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流民

    第19章 流民
    徐孝牛早就注意到鬼鬼祟祟偷看的苏锦书,他一直用眼角余光瞄着,防备那人趁他不注意偷他梨园的酥梨。
    听到苏锦书唤他“小哥”,他面无表情走上前:“有事?”
    “小哥,我是云边郡逃难来的,途中不幸和家人走散了。敢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苏锦书娇声说话,眼神怯怯得瞥过徐孝牛的健硕身躯,略带娇羞转移视线。
    “这是百壑村。”
    徐孝牛说完又补充一句:“桐古县百壑村。”
    苏锦书喉咙滚动、干咽口水,看向面前几棵梨树:“小哥,我一路餐风露宿,身上的盘缠完了,能不能、给我个梨子吃。”
    徐孝牛没答话,转身从梨树上挑了个最大的酥梨摘下,递给她。
    他并非铁石心肠之人,眼前姑娘嘴唇都皴裂起皮了。
    “谢谢。”
    苏锦书双手接过,欣喜道谢,拿起梨子张口咬下。
    “你家梨子真好吃。”
    苏锦书笑弯了眼睛,面带感激,吃得爽快,边吃边和徐孝牛搭话。
    “小哥,我叫苏锦书,你呢?”
    “徐孝牛。”
    “婚配否?”
    “没。”
    “你身材真好,是练过武道吗?”
    “没。”
    徐孝牛被苏锦书眉目含春的眼神瞅的不自在,穿起挂在树枝上的无袖马褂。
    苏锦书心想,眼前年轻人肯定是家境殷实的农户人家,为人老实本分、不善言辞。以她的阅历和本事,“拿捏”这年轻人轻而易举。
    她本名不叫“苏锦书”,而是黄翠翠。在被卖到青楼之前,她本名黄翠翠,之后改过几次艺名。
    在云边郡岚亭县,她是当地知名青楼“桃坊”的红倌人——既卖艺又卖身。
    她十二岁就被家人卖到桃坊,学琴棋书画、读诗词歌赋,几年后凭借漂亮的容貌和察言观色、笼络人心的本事成为有名的行首头牌。
    在青楼那种鱼龙混杂的地方,没点心眼子和手段怎么能爬到别人头上。
    她本以为自己这辈子会被青楼压榨到人老珠黄、不能接客时赶走,找个地方养老,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战争波及到岚亭县。
    仙人们高飞高去、在天上斗法,随意一道术法余波都能摧城毁房。岚亭县的百姓为了活命、都背井离乡四散逃荒。
    她趁乱逃走,伪装成“苏锦书”这个身份,以谋求自己的新生。
    她还年轻的很,这是她重生的机会。为了有个安稳的生活,也是为了不被别人认出来,她赶路半年时间,从云边郡到清河郡、又到垣黎郡,跨越几千里,来到这个不起眼的桐古县。
    “小哥,这是你家的地?”
    苏锦书试探询问。
    她不缺钱,包袱里藏着客人赏赐的金银首饰,贴身衣兜还有几百两银子的银票。她是为了不被打劫才伪装成这副穷酸模样,否则以她的样貌不可能走到这里。
    但她也不想找个穷苦人家吃苦受罪,最好是家里能有点势力。
    “不是,这是我租的地。”
    徐孝牛如实回答。
    租的地?是佃户?
    苏锦书对徐孝牛的好印象大打折扣,又追问:“那你家里几口人呀?都和你一样租地种地?”
    徐孝牛只是老实,不是傻。
    问他些个人问题他会回答,问到他家人他就提高了警惕。
    “时间不早了,我还要忙。你不够吃的话,我再给你一个。”
    徐孝牛又摘下一个酥梨塞到苏锦书手中,转身去做农活。
    “小哥我还想打听点事…”
    苏锦书见对方不理自己,无奈走开。
    她纳闷,居然有男人不愿意和她多说几句话?她刚才媚眼都翻烂了,还假装太热解开衣襟露出了大片雪白。
    “真是块木头,肯定是没尝过肉味的雏,不懂得我的曼妙…”
    她这样想着,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
    “秀莲怎么好久没来?”
    在苏锦书离开后,徐孝牛想到陈秀莲。
    以前陈秀莲几乎每天都来,给他带蜂蜜水或者瓜果小食,再闲聊片刻。
    自从十几天前她落下水囊后,就没再来过。
    徐孝牛有心去寻陈秀莲,可想到她爹陈巴金的那张脸,他心里发怵、不敢去。
    “陈八怪”的外号在百壑村很响亮,是能“止小儿夜啼”的人物。
    再说,陈巴金不同意女儿和徐孝牛的事情,已经骂过徐孝牛很多次了。
    “唉,她爹要实在不同意,就说清楚、不能耽误了她。”
    徐孝牛无奈。他爹不让他入赘,他肯定听他爹的。
    忙完了农活,他背着一筐子的酥梨赶回家。这些梨都是品相太差或是生了虫的,正好带回去喂猪喂鸡。
    回家途中,他见路边大树旁围了一群少年。
    凑过去一看,是个衣衫褴褛的老者靠坐在树下,给围观的一群十来岁孩子讲故事。
    “那仙人伸手一指,剑嗖的一下飞出去两里地,把人脑袋割下来了,血冒起半丈高,身子还能动弹哩。要不是我跑得快,也没命喽。”
    “大爷大爷,那仙人都是怎么飞的?站着飞,还是趴着飞?”
    “当然是站着飞,横着飞多难看。仙人体内有一口仙气儿,就靠这口仙气儿飞。”
    “……”
    徐孝牛对这种半真半假的故事不感兴趣,听了两句就离开。
    回到家,他喂过猪和鸡,洗漱吃饭。
    ————
    “村里最近逃荒的流民不少,你们遇到陌生人千万要小心。”
    徐福贵一边扒饭,一边提醒孩子们。
    那些流民都是从云边郡逃荒来的,不远万里、背井离乡,一路逃过来肯定光了盘缠,还得找地方扎根生存。
    并非徐福贵恶意揣测那些流民,而是人性如此。“人穷志短”,人穷到极致很容易没有底线。
    流民一旦多了,必定生出事端。
    “知道了爹。”
    众人应声。
    徐孝牛想起苏锦书,那姑娘打听他家人、肯定有别的心思,幸好他打发走对方、没有过多搭话。
    吃过饭,他喂了大黑,然后和他爹来到后院学桩功。
    前几天他桩功二层练成,开始和徐福贵学《五行桩功》的第三层。
    《五行桩功》第三层,有十五式静桩,呼吸法比桩功二层更复杂。
    桩功三层对应的是高阶武者。
    练成桩功三层,需要打通经脉中的十二支脉,以及开启576处次要窍穴。
    人体总共720窍穴,其中生死命穴36,重要穴位108,其余皆是次要窍穴。
    次要窍穴虽然数量很多,但七条主经脉打通、生死命穴和重要穴位都已开启,接下来开启次要窍穴会比较简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