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读者家长的信件

    艾琳娜收到威尔斯的来信时, 正站在镜前,在女仆玛莉的协助下调整一顶华丽的大帽子。
    这一天是六月社交季的重头戏之一——皇家赛马会的“女士日”。每年,为期五天的赛马会吸引着五百多匹赛马参赛, 女王和王室成员也会每天乘坐马车抵达会场,成为全城瞩目的焦点。艾琳娜所要观看的是第三天的赛马。
    赛马会分为四个围场,其中最尊贵的皇家围场门槛极高。首次观赛者必须经由已是会员至少四年的推荐人担保, 并且通过严格审核。作为伦敦社交季少数几个要求正式着装的场合,入场的男士必须穿黑色或灰色晨礼服, 配高礼帽;女士则需穿晨礼服,搭配直径不少于四英寸的帽子。每年都会有关于女王帽子颜色的趣味赌局, 由此,赛马会也被戏称为“赛帽会”。
    如果不按照规范穿着, 即便有邀请函, 也是不允许进入的。
    坎贝尔家每年都会参加这项盛事, 他们的推荐人是祖父坎贝尔伯爵,只不过, 这次是艾琳娜和妹妹珍妮特初次以成年淑女的身份参加皇家围场的赛马会。
    坎贝尔夫人在半年前就在一位女帽商订制她们的大帽子了,艾琳娜的灰紫色帽子上顶着层层叠叠的薄纱、丝绸、缎带、网纱, 为了配合这顶帽子,母亲还特地订制了一条同色系的晨礼服呢。
    艾琳娜试戴了几次后,暗暗松了口气:这顶帽子虽然繁复,还好不算太沉。
    “小姐, 您的信件,”女仆玛莉拿着信件过来道。
    艾琳娜伸手接过,目光落在其中一封信上。这封信来自一位陌生的作家——不算完全陌生,她记得自己读过对方的《家族之谜》。
    “真奇怪,他怎么会突然写信给我?”艾琳娜一边思索着, 一边熟练地拿起桌上的拆信刀,将信封轻轻划开,取出信件扫了一眼,露出一副无言以对的模样。
    “天下哥哥一样黑吗这是?”她在心里腹诽。
    威尔斯的信件里将自己和妹妹的心路历程全都记了下来,他在信中小心翼翼地打听着后续《拉维妮娅》的情节发展,还语气坚决地写道:“埃德蒙绝对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终生的男士,我想他在后续应该会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让拉维妮娅彻底失望吧?”
    对于剧透这种事,艾琳娜向来谨慎。她微微挑起眉头,坏心眼地想:你自己猜得这么起劲,我倒不如让你多猜一会儿。
    不过,她转念一想,“要不要干脆一次性把大结局写完发出来呢?”
    写完整个故事确实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她的六月社交活动已接近尾声,接下来的一周多几乎没有必须参加的宴会,七月则更是清闲——贵族们都忙着出城度假。换句话说,她的时间相当宽裕。
    “实在不行,就挪到下下个月,”艾琳娜在心里盘算着,手指轻敲着梳妆台的边缘,“这种虐心情节如果不一口气放完,读者很容易情绪中断。”
    思索片刻后,她做出了决定。趁着还没出发去皇家赛马会,她索性顶着大帽子,提笔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给《女士月刊》的编辑部,说明自己将尽快完成《拉维妮娅》的最终章节。
    与此同时,《女士月刊》的编辑部正陷入一片混乱。
    原本第一部分《拉维妮娅》发布之后,就有不少喜爱浪子文学的读者寄信过来催稿,并大肆称赞她们看到这部作品的惊喜之情,在第二部分发表后,这些来信几乎要把办公室的桌子堆满了。
    但与这些信件数量差不多的,还有一堆抨击浪子文学的家长们,她们十分生气地表示,自己如此信任这本杂志的名声,却让她们的孩子迷恋上了花花公子。
    奥查特夫人一边听露西面无表情地念着,“……我们付费订阅《女士月刊》,是为了让它成为女性读者的精神导师,而不是鼓励这种迷恋浪子的文化。我强烈建议,贵刊在未来的内容中更加审慎,避免再次刊登类似作品,否则贵刊的声誉恐将不保。”
    “……贵刊刊登的《拉维妮娅》让我深感震惊!一个品德败坏的男人居然被塑造成浪漫主角?这完全误导了年轻读者,让她们误以为可以凭爱改变他人。这种观念简直荒谬!期待看到更值得学习的榜样,而非这种虚妄的幻想。”
    一边听男编辑抑扬顿挫地念道,“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给您写下这封信,以表达我对贵刊最新连载作品《拉维妮娅》的由衷喜爱!这故事让我彻夜难眠,特别是埃德蒙的转变让我深深感动……请快些刊登后续吧,我迫切想知道他们的结局!”
