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剧院的黑通稿

    南希哪里见过这等量级的“甜言蜜语”, 在当时保守的社会风气中,人们表达情感时都显得十分含蓄。他们通常引用著名诗人的名句来传达爱意,或者创作自己的诗句来赞美爱人, 比如“你是我永恒的夏天”这类比喻。
    而且,人们通常难以直白地将爱意说出口,即便用委婉的词句来表达爱意, 也大多采用写信的方式,所以, 不难理解南希在看到w先生如此直接、露骨地说出爱语,所给她带来的震撼。
    再加上, 这只是一本女仆所写的日记,所发生的事情是其无意中撞见的, 又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戏剧化表白, 这种避开他人的诉说爱意, 加上之前“冷漠”的印象与如今的“激情”两相对照——
    “这才是真正的爱,”南希翻来覆去地看着这一段, 感慨地道,“在外人面前, 冷漠无情,不给外界一丝损坏对方名声的机会,但在私底下,却压抑不住地、还是哄着女士亲吻自己, 啊啊啊啊,真是太浪漫了。”
    与此相比,b公爵和e小姐的故事似乎就黯然失色,变得不那么引人入胜了。
    “不知道这篇日记后面会发生什么,”南希注意到前言, “既然是一整本的日记,应该还会有后续的吧?”
    “后续?什么后续?”艾琳娜端坐在客厅,一脸无辜地问前来拜访的伯克利。
    伯克利第一次来拜访时,受到了坎贝尔家的热情款待。父亲和母亲特意在家等候,热情迎接他的到来。不得不说,伯克利的演技不愧是是经过千锤百炼,明明早已用克莱尔夫人的身份有过多次来往,但作为伯克利第一次踏入坎贝尔家时,仍然显得对周围的布置格外陌生,仿佛真的是初次造访。
    不过,他后面再来,重视程度就没有那么高了,最多让爱德华作为监护人陪同,珍妮特偶尔也会过来凑凑热闹,大家弹琴、唱歌、聊天、玩玩猜字谜、二十个问题之类的客厅游戏。
    在“二十个问题”中,答题者会选一个东西,让玩家们猜,玩家们轮流问一个问题,答题者只能用“是、否、可能”来回答,不允许撒谎,如果问了二十个问题都没人猜对,那么答题者获胜。
    由于艾琳娜嫌弃这个游戏太简单了,搬出了现代的变体“海龟汤”,让这个本来有些单调的游戏瞬间变得有趣起来。
    现在,他们刚玩完一轮“海龟汤”,略作休息,珍妮特自告奋勇地去弹琴,爱德华则是伸了个懒腰,去“指点”珍妮的钢琴技巧,为艾琳娜和伯克利留出说点小话的空间。
    不过艾琳娜没想到,伯克利一上来就说“在《镜报》上看到了一篇有趣的日记,真想知道后续是什么呀~”,只能装傻充愣:什么东西?我不道啊。
    伯克利笑眼弯弯,故作遗憾地道,“好吧,看来我是没有机会提前看到后面的故事了。”
    他转移话题道,“大歌剧是不是这周上演?你们会去看吗?”
    “当然,”艾琳娜理直气壮地道,“我们得支持父亲的事业嘛。”
    伯克利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那我有这个荣幸能和你们一起去看吗?”
    艾琳娜第一时间想的是——完蛋,e小姐和b公爵出现在考文特花园剧院同看戏剧,肯定会登上小报的,而为了遮掩这个消息,那她岂不是得提前想想后续的日记?
    艾琳娜白了一眼伯克利这个给她增加工作量的家伙,“说得好像你在考文特花园剧院没有包厢一样。”
    “我没有啊,”伯克利差点要举手发誓了,“我都是借朋友的包厢。”
    反正,在伯克利的“胡搅蛮缠”之下,艾琳娜不知怎么就昏头昏脑地答应他和坎贝尔家一起看戏剧了,不过当她在晚餐的餐桌上宣布这件事时,坎贝尔先生和夫人对视了一眼,竟然说“啊,我好像当天预约了朋友的下午茶会。”“我得去后台监督那些演员的工作”。
    这时,爱德华也插嘴道:“欢乐剧院那边好像也有事情……”话未说完,便立刻遭到父亲投来的威胁视线,直到他乖乖闭嘴,表示当天非常空闲,父亲才满意地笑了笑。
    为了确保女儿的安全,在追求者的试用期内,确实需要监护人的实时陪同。然而,作为父母的陪同对于正在发展的年轻人来说,无疑会带来一层额外的压力。哥哥就不一样了,年轻人之间有着更多共同话题。当然,在担任监护人的期间,爱德华也会经历父母的反复审问,以判断伯克利公爵在耀眼的光环下是否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晚上,当艾琳娜回到房间准备睡觉的时候,爱德华正被坎贝尔先生夫人提溜到书房“拷问”他们今天的行动,从玩了什么客厅游戏、聊了什么天、到“对伯克利公爵的印象怎么样”,爱德华不得不绞尽脑汁回忆起白天的情景,努力组织语言,总结的结果就是,“太幼稚了,我实名反对这门亲事!”
