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肚子里的肾脏?

    “您好, 您的快件,”在奥查特夫人翘首以待中,楼下的看守人走上来, 憨笑着递给她一个包裹,“您嘱咐我最近送来的快件都要第一时间拿上来。”
    “是的,”奥查特夫人急切地接过快件, 看到寄信人地址和名字的时候,不由得兴奋得低低叫了一声“yes”, 随后迅速用手捂住嘴,掩饰住自己的激动。“谢谢你。”
    看守人腼腆地笑了笑, 摆摆手离开了。奥查特夫人这边还没来得及拆开包裹,露西和男编辑已经围了上来, 迫不及待地问道:“是《拉维妮娅》的稿件吗?”
    奥查特夫人没有理会他们的提问, 直接拿起小刀利索地拆开信封。随着撕开的纸缝露出厚厚的一沓稿纸, 她的呼吸都屏住了。那份稿件,比她预想的还要厚实得多。
    “天啊!”男编辑盯着那沓稿纸, 惊讶得瞪大了眼睛,“这比之前两期加起来还多!”
    露西也张着嘴, 半天说不出话来,最终挤出一句:“她是怎么做到的?这是能一个月写出来的吗?”
    奥查特夫人抓住那沓稿纸,粗略地分成三份,“没时间细看了, 主要检查有无错字漏字,今天我们就得送去印刷厂。”
    两位编辑也意识到工作的紧急程度,连忙点头,各自拿起一份稿件回去处理。
    在这紧张的工作节奏中,三人都没有时间深入审查稿件的内容, 手中的纸张刷刷地翻动,节奏感十足。
    安静之中,男编辑似乎看到什么惊人的字眼,倒抽一口凉气,在无比安静的环境下显得格外大声,露西不满地瞥了一眼他,眼神里充满了“能不能别打扰我工作?”的不满。
    男编辑只好低下头,默不作声。
    经过半个下午的紧急校对,三人迅速而高效地完成了工作。离下班还有一段时间,奥查特夫人便开始一目十行地浏览稿件内容。
    “咦——”由于时间紧迫,她只来得及看内容的大概走向,不会过于细致地去查看每个段落的细节,饶是如此,她也不禁被剧情的发展吓了一跳。
    尤其是当她翻到“嘎腰子”的情节时,惊讶得当场站了起来,差点没把悄悄站在她后面偷看的两位编辑撞倒。
    “简直难以置信!”奥查特夫人忍住翻到前面去看细节的冲动,抬头看了眼时钟,又看了眼面面相觑的两位编辑,他们看的速度没有那么快,常常看完第一段,奥查特夫人就翻到下一页了,现在一整个云里雾里,迷茫地问,“怎么了?发生了什么?”
    “拉维妮娅要将自己的肾脏捐献给露辛达,”奥查特夫人一屁股坐了下来,木然地道。
    “什么?!”两位编辑震惊得目瞪口呆,“这是卢恩顿的字吗?我怎么好像没听懂?”
    “拉维妮娅,要将自己的肾脏,捐给露辛达。”奥查特夫人按住额头,语气沉重,一个字一个字地重复道,“在埃德蒙的要求下。”
    两位编辑的表情愣在了原地,仿佛时间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等、等一下!”男编辑终于回过神来,“你是说,拉维妮娅要把自己的肾脏捐给露辛达?”
    “露辛达是谁?她怎么突然冒出来了?”露西完全忘了前面还有这个角色的存在。
    “她是那个男主之前喜欢的交际花啊,”男编辑瞥了她一眼,“你忘了?”
    “好吧,”露西在他的提醒下立刻想了起来,“露辛达要拉维妮娅的肾脏?为什么呀?这是可以捐的吗?她要肾脏干什么啊?埃德蒙为什么会要求她捐肾?我不明白……前面发生了什么让她做出这样的决定?”
    两名编辑如同巢穴里的幼鹰,眼巴巴地看着奥查特夫人,期望她能透露只字片语给他们解惑。
    但奥查特夫人已经投入到内容审查的工作去了,丝毫不理会他们可怜兮兮的眼神。
    “老实说,我现在的脑子好懵,”见上司不理自己,露西只好小声和男编辑交流道,“她说的肾,指的是肚子里的肾脏吗?”
    她拍了拍自己的肚子,最近吃得太好,duang duang的。
    “不然还能是什么?”男编辑耸了耸肩,“现在看来,露辛达似乎已经能够指使埃德蒙了。”
    “果然,”露西沉重地点了点头,“之前他们猜的没错,露辛达的存在确实会破坏男女主的婚姻。”
    男编辑又陷入沉思:“人没了肾脏还能活吗?”他摸了摸下巴,眼神渐渐变得凝重,“埃德蒙的这个请求,是不是暗示他希望拉维妮娅死掉呢?”