    “《拉维妮娅》真是太棒了!埃德蒙的挣扎如此真实动人,让我忍不住为他流泪……这难道不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吗?我已推荐给朋友,期待尽快看到下一章!”
    感觉都要精神分裂了呢!
    “老实说,”男编辑都觉得好笑,“要不是她们提到的名字一样,我还以为她们看的是两本不同的书呢。”
    同一本书,居然能引来那么多读者截然不同的反应,简直堪称一种奇观了。
    对于蜂拥而至的抨击和喜爱的信件,奥查特夫人不禁揉了揉太阳穴,表情满是无奈。
    尽管她早就知道《拉维妮娅》的故事会以悲剧收尾——女主角最终会含泪离世,而那个浪荡男主却与女配幸福生活——可在这一切揭晓之前,编辑部的压力未免也太大了!
    《女士月刊》完全陷入舆论风波了啊!
    更糟糕的是,那些愤怒的家长们并未止步于向杂志社寄信。他们注意到《拉维妮娅》是“道德教化”征文活动的投稿,于是另一波怒火迅速席卷至活动主办方。
    主办方的办公桌上,此时已被读者的来信堆得满满当当。几位编辑围坐在办公室里,面色凝重地拆开信件,结果全是“你管这叫道德教化?!”
    其中一位编辑摇头读道,“……《拉维妮娅》完全违背活动的宗旨!教化女性的作品,怎能让浪子主导故事?这简直是对理性择偶的讽刺!请严肃对待内容筛选。”
    “……《拉维妮娅》这样的作品,难道符合“道德教化”的宗旨?”另一封信的内容几乎如出一辙,“一个浪子花言巧语就能赢得女主角的信任,这不是误导年轻女性吗?请审慎选稿,别让这类故事再出现。”
    “拉维妮娅,拉维妮娅,都是拉维妮娅。”一名年轻的编辑叹了口气,手中的信封啪地一声放回桌上。“天啊,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一个名字能在信里出现这么多次。”
    “如果这些怒火可以化为实质,”另一位编辑苦笑着说,“恐怕我们现在已经被埋在燃烧的灰烬里了。”
    “我就知道会有这样的反应。”一位资深编辑耸耸肩,将手中的信轻轻一摞,忍不住再次确认道,“虽然我们已经跟作者确认过结局,但……这真的会是一个悲剧,对吧?”
    即便有作者的保证,看到如此猛烈的阵仗,主办方的编辑们依旧难免心生忧虑。毕竟,这么强烈的反应,不仅来自于普通读者,连一些有影响力的贵族家长也纷纷表达了不满,给杂志和活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当然,”奥查特夫人不厌其烦地强调道,“毫无疑问,我们真的不需要担心这位作者是否会履行承诺,我们只需要担心,怎么度过接下来的这个月。”
    显然,在《拉维妮娅》下一期发布之前,读者家长的怒火绝对会越烧越烈。
    与此同时,贵族俱乐部的消息灵通者们也开始注意到,征文活动的赌局中,代表《拉维妮娅》的赔率悄然上升。虽然和一些默默无名的小作者相比,它的赔率仍然偏低,但在那些有名作家的名单中,这个赔率异常显眼。
    看到赔率飙升,乔治忍不住动了下注的念头。
    “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他好奇地问道,转向身边的好友。“为什么它的赔率突然变得这么高?之前不也和其他作家的作品差不多吗?”
    “我的一位好友似乎提到过,”朋友摸了摸下巴说道,“说是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位女士通过一些勇敢的举措,教化了一位花花公子。”
    乔治一时语塞,“原来是这样,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它的赔率会这么高了。”
    这完全和征文活动的主旨背道而驰啊!
    “不过……”朋友有些犹豫,“我有个朋友,是一本杂志的编辑,他说这个故事后面会有反转。”
    “反转?什么反转?”乔治瞬间提高了警觉,连忙问道。
    “他认为,这个故事最终会变成一个悲剧。”朋友坦率地说道,“除了这一点,他什么都没透露。”
    “悲剧……”乔治听到这里不禁也有些犹豫,“这倒是一个值得下注的机会。”
    是稳一手呢?还是富贵险中求呢?乔治有点拿不定主意。
    “为什么不问问消息灵通的伯克利公爵呢?”朋友忽然提议,“我记得他手里有个杂志社,应该知道一些内幕吧?”
    自从上次赚了一笔之后,朋友就单方面将伯克利认为是自己赌局的贵人,每次投注之前,都会问问乔治,“伯克利大人怎么说?”一整个“菜菜,带带。”
    “他应该也不知道吧?”乔治摇摇头道,“没准等我们问完,赔率又降下去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决定,冲着“悲剧”,先压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