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沪市
第311章 沪市
宁卫东拉住赵如意的手,轻声道:“没事儿,那边有大哥,相信他的能力。”
宁卫东了解赵立春,出现这种情况,他立即联系京城,就是为了告诉宁卫东,而不是需要宁卫东做什么。
那边出再大的事,赵立春也能顶住。
赵如意“嗯”了一声,被宁卫东握住手,她心里也有底了。
从车站出来,王元平开车,先把赵如意送回单位。
赵如意怀孕两个多月还没显怀,仍在正常上班。
宁卫东来不及休整,直接前往西城机械部的灰色办公楼。
“噔噔噔~”
顺着楼梯小跑着来到赵父办公室。
先到旁边屋里找李秘书,敲门叫一声“李哥”。
屋里李秘书立即笑着迎出来:“卫东啊~刚下火车吧~”
李秘书是赵父身边的大秘,过完年也跟着水涨船高提了一级。
宁卫东简单寒暄,直接问道:“老爷子屋里有人吗?”
赵父工作繁忙,虽然宁卫东提前打过招呼,却没固定什么时间能来。
李秘书道:“你来的正好,领导刚开完会,我问问。”
说着回到办公桌拨个内线电话:“领导,卫东来了,在我这……好,我让他过去。”
撂下电话,李秘书点点头。
宁卫东道一声“谢”,立即去隔壁敲门。
“爸~”宁卫东反手关上门。
赵父靠在椅子上,隔着办公桌看过来,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坐吧~”又问道:“立春跟我说了那边的情况,你是怎么打算的?”
宁卫东正襟危坐道:“汉东那边有大哥坐镇,至于技术……我打算直接引进东洋的显像管生产线。”
赵父挑了挑眉:“引进生产线?想的倒是挺好,你知道一条生产线多少钱?就你账上那点钱?再说,你有外汇吗?”
宁卫东道:“爸,我知道困难重重,但也不是没有操作空间。”
赵父早知道这个女婿鬼点子多:“那你说说。”
宁卫东来之前就有了腹稿:“我打算直接引进日资,合资建厂……”
“你也想搞合资?”赵父稍微拔高了音调,明显对‘合资’这个词并不陌生。
宁卫东也不意外,此时合资企业的概念还没铺开,但在上层早就开始论证了。
而且第一家合资企业,宁卫东印象里好像就在80年落地。
宁卫东道:“爸,不是我也想搞,这是大势所趋。既然阿美莉卡让咱们帮着牵制速联,这个活儿肯定不能白干。过去地主家雇个看家护院的还得好吃好喝供着呢~区区几十亿美元贷款,引进几条生产线可不够。”
赵父没想到宁卫东一下扯到这上,摸过桌上的烟。
宁卫东继续道:“而且这个钱也不能是阿美一家来出,西欧还有咱们家门口的东洋,都要分摊成本。”
说到这里,宁卫东冷笑一声:“要不然时隔这么多年,东洋人怎么突然就良心发现,又是给援助,又是无息贷款,从兜里往外掏钱很爽吗?”
赵父哭笑不得。
宁卫东嘿嘿道:“话糙理不糙。”
赵父道:“你想打东洋人的主意?”
宁卫东道:“爸,我是这样想的,既然这笔钱总归是要给的,为什么不能给咱们?”
赵父不置可否道:“说具体点。”
宁卫东正了正身体:“我有一个上万人的厂子,场地、人员都是现成的,找一家东洋公司,让他们出资金,出技术,出设备,我们出人员,出场地,出市场,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股权我们占51%,他们占49%,管理权归我们,利润一家一半。”
赵父挑了挑眉,倒是没想到宁卫东想的这么全面。
心里飞速思忖,如果按宁卫东的计划,对于外资来说的确很有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宁卫东的想法,与上面的设计几乎完全一样。
如果不是对宁卫东知根知底,赵父甚至怀疑宁卫东是不是提前听到什么风声了。
等宁卫东说完,赵父想了想:“想法不错,需要我怎么帮你?”