    露西的眼睛猛地睁大,难以接受这一幕。她想起第二期中,埃德蒙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与拉维妮娅“重新开始”,但现在,他竟然希望让妻子死去?
    但从前面的故事来看,他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吧?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她此刻的好奇心简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拉维妮娅不会答应这么荒谬的请求吧?”露西迟疑问道,“我是说,她可以不捐的,对吧?那可是她的肾脏,她的器官,她的生命啊,现在有那么多人死在手术台上呢!等等,她说的捐肾,是在手术台上剖开肚子,将肾脏取出来的意思吗?”
    “我想,”男编辑无奈地道,“如果肾脏指的是肚子里的肾脏,那肯定需要剖开肚子的。”
    尽管两人都没有剖过肚子,但是不管从一些手术表演,还是报纸上的讣告来看,现在外科手术的成功率低得惊人,死亡率倒是高得惊人。只有那些穷到没有选择、找不到更好治疗方法的患者,才会选择外科手术。
    “要是我的话,”露西打了个冷颤,“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听奥查特夫人刚才的意思,”男编辑皱眉道,“拉维妮娅似乎同意了。”
    露西回想一下刚才奥查特夫人说的话,不禁瞪大眼睛,这才反应过来,“天啦,她怎么会同意?!”
    “或许只有奥查特夫人才知道了,”男编辑摇头道。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快,奥查特夫人站起来将稿件放进包里,一副准备离开办公室的模样,露西连忙问道,“奥查特夫人,这篇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呀?”
    “拉维妮娅死了,”奥查特夫人沉下脸来,心情非常不好地回答道。
    目视着她去印刷厂交稿,两名被留下来的编辑面面相觑,露西喃喃自语地坐下来道,“我从来没听说过,一篇浪子文学故事的女主角会死。”
    “这会引爆整个文坛的,”男编辑也瘫倒在椅子上。
    然而,在这场即将引爆的文坛风波之前,最近的文坛却依旧热闹非凡。
    先是数家杂志和报纸联合举办的征文活动,以优厚的奖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作家的关注,参与投稿的作者们不仅有初出茅庐的新鲜作者,还有小有名气的文学大家,堪称一场文坛盛事。
    因为活动恰逢社交季,各种场合里都充满了关于征文的讨论。不论是晚宴的闲聊,还是茶会的轻松对话,甚至连街头巷尾的八卦也绕不开“哪位作者最有可能获奖”或“哪篇作品最值得一读”这些热门话题。只要能说出几个参赛作品的名字,开启一轮探讨,就能轻松成为人群的焦点,看起来既有见识又时髦。
    热度甚至扩散到普通民众之中。书报亭前排满了抢购最新期刊的读者,茶馆和咖啡馆里能听见人们争论某篇文章是否真如传言那般精彩。一些作品的连载章节甚至被戏称为“催眠剂”,因为有不少读者熬夜等待新内容,一早起来便抱怨“昨晚没睡好”。
    不过,最近一个月,所有的讨论与争论,却被一个名字牢牢占据了——拉维妮娅。
    最初,《拉维妮娅》在第一期连载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表面看来,它似乎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爱情故事——好吧,或许也不能说完全平淡无奇。至少,男主“救赎”女主和女主对男主的“一见钟情”的桥段,可以成为恋爱小说的典型桥段。
    这时候,只有少部分《女士月刊》的读者对它抱有兴趣,更多人热衷于讨论查尔斯先生那篇离奇的短篇故事、哈代先生作品中又一个悲惨的女主角、盖斯小姐推出的新婚姻指南,或者乔治女士描绘的优美乡村风情……《拉维妮娅》显得毫不起眼。
    然而,当第二期连载登上杂志后,一切都变了。
    这一章节中,女主角凭借自己“美好的品格”成功让花心的男主角说出“重新开始”的话语,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卢恩顿的文坛和社交圈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个女孩的故事以惊人的热度席卷了文坛、社交圈以及普通读者的日常谈资。众所周知,一件事情若只是单方面的赞美或批评,很快便会淹没在喧嚣的话题中。但如果能引发针锋相对的争论,路人不仅会围观吃瓜,甚至可能亲自下场,选边支持。
    而《拉维妮娅》恰好踩中了这个点,成为了所有人都绕不开的话题。读者们一边争吵不休,一边又满怀期待地等着故事的下一章节,想看看这部作品到底会如何收场。
    就在全城都翘首以待时,《女士月刊》突然宣布本月延迟发布连载,但好消息是,他们将一次性放出《拉维妮娅》的后续情节。
    这则消息一出,更加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尽管许多人心存疑虑——一个月就赶出的剧情,还能让故事翻出什么新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