好了,大秦王室从扶苏这一代起,不用再大费周章、劳民伤财的向民众收取布匹了。
(本章完)
作为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联姻生下的第一个儿子,生态科技城的意义从来不仅仅在于工厂大作坊、发达的科学技术等硬件的出现,更重要的是帮助中国传统文化,从本土文化上种下工业科技发明的种子。
阴阳五行之气,那是中国人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对宇宙观测得到的本土科学知识。
但是很可惜,中国人把这一套拿来做唯心主义的功夫。最典型的就是帝王将相每次上台后,都要拿五行之说先哄的自己高兴,再拿去教化百姓。
秦朝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中国,不能说其无德。
秦主水德是秦王室以黄帝为自己祖先所推导得到的德行。
其推导过程是这样的:黄帝土德→少昊木德→颛顼金德→帝喾火德→帝尧水德→帝舜土德→夏禹木德→商汤金德→周文王火德→秦水德。
水德尚黑,所以秦朝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的。
后来刘邦暴力推翻了秦朝,按照秦王室这个公式,汉朝应该是土德才对。
但是刘邦却自称黑帝,乃水德,所以制度服色依然沿袭前朝。
因此汉初可以说是水德的延续。
到了汉武帝时,正儿八经的“三教九流”们站出来提出汉朝应该是土德,原因就是刘邦推反秦朝,是为土克水,大汉就应该是土德。
汉武帝被他们吵吵的头疼,好吧,土德就土德吧!
影帝王莽欺世盗名,最终窃取大汉的江山,于是便忙着给自己的王朝“立德”,王莽觉得自己“厚德载物”,应该符合土德,加之自己不是“篡位”,而是受汉室的“禅位”,所以是受生,而不是相克,那么自己的土德,必定要受生于火德才对,于是乎编撰出“明汉刘火德尽,而传于新室也。”
汉朝又被无缘无故栽出来一个火德,一个朝代有水土火三德,也是无可奈何。
秦始皇利用五行学说所做的公式化推演,其实未必符合阴阳家五行学说的哲学理论,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的更替,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但却不会是那么机械化的公式。
秦汉直至宋辽金时代,五德终始说一直是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
“故自秦推五胜,以水德自名,由汉以来,有国者未始不由于此说”。
但宋金以后,沿袭千余年的五运说最终被逐出儒家政治文化的主流而趋于消亡。
中国人确实利用了五行理论,但是使用方法却是这样的。
很明显,中国的文化虽然有优势,但是在科技发明上先天不足,这和墨家机关术在历史上的消亡大有关系。
所谓阴阳五行,很多人一听就以为是自己知道了,不需要再了解。那不过是自己以为的知道。
其实五行金木水火土,那是古人对天地自然进行的物理探索,这其实就是中国本土科学的萌芽。
金木水火土,本质上都是气。
火是向上的气,水是向下的气,木向外舒展的气,金是凝固向内的气,土居中央。
金木水火土,本质上也就是能量凝结为实体。
这本来是最实用、最偏理性、最实用的学科,奈何先天不足,没法从中发展化学、物理。
就和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一样,发明了很多,结果忙着给统治者‘编造’统治正确性去了。注意,天文学原本是个很纯粹的观测学科,但是帝王将相根本不会把真实的星象说明给大众,以假乱真多的是。
相里车,这个和秦二世乃至所有秦国子民们一起站在时代十字路口的人。
过去战争指引他发明研究的方向,后来秦二世告诉他研究的路径,他一直都有着清晰且明确的目标;
但是现在,扶苏指引不了他了,皇帝毕竟是治国理政的,一没时间,二来他本来就是理工科专业,能够帮助秦国的范围很有限。
所有的责任全部落在了相里车身上,落在了他的那些个弟子身上。
秦二世扔下一句话就走了,但是这足够让墨阁精英成员们头疼一个月之久。
他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秦二世当初在临淄稷下学宫里关于诸子百家的整理。
而这时候的阴阳五行学说,还没被那帮‘大秦专业忽悠家’们搞偏方向。根据秦二世设置的学科发展方向,现在的秦国太学已经开始分化出来了基础科学,注重基础实验、基础理论这些东西。
而其中最热门的就是阴阳五行学说,因为他们有实际观测的手段和方法。
也就是说,在工业革命热潮初期,诸子百家之中的学说,最有优势能够在这个时代创造出价值,让那些研究这些学说的人抱得上金饭碗的,第一大门派就是墨家,第二大门派就是大家过去认为怪力乱神的阴阳家。
墨家虽然实力最强,靠着墨家机关术的弟子在短短一年里称王称霸,给了儒家降维打击。
可是阴阳家却是站在时代风口上进步最快最大的。
因为秦二世不是要搞微观研究吗,他要秦国发发展物理和化学研究。
阴阳家在这一块的发展比墨家好多了。
阴阳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洗刷了过去在江湖上的恶名,把自己的学派引领走向了一个正途,被国家认可的官方学说。
过去的阴阳家弟子们,不过是在街头上耍小把戏,拿个磷火表演起火的人。
堂堂一个门派,弟子们却混的成为了江湖上典型的走卒贩夫之辈。
阴阳家本来就是诸子百家之中的下九流(非贬义)。
当时的战国,诸子百家并列,大门派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显学和杂派,三教九流都是被定义的。
所谓的九流、下流可不是什么骂人的话,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高低优劣之分。
九流和下流不是大伙儿以为的不入门的流派。人家是正儿八经的门派,不过影响力比较小而已。
而阴阳家就是个小可怜。
若非秦始皇一统六国,需要一个学派的理论帮助他支撑治国理政,他也不会看上这个小门派。再者,这个门派的人经历了战乱,最终成为江湖上的贩夫走卒不得不过那种流浪的生活,他们也想要锦衣玉食的生活啊。