宁卫东眼睛一亮,有赵父这句话,这件事就成了一半。
立即道:“爸,我没别的要求,只要想办法把我们公司加到名单上,其余的我自己去东洋谈。”
赵父倒是没想到宁卫东是这个态度,他还以为宁卫东会趁机动用赵家的资源来操作这件事。
现在竟然只是想上‘名单’。
这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儿。
上名单的企业有几百家,充其量就是一张入场券。
宁卫东说出诉求便没再多言,等着赵父答复。
片刻后,赵父道:“可以,不过这件事没你想那么简单,东洋人没那么好打交道。”
宁卫东当然知道东洋人的精明狡猾。
在他穿越前的世界线,这帮狼子野心的,趁着手里有钱,被赶走了几十年,又回来作威作福。
而且现在还不是东洋最嚣张的时候,等再过几年他们的泡沫经济最巅峰的时候,竟然起了反噬阿美爸爸的心思,扬言要买下整个阿美。
结果就是彻底悲催了。
继而出现了失落的十年,失落的二十年,失落的三十年……一直在失落。
其实在宁卫东看来,他们根本谈不上失落,压根没真正有过的东西,又怎么谈得上失落呢~
人家阿美莉卡只是暂时把钱放在他们兜里,等到时候再拿回去,还真以为是他们的了。
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居然真把自己当个人了。
宁卫东思绪有些发散。
稍微定了定神,正色道:“爸,我知道,但未来的二三十年,避免不了跟他们打交道,毕竟是从人家兜里往外掏钱的事儿。”
赵父轻笑一声道:“你有心理准备就好。另外……你是想亲自去东洋?”
宁卫东点头,还想阐述理由。
不想赵父直接道:“去看看也好,毕竟是资本主意的桥头堡,一个东洋,一个西独,都是阿美莉卡苦心打造的标杆工程啊!”
宁卫东明白其中的意味。
许多人不明白,东洋和独国明明都是战败者,却在战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重新崛起,成为世界排名三四的经济强国。
因为缺失信息,许多人就武断的把东洋和独国的重新崛起归结到民族的优越性上。
其实都是扯淡。
说白了这两个地方就是两个样板工程。
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把以速联为首的阵营夹住,来展现资本主意的优越。
再一个就是这两个地方,说白了都是阿美莉卡养的猪。
阿美在独国和东洋都有驻军,把他们发展好了,可以随时收割,敢说一个不字?
只不过现在东洋这头猪还不够肥壮,还要在东边堵着速联,远不到杀猪吃肉的时候。
……
只隔了两天,宁卫东再次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赵父办事效率相当高。
宁卫东直奔沪市。
去年,沪市已经开通了直飞东洋的航班。
这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东洋东芝公司在沪市有一个办事处。
宁卫东这次引进显像管生产线的首要目标就是东芝,这个年代东芝的技术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另外,就是东芝的胆子非常大!
别人敢卖的东芝要卖,别人家不敢卖的,东芝还要卖,这就是东芝!
这帮家伙,只要钱给够了,就连阿美明确禁止的五轴联动机床都敢卖给速联。
这两天,汉东那边则风平浪静。
那名被炸伤的工人被人从县医院弄走之后就没露面。
赵立春虽然在李主任的帮助下,已经尽力在查,却是大海捞针。
对方没有进一步动作之前,很难发现蛛丝马迹。
这时,王元平从软卧包厢外面进来:“领导,马上到站了。”
宁卫东收拢心神看向窗外,火车已经进了市区。
沪市还没进入高速发育期,远远看去也没什么高楼大厦。
抵达车站,宁卫东与王元平下车,跟着人流往出站口走。
刚到外边就看见有人举着一个大牌子,上边写着王元平的名字。
宁卫东二人立即走过去。
举牌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中等身材,皮肤白净,长的非常精神。
旁边是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的老人,大概六十岁,头发白,眼睛却亮,看就不是一般人。
见宁卫东二人走过来,老人立即上前道:“您是宁经理?”
