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赔率惊人

    尽管最新的报纸还未刊登相关评论文章, 但在《怀特的故事》上演后,由于口口相传,瞬间有大量观众涌入欢乐之家, 都想要看看这部新颖的戏剧。
    “这周的票全都已经售罄了,”爱德华的好友、欢乐之家的临时经理无奈地向他汇报道,“还有不少人没能买到票。”
    爱德华叹了口气, 揉了揉眉心。他最近在考文特花园剧院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没能和德鲁里巷剧院拉开差距, 父亲正在规划一系列宣传活动,不过好在他一直都有设立a组和b组演员的习惯, 以防止演员生病、受伤等不能上场的突发情况,此时便毫不犹豫地道, “那就在下午加开一场吧。”
    这样的话, 如果演员出现意外情况, 就没有替补了,不过两害取其轻, 也只能先这样应急。
    很快,《怀特的故事》增设下午场次的事情便传到了那些贵族俱乐部耳朵里, 尽管如此,这部戏剧的排名依旧老老实实排在第三,两座皇家剧院的统治力可见一斑。
    倒是坎特音乐厅的《香槟查理》也在首演后异军突起,击败了几家普通剧院, 跻身第六的位置,这是该音乐厅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
    “今年的音乐厅是怎么回事?”当乔治看到每天更新的榜单变动,不禁感慨道,“坎特音乐厅是受到了欢乐之家的刺激吗?”
    “我猜是的,”他的贵族朋友耸了耸肩说道, “去年坎特音乐厅确实因为欢乐之家的成功,引入了知名魔术师和喜剧演员。我想,这两位明星为它的排名贡献了不少。”
    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去年的下半年,也就是说,那些平时远离伦敦、仅在社交季才会露面的贵族们,正是第一次接触到全面改造后的坎特音乐厅。受到这种影响,坎特音乐厅的成绩提升显然也不足为奇。
    “我还没去过坎特音乐厅呢,”乔治感觉自己仿佛一个土包子,对日新月异的卢恩顿已经完全不认识了。
    “你真的该去看看,卢恩顿现在变得很快。不过,你最好提前让仆人去订票,”贵族朋友好心提醒道,“虽然坎特音乐厅还没有像欢乐之家那样场场爆满,但临时买票也越来越难了。”
    当大量有钱有闲的贵族涌入伦敦,争相体验新的娱乐时,这座城市就变得愈发忙碌和紧张。如今,不仅《怀特的故事》一票难求,就连每周只演一场的《灰姑娘》和《鸦羽之宅》也成了观众争相订购的热门剧目。
    与此同时,“镀金挑战”这个几个月前曾引发轰动的活动,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人们这才意识到,尽管奖品丰厚,但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去尝试。那份引人注目的奖励,如今已经在角落里默默落灰了很久。
    尽管大部分中年贵族对这种恐怖的戏剧并不感兴趣——欢乐之家也担心会把他们会吓出个好歹来——但一些年轻贵族还是勇于挑战自己的,一时间,各大贵族俱乐部里都在流传着“不会吧不会吧?卢恩顿人不会连一个勇气挑战都没人敢去吧?”
    然而,当这些所谓的勇士亲身体验了这部戏剧的恐怖之后,他们不得不收回自己的狂言,承认这个挑战确实名不虚传,心服口服。
    “话说回来,等到这个月月底,俱乐部就要截止投注了,”贵族朋友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不知道报纸上会怎么说……”
    每个俱乐部的投注开始和结束时间各不相同,有的会在社交季中期关闭,有的则选择在社交季结束前的一段时间停止下注。乔治所在的俱乐部则定在各大剧院的主要剧目首演后不久,避免俱乐部成员根据后续更为确切的信息进行过于精准的下注。
    受到排行榜的影响,各个剧目的赔率不断波动。两大皇家剧院稳居第一、第二,赔率约为1:1.5,风险极低,充分体现了庄家对其必胜的信心。
    欢乐之家虽也跻身前三,但《怀特的故事》首演前,其登顶的赔率一度高达1:10——这是俱乐部能设定的最高赔率,以防该剧意外获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在首演大获成功后,欢乐之家夺得第一的赔率迅速降至1:5,尽管仍不被完全看好,但相比之前已经大为改善。
    报纸的舆论、排行榜的变动,都会影响组织者设定的赔率,这就相当考验成员们的眼力。
    “伯克利有透露他的投注吗?”贵族朋友期待地问向乔治,“他可是这一行的翘楚?有没有什么专业建议能让我听听?”