    他实在没见过如此“不要脸”的人。玩游戏时,快要输了,竟然厚颜无耻地对艾琳娜撒娇,请求她网开一面。一旁的爱德华和珍妮特都难以直视,然而,艾琳娜似乎还真的被他打动,反而要求他们多包容他一些……简直岂有此理!他们都是第一次玩“海龟汤”,凭什么伯克利就能享受特权?
    当爱德华提出质疑时,伯克利居然立即道歉,“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我不想让你们因为我争吵。”天啊,爱德华都快气炸了!
    坎贝尔先生和夫人面面相觑,“什么?但他能从强盗手中逃脱,和他的叔父在法庭上对峙,拿回自己的遗产,这怎么可能是一个幼稚的人能做到的事情?”
    “只能说,伯克利将我们当作自己人了,”坎贝尔夫人一锤定音地道,“所以才会展露出不为人知的一面,他那么信任我们,埃德,你可不要辜负了这份信任啊。”
    “啊?”爱德华万万没想到自家父母都站在伯克利那边,还要抗议,就被父母赶了出去。
    “到底谁是坎贝尔家的儿子啊!”爱德华对着书房门无能狂怒。
    与此同时,各大剧院的新剧目即将上演,欢乐剧院与考文特花园剧院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主要得益于坎贝尔先生的宣传妙招,他将“卢恩顿第一部本土大歌剧”的名号吹得震天响,营造出一种“不看不是卢恩顿人”的氛围。而且,剧院顶层的票价并不算太贵,普通工人阶级也勉强能负担得起——尽管他们很少有这样的奢侈娱乐。
    在这种浓厚的爱国情怀渲染下,那些朴素的工人阶级纷纷掏出荷包,为大歌剧的票房添砖加瓦,考文特花园剧院的声势隐隐有超越的趋势。
    再加上不知道什么剧院投的报纸报道,以“内部人士”的口吻透露,小矮人们的表演拙劣、舞台布景廉价、巨人和巨怪的舞台效果根本不像宣传的那样,宣称大歌剧是“真正的民族自豪”,而欢乐剧院的《超人》“不配得到观众的关注”,在这样的舆论声中,此起彼伏,好像欢乐剧院的赔率又被调高了一点。
    “到底是什么剧院在投这些报道?”怀特俱乐部中,乔治诧异地看着调高一些的赔率,“居然会有人相信大歌剧比《超人》更受人欢迎?”
    “可不要小看人们的情怀,”他的朋友摇摇头道,“可能演出时间长之后,欢乐剧院能够赶超考文特花园剧院,但就现在的声势来看,大歌剧无疑占据了人们关注的视线。”
    “反正它们最近一周的票都卖完了,下一周的又还没开始卖,”乔治反对道,“这些报道其实没法影响到什么。”
    “事实上我听说,”人脉广泛的朋友摇摇头道,“除了欢乐剧院,其他几家大剧院有意提前开始售卖第二周的票了。”
    乔治瞪大眼睛,“这么看来,它们只是想借这个时间差多卖些票?欢乐剧院这部《超人》居然那么有威胁吗?之前《午夜少女》它们都没有这么做。”
    “《午夜少女》毕竟是爱情戏剧,”朋友耸了耸肩道,“我不是说爱情戏剧不好,但是它的受众相对有限,不是吗?而这部《超人》,就目前放出的消息来看,显然能够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因此,那些担心影响自己票房的剧院们纷纷坐不住了。很难判断这些报道究竟是某一家剧院的单独抹黑,还是多家剧院的联合行动。
    不过,对于这些坏消息,爱德华倒是挺坐得住的,“反正他们除了报纸上的这些文章,就没什么其他的手段能威胁我们的戏剧了。”
    毕竟他们有保镖,已经不会再犯和上次一样的错误了!
    尽管狼人们看似已经达成了它们此行买某种文学作品的目的,但在聪明吸血鬼的说服“留在卢恩顿才能随时关注最新消息,离开了再想找到工作可不容易”后,它们便乖乖地留在了卢恩顿,继续为欢乐剧院充当看守人,而在新剧目上演之前,它们也会着重保护演员们的安全——指的是那群小矮人。
    这样的保护确实很有必要,毕竟矮人们实在太过矮小,稍有不慎,被其他人一抱,转眼间就可能在人群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尽管矮人们常常自夸力气很大,宣称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安全。
    抡锤子怎么可能没有力气!
    但它们的体型让这种话语完全没有说服力,是以,矮人们只好就像亡灵们一样,乖乖接受两只狼人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