宁卫东点头,伸出手道:“吴师傅,幸会~”
吴师傅连忙握手:“不敢~”介绍身边的举牌青年:“这是我徒弟阿宝。”
阿宝笑着道:“宁经理您好。”
宁卫东点头,跟青年握了握手:“安宁跟我说了,你是她娘家的表弟,自己人不用客气,以后叫我宁哥。”
阿宝眼睛一亮,他只知道面前这高大青年是京城来的大人物,却不知宁卫东跟安宁的关系,原以为不好答对,忙叫一声“宁哥”。
吴师傅是当初安家在上海的人脉,虽然建国后经过一番波折,但像吴师傅这种,在建国前叱咤风云,本身都不是一般人。
首先,他们有专业知识,就已经超越了九成九的普通人。
再一个,他们见过世面,知道游戏的规则。
哪怕重新开一局游戏,一开始不适应,一旦找到门径,还是比一般人强。
这位吴师傅就是,早在72年他就嗅到了一些端倪,暗中运作,积累资本。
吴师傅道:“宁经理,抱歉,不敢太高调了,没准备汽车。”
宁卫东知道他们此时的处境,毕竟才80年。
摆摆手道:“没事儿。”扭头给王元平递了个眼色。
王元平点点头,径直先往外走去。
吴师傅跟阿宝奇怪,不明白宁卫东什么意思。
跟着出了出站口,王元平已经到了马路边上。
这个年代,即便沪市汽车也不算多。
王元平径直来到一辆浅蓝色的上海牌轿车旁边,抬手敲敲车窗,拿出证件递去。
车里的人检查一下,立即下来握了握手,便转身走了。
王元平简单在车里检查一遍。
来之前,宁卫东就想到在沪市不方便,提前让王元平联系这边准备的。
“上车~”宁卫东冲吴师傅说了一声,自己率先坐进去。
吴师傅扫了一眼车牌,还有车玻璃下面的通行证,不由暗暗心惊。
果然不愧是京城来的,到了沪市照样神通广大,心里更加几分小心,跟着坐进车里。
四人上车,王元平开车直奔安排好的招待所。
宁卫东跟吴师傅道:“安宁都跟您说了吧~”
吴师傅进入状态,正色道:“您要找的,东芝公司驻沪办事处的负责人叫毛利太郎,此人属于东芝公司的武田系……”
宁卫东知晓,东洋的大公司内部派系林立,互相之间,既合作,也倾轧。
东芝的武田系是相当强大的派系,目前东芝电器的社长就是武田系的,并且东洋通产省的次长也姓武田。
吴师傅继续道:“毛利太郎三十岁,东洋东京大学毕业,为人精明强干,但有一个缺点……好色!”
宁卫东皱了皱眉,示意吴师傅继续说。
吴师傅道:“他在沪市有两个秘密情人……一个名叫东本美琦,是办事处的翻译。还有一个是地人,叫李婷,原先是化纤厂的工人,后来因为盗窃,被单位开除了,成了黑市掮客……”
“这小鬼子,特么玩的还挺。”宁卫东冷笑一声,跟王元平道:“老王,回头你跟进一下。”
王元平明白宁卫东的意思,所谓拿人拿赃,捉奸捉双。
要想跟这小鬼子打交道,手里肯定要捏着把柄。
汽车抵达了沪市机械局的招待所。
宁卫东下车,抬手看了看表:“吴师傅,阿宝,没吃饭吧~今天先在招待所吃一口。”
吴师傅忙道:“听您安排。”
再等办了入住,吃完午饭,已经一点多了。
回到二楼的房间,宁卫东坐下来,递给吴师傅一根烟:“您觉着,如果我找东芝,有多大概率能成?”