所以阴阳家来到秦国并且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就是双方一拍即合的事情。
双方都很高兴,各取所需嘛。
可是当时的扶苏,作为太子,他一直在搞学术研究。
于是阴阳家就开始产生了一些分歧。
这是阴阳家的人内部自发形成的分歧,和扶苏的引导学术分类没有关系。
在来到秦国之后,阴阳家的一部分弟子们敏锐的发现,秦二世这个人很有想法,他提出来的事情很有搞头;
很明显不是吗,原本磷火就是自燃的,如果好好利用用于发明,未来前途灿烂,他们的门派可以走上一个巅峰啊。
而不是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整幺蛾子欺骗民众。不是所有人都把自己无奈谋生的一种手段当做是荣耀。
所以当有些人看到恒阳太子看重他们的那些磷火、五行气流转的知识,想要利用到生产制造上,他们很高兴。
扶苏就像是这个时代的阴阳家诞生的又一个宗师,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阴阳家很有一部分人直接弃暗投明,他们深入矿山、草丛,开始了自然探索和实验。
而这些行为,正是扶苏所期待的。
当然,另一部分阴阳家的人自从有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就开始躺在功劳簿上,他们本来就不愿意努力,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于是就留在了秦始皇身边继续编纂学说。
阴阳家内部的分歧,反而让阴阳五行学说有了进步的动力。
有些时候,和谐不一定就是好的,反而冲突才会让人进步。
当然,在这个时代当口,许许多多的门派在秦二世治国思想的影响下,都开始内部有所分化。
但是像阴阳家这样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成为了一只飞上天的猪,这种幸运的事情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落在别人身上的。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毕竟阴阳五行学说本身就是研究物质的起源和能量流转的学说,它们有着先天优势啊。
搁任何学派都不会对能量流转感兴趣,其他学派都太高大上了,对磷的功能不感兴趣,他们只想着怎么让自己当官,怎么让自己发财。
结果谁能想到呢,老天却赐福了那些喜欢观察自然、品悟自然的人啊。
阴阳家研究自然科学这一先天优势刚好能够弥补被阉割后的传统文化上的先天缺陷。
就这样,相里车从墨家钜子后人转变为一个真正的墨门首领,他开始思考如何从其他学派上取长补短,让墨家的机关术,乃至墨家的科学理论更加完备。
相里车带头开始学习研究阴阳家的既得研究成果。
如果有人对世界历史很熟悉的话,应该能够感受的出,相里车的决定,将会带动一个时代的文化走向蓬勃繁荣。
从墨家首领主动学习阴阳家文化的那一刻起,就嗅到了一股子文艺复兴的味道,还有一股西方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工业文明下管理学、伦理学、心理学各类学科迅速蓬勃发展的火焰燃烧的气味。
废水、废渣的排放,这可不是个小事情。
众所周知,秦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相当讲究文明。
他们不允许人在道路上拉屎,为此立法规定了条目繁多的律法细则。反观西方工业革命初期大街小巷都是屎尿,两个文明之间在这一点上相差了整整一千八百年之久。
秦国不仅仅重视废弃污染物的排放,还很重视垃圾的处理,为此也立法。秦法规定,在道路上倒垃圾的人,要被罚钱。
秦国有着太多太多优秀的基础,支撑相里车开展这一研究。
此时距离扶苏离开生态科技城——即后来的长安城已经有一个月了。
相里车在一个隆重的日子,对所有的弟子们宣布了他从阴阳家得来的启发。
“如何处置那些被矿石颜料染色排放的废水呢,当然是靠净化。”
“至于怎么净化,就靠五行的流转。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把废水中和成干净的水,或者是燃烧成气,再就是中和为土。”
当然,相里车说的这一点,不过是个小儿科。
就是小孩子都知道的原理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废水排放,大家第一时间考虑的就是和土一混合,这样不就没有废水了吗。
但是相里车他不打算这么解决问题。
“但是不管是转化成气也好,混合凝结为土也罢,最重要的是要把里面的毒素、脏物清理掉,转化掉。转化不了的,消灭了,不能再以某种方式继续留在地面上。”
这可是个高难度的事情。
本质上这才是真正的处理三废的目标。
毕竟你把废水和土中和一下,那土不还是带毒的吗。
把废水蒸发成气,不还是把气给排放到空中了吗。
前面说过,目前的大秦没有废气。
但是照把水转化成气向上蒸腾蒸发的结果来看,大秦没有工业废气又如何,照样会被折腾出废气损害人的健康。
相里车还是厉害的,他给弟子们提供了一些思路,随后引领弟子们采阴阳家之长,补墨家之短。
就在墨家的新时代先驱者在探索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时,秦国的国有作坊工厂开业了。
作坊里很快就传来咔塔声,从天亮响到天黑,中午最热的时候消停会。
秦国的国有作坊,出手就是一千台织布机。
一千人的就业问题就这么被解决了。
当然,一匹匹精良的布匹、一根根结实牢固的丝线,也生产出来了。
这个作坊,简直是时代的奇迹。
它只用一千个人,一千个机器,就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让大秦帝国的王室摆脱了向民众索取布匹制作衣物的巨大开销。
实在是振奋人心。
王室把好逸恶劳的民众当做是蠹虫……有些荒谬,有些可笑。
但是王室一向是被民众当做是害虫,硕鼠嘛。诗经里不是有首歌叫做硕鼠硕鼠嘛,就是骂这群坏蛋的。
现在好了,大秦王室从扶苏这一代起,不用再大费周章、劳民伤财的向民众收取布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