    “他最近也不知道在忙什么,”乔治摇摇头道,“不过他倒是说过一句,在欢乐之家登顶的赔率还是1:10的时候,投了一笔小钱,但我不知道他是胸有成竹,还是赌一赌潜在的高回报。”
    贵族朋友立马去投了欢乐之家登顶。
    乔治看着他果断的操作目瞪口呆。
    “我之前就在犹豫,”他的朋友笑道,“一边担心报纸刊登后,赔率会受到舆论的影响降低,无法让收益最大化,一边担心欢乐之家不能拿下第一,投注失败,不过伯克利连1:10都敢投,我又有什么不敢的?”
    实际上,他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在新一期的各大报纸上,欢乐之家都占据了大部分篇幅。
    “……在新戏剧《怀特的故事》中,观众们亲眼目睹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女主角——怀特——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一名看似普通的人类女性,瞬间变成了传说中的吸血鬼!”这是《斯特兰德报》专门报道《怀特的故事》首演的时事文章,由于它以报道耸人听闻的事件著称,在文章中更多地提到吸血鬼的字眼。
    “……阴森的氛围,无不让人觉得,这不是在看一场普通的戏剧,而是在参与一场真实的超自然事件!”不得不说,不愧是《斯特兰德报》,在恐吓读者方面有一套的,“那些深藏在卢恩顿地下的神秘传说,仿佛在这一刻被揭开,暗示着我们平静的生活下,隐藏着多少未知的恐怖。”
    “……整场演出以其震撼的效果和创新的舞台布景,打破了我们对传统戏剧的固有印象,彻底征服了观众的心。”这是《戏剧周报》的报道,“音乐厅半空的暴风雨、吸血鬼的变身,以及那场震撼人心的雨中战斗,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舞台技巧。”
    “……剧中的魔术效果尤其值得称道……故事情节上也同样出色。剧中的人物设定极为鲜明,怀特颠覆了大众对吸血鬼的认知,她温柔、体贴、善良,比人类更像一个真正的人,使人不禁深思,有的人连怪物都不如,“这篇来自《时代报》的文章更偏向于情感方向,”有时,未知的真相也许不应被轻易揭示,生活在无知的幸福中,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仅有报道《怀特的故事》首演的时事文章,评论员们还专门在自己的专栏里细数已经上演的各个剧目。
    “《王子复仇记》——这部剧可谓是继承了莎比亚的经典基因,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尽管演员们的表现颇为出色,剧目的整体呈现却显得有些平庸,在服装和道具上的用心明显不如以往的水准,整场演出难以掩盖其对经典期待的落差,令人感到遗憾。”
    而《玛丽女王》则面临着剧作上的显著问题,剧本的构建失策,而演出效果亦未能拯救其不利局面。或许他们应该向《怀特的故事》学习怎么讲好一个故事。”
    这样公开的拉踩自然会惹怒其他剧院,这段时间,爱德华在家里都是贴着墙根走的,生怕会因为右脚踏入餐厅引来父亲的注目。
    此时的他格外羡慕不在家的艾琳娜。
    当然,《怀特的故事》并不都是好评,也有部分文章批判,主要集中在“这部戏剧对吸血鬼题材的处理,显然走向了伦理与道德的边缘。吸血鬼与人类的生育问题在科学和伦理上都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剧中的这一设定不仅让人怀疑其合理性,还可能对观众的道德感产生混淆。”
    对此,爱德华只能“什么?道德感产生混淆?不会真有人会去找一只吸血鬼生孩子吧?”
    另外就是批评其追求奇幻效果的创作方法,“虽然在当下得到了不少观众的热捧,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过度依赖视觉效果的剧作方式,恐怕难以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看到这段的爱德华表示不痛不痒——有观众就行,艺术史不能上就不上吧。
    报纸的舆论会影响许多观众的选择,这是毋庸置疑的,当乔治再次来到俱乐部,发现尽管欢乐之家还呆在第三名,但它的赔率已然来到了1:2,仅次于前两名。
    乔治目瞪口呆。
    他的朋友哈哈直笑,“还好我买得快!这才多久,赔率就低了那么多。”
    音乐厅开的每天两场已经将座位的差距缩小了很多,现在就只能看作品质量和口碑能否让它后期发力了,由于两大皇家剧院在今年社交季都失手了,这么看来,欢乐之家登顶似乎也不无可能。
    “但凡《王子复仇记》争气一点,”在他们旁边,一位买了考文特花园剧院的成员摇着头道,“莎比亚的影响力绝对能让它稳稳地呆在榜首……”
    “它肯定能打败《玛丽女王》,”乔治安慰着这位失意人。
    至于欢乐之家,那就只有社交季结束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