刚才吃饭时,宁卫东简单说了自己的目的。
吴师傅是老江湖,这两年做的也是外贸,对国内外的情况了解不少。
思索了片刻,面露难色道:“宁经理,恕我直言,这件事怕是不好办。”
(本章完)
宁卫东拉住赵如意的手,轻声道:“没事儿,那边有大哥,相信他的能力。”
宁卫东了解赵立春,出现这种情况,他立即联系京城,就是为了告诉宁卫东,而不是需要宁卫东做什么。
那边出再大的事,赵立春也能顶住。
赵如意“嗯”了一声,被宁卫东握住手,她心里也有底了。
从车站出来,王元平开车,先把赵如意送回单位。
赵如意怀孕两个多月还没显怀,仍在正常上班。
宁卫东来不及休整,直接前往西城机械部的灰色办公楼。
“噔噔噔~”
顺着楼梯小跑着来到赵父办公室。
先到旁边屋里找李秘书,敲门叫一声“李哥”。
屋里李秘书立即笑着迎出来:“卫东啊~刚下火车吧~”
李秘书是赵父身边的大秘,过完年也跟着水涨船高提了一级。
宁卫东简单寒暄,直接问道:“老爷子屋里有人吗?”
赵父工作繁忙,虽然宁卫东提前打过招呼,却没固定什么时间能来。
李秘书道:“你来的正好,领导刚开完会,我问问。”
说着回到办公桌拨个内线电话:“领导,卫东来了,在我这……好,我让他过去。”
撂下电话,李秘书点点头。
宁卫东道一声“谢”,立即去隔壁敲门。
“爸~”宁卫东反手关上门。
赵父靠在椅子上,隔着办公桌看过来,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坐吧~”又问道:“立春跟我说了那边的情况,你是怎么打算的?”
宁卫东正襟危坐道:“汉东那边有大哥坐镇,至于技术……我打算直接引进东洋的显像管生产线。”
赵父挑了挑眉:“引进生产线?想的倒是挺好,你知道一条生产线多少钱?就你账上那点钱?再说,你有外汇吗?”
宁卫东道:“爸,我知道困难重重,但也不是没有操作空间。”
赵父早知道这个女婿鬼点子多:“那你说说。”
宁卫东来之前就有了腹稿:“我打算直接引进日资,合资建厂……”
“你也想搞合资?”赵父稍微拔高了音调,明显对‘合资’这个词并不陌生。
宁卫东也不意外,此时合资企业的概念还没铺开,但在上层早就开始论证了。
而且第一家合资企业,宁卫东印象里好像就在80年落地。
宁卫东道:“爸,不是我也想搞,这是大势所趋。既然阿美莉卡让咱们帮着牵制速联,这个活儿肯定不能白干。过去地主家雇个看家护院的还得好吃好喝供着呢~区区几十亿美元贷款,引进几条生产线可不够。”
赵父没想到宁卫东一下扯到这上,摸过桌上的烟。
宁卫东继续道:“而且这个钱也不能是阿美一家来出,西欧还有咱们家门口的东洋,都要分摊成本。”
说到这里,宁卫东冷笑一声:“要不然时隔这么多年,东洋人怎么突然就良心发现,又是给援助,又是无息贷款,从兜里往外掏钱很爽吗?”
赵父哭笑不得。
宁卫东嘿嘿道:“话糙理不糙。”
赵父道:“你想打东洋人的主意?”
宁卫东道:“爸,我是这样想的,既然这笔钱总归是要给的,为什么不能给咱们?”
赵父不置可否道:“说具体点。”
宁卫东正了正身体:“我有一个上万人的厂子,场地、人员都是现成的,找一家东洋公司,让他们出资金,出技术,出设备,我们出人员,出场地,出市场,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股权我们占51%,他们占49%,管理权归我们,利润一家一半。”
赵父挑了挑眉,倒是没想到宁卫东想的这么全面。
心里飞速思忖,如果按宁卫东的计划,对于外资来说的确很有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宁卫东的想法,与上面的设计几乎完全一样。
如果不是对宁卫东知根知底,赵父甚至怀疑宁卫东是不是提前听到什么风声了。
等宁卫东说完,赵父想了想:“想法不错,需要我怎么帮你?”
宁卫东眼睛一亮,有赵父这句话,这件事就成了一半。
立即道:“爸,我没别的要求,只要想办法把我们公司加到名单上,其余的我自己去东洋谈。”
赵父倒是没想到宁卫东是这个态度,他还以为宁卫东会趁机动用赵家的资源来操作这件事。
现在竟然只是想上‘名单’。
这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儿。
上名单的企业有几百家,充其量就是一张入场券。
宁卫东说出诉求便没再多言,等着赵父答复。
片刻后,赵父道:“可以,不过这件事没你想那么简单,东洋人没那么好打交道。”
宁卫东当然知道东洋人的精明狡猾。
在他穿越前的世界线,这帮狼子野心的,趁着手里有钱,被赶走了几十年,又回来作威作福。
而且现在还不是东洋最嚣张的时候,等再过几年他们的泡沫经济最巅峰的时候,竟然起了反噬阿美爸爸的心思,扬言要买下整个阿美。
结果就是彻底悲催了。
继而出现了失落的十年,失落的二十年,失落的三十年……一直在失落。
其实在宁卫东看来,他们根本谈不上失落,压根没真正有过的东西,又怎么谈得上失落呢~
人家阿美莉卡只是暂时把钱放在他们兜里,等到时候再拿回去,还真以为是他们的了。
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居然真把自己当个人了。
宁卫东思绪有些发散。
稍微定了定神,正色道:“爸,我知道,但未来的二三十年,避免不了跟他们打交道,毕竟是从人家兜里往外掏钱的事儿。”
赵父轻笑一声道:“你有心理准备就好。另外……你是想亲自去东洋?”
宁卫东点头,还想阐述理由。
不想赵父直接道:“去看看也好,毕竟是资本主意的桥头堡,一个东洋,一个西独,都是阿美莉卡苦心打造的标杆工程啊!”
宁卫东明白其中的意味。
许多人不明白,东洋和独国明明都是战败者,却在战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重新崛起,成为世界排名三四的经济强国。
因为缺失信息,许多人就武断的把东洋和独国的重新崛起归结到民族的优越性上。
其实都是扯淡。
说白了这两个地方就是两个样板工程。
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把以速联为首的阵营夹住,来展现资本主意的优越。
再一个就是这两个地方,说白了都是阿美莉卡养的猪。
阿美在独国和东洋都有驻军,把他们发展好了,可以随时收割,敢说一个不字?
只不过现在东洋这头猪还不够肥壮,还要在东边堵着速联,远不到杀猪吃肉的时候。
……
只隔了两天,宁卫东再次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赵父办事效率相当高。
宁卫东直奔沪市。
去年,沪市已经开通了直飞东洋的航班。
这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东洋东芝公司在沪市有一个办事处。
宁卫东这次引进显像管生产线的首要目标就是东芝,这个年代东芝的技术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另外,就是东芝的胆子非常大!
别人敢卖的东芝要卖,别人家不敢卖的,东芝还要卖,这就是东芝!
这帮家伙,只要钱给够了,就连阿美明确禁止的五轴联动机床都敢卖给速联。
这两天,汉东那边则风平浪静。
那名被炸伤的工人被人从县医院弄走之后就没露面。
赵立春虽然在李主任的帮助下,已经尽力在查,却是大海捞针。
对方没有进一步动作之前,很难发现蛛丝马迹。
这时,王元平从软卧包厢外面进来:“领导,马上到站了。”
宁卫东收拢心神看向窗外,火车已经进了市区。
沪市还没进入高速发育期,远远看去也没什么高楼大厦。
抵达车站,宁卫东与王元平下车,跟着人流往出站口走。
刚到外边就看见有人举着一个大牌子,上边写着王元平的名字。
宁卫东二人立即走过去。
举牌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中等身材,皮肤白净,长的非常精神。
旁边是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的老人,大概六十岁,头发白,眼睛却亮,看就不是一般人。
见宁卫东二人走过来,老人立即上前道:“您是宁经理?”
宁卫东点头,伸出手道:“吴师傅,幸会~”
吴师傅连忙握手:“不敢~”介绍身边的举牌青年:“这是我徒弟阿宝。”
阿宝笑着道:“宁经理您好。”
宁卫东点头,跟青年握了握手:“安宁跟我说了,你是她娘家的表弟,自己人不用客气,以后叫我宁哥。”
阿宝眼睛一亮,他只知道面前这高大青年是京城来的大人物,却不知宁卫东跟安宁的关系,原以为不好答对,忙叫一声“宁哥”。
吴师傅是当初安家在上海的人脉,虽然建国后经过一番波折,但像吴师傅这种,在建国前叱咤风云,本身都不是一般人。
首先,他们有专业知识,就已经超越了九成九的普通人。
再一个,他们见过世面,知道游戏的规则。
哪怕重新开一局游戏,一开始不适应,一旦找到门径,还是比一般人强。
这位吴师傅就是,早在72年他就嗅到了一些端倪,暗中运作,积累资本。
吴师傅道:“宁经理,抱歉,不敢太高调了,没准备汽车。”
宁卫东知道他们此时的处境,毕竟才80年。
摆摆手道:“没事儿。”扭头给王元平递了个眼色。
王元平点点头,径直先往外走去。
吴师傅跟阿宝奇怪,不明白宁卫东什么意思。
跟着出了出站口,王元平已经到了马路边上。
这个年代,即便沪市汽车也不算多。
王元平径直来到一辆浅蓝色的上海牌轿车旁边,抬手敲敲车窗,拿出证件递去。
车里的人检查一下,立即下来握了握手,便转身走了。
王元平简单在车里检查一遍。
来之前,宁卫东就想到在沪市不方便,提前让王元平联系这边准备的。
“上车~”宁卫东冲吴师傅说了一声,自己率先坐进去。
吴师傅扫了一眼车牌,还有车玻璃下面的通行证,不由暗暗心惊。
果然不愧是京城来的,到了沪市照样神通广大,心里更加几分小心,跟着坐进车里。
四人上车,王元平开车直奔安排好的招待所。
宁卫东跟吴师傅道:“安宁都跟您说了吧~”
吴师傅进入状态,正色道:“您要找的,东芝公司驻沪办事处的负责人叫毛利太郎,此人属于东芝公司的武田系……”
宁卫东知晓,东洋的大公司内部派系林立,互相之间,既合作,也倾轧。
东芝的武田系是相当强大的派系,目前东芝电器的社长就是武田系的,并且东洋通产省的次长也姓武田。
吴师傅继续道:“毛利太郎三十岁,东洋东京大学毕业,为人精明强干,但有一个缺点……好色!”
宁卫东皱了皱眉,示意吴师傅继续说。
吴师傅道:“他在沪市有两个秘密情人……一个名叫东本美琦,是办事处的翻译。还有一个是地人,叫李婷,原先是化纤厂的工人,后来因为盗窃,被单位开除了,成了黑市掮客……”
“这小鬼子,特么玩的还挺。”宁卫东冷笑一声,跟王元平道:“老王,回头你跟进一下。”
王元平明白宁卫东的意思,所谓拿人拿赃,捉奸捉双。
要想跟这小鬼子打交道,手里肯定要捏着把柄。
汽车抵达了沪市机械局的招待所。
宁卫东下车,抬手看了看表:“吴师傅,阿宝,没吃饭吧~今天先在招待所吃一口。”
吴师傅忙道:“听您安排。”
再等办了入住,吃完午饭,已经一点多了。
回到二楼的房间,宁卫东坐下来,递给吴师傅一根烟:“您觉着,如果我找东芝,有多大概率能成?”
刚才吃饭时,宁卫东简单说了自己的目的。
吴师傅是老江湖,这两年做的也是外贸,对国内外的情况了解不少。
思索了片刻,面露难色道:“宁经理,恕我直言,这件事怕是不好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