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编辑部的反应
赶在截稿日前, 《女士月刊》的编辑部收到了艾琳娜寄来的短篇小说。
事实上,塞缪尔夫人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在向艾琳娜发出约稿信的同时, 也不忘广撒网, 向多位作家发出了约稿邀请。得益于以往愉快的合作经历,她迅速收到了多份高质量的短篇作品,每一篇都各具特色,但塞缪尔夫人心中仍保留着对艾琳娜新作的一份特别期待。
这年头的短篇爱情故事和长篇故事的题材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甚至和现代言情作品也十分相似,或许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些故事大多讲述一对爱人因为阶级、家庭和社会的差异而受到重重阻碍,最终突破阻碍成功在一起。
塞缪尔夫人所收到的几篇作品都遵循着同样的道路,有一篇是非常正统的爱情故事,年轻的乡村姑娘和迷人的绅士在春日田野的浪漫邂逅,他们的爱情虽遭遇了家族偏见的狂风暴雨, 但最终突破阻碍成功在一起。
另一篇则以独特视角切入, 男主角从绅士身份变成了前来乡村布道的教士, 他因为个人信仰而选择单身生活,但在和农家姑娘陷入热恋后, 选择坦诚面对自己的感情,辞去了教士职位。
第三篇的主角则是银行家和贫穷姑娘……老实说, 她们写得都很好, 但连续阅读之下,也不免让人对这类“冲破阻碍”的爱情模式略感重复, 有些审美上的微妙疲惫。
“我想, 如果非要选择一篇的话,”在焦急等待艾琳娜回信的时候, 三名编辑也在就这几篇稿件侃侃而谈,露西直说道,“我会选择那篇教士的,他的身份比绅士和银行家更加新颖,至少,我还没在其他故事里看到教士的男主角呢。”
“确实,”男编辑也点点头道,“不过,银行家那篇也不错,我从中还了解了一些银行知识呢,之前我一直认为银行是官员才能开设,没想到居然也有家族和私人的。”
“绅士这篇确实有些太过大众了,”塞缪尔夫人赞同地点点头,转而思考道,“我还挺期待《海伦》的作者会给我们带来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但时间紧迫,截稿日近在咫尺,她能否及时交稿,确实是个未知数。”
“她的创作速度向来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一定不会错过截稿日,”男编辑安慰道,“我还记得,一个月内完成了三个月的工作量,那速度,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露西兴致勃勃地猜测道,“新的故事也许会像是《海伦》那样,非常快的节奏,和非常鲜明的人物?老实说,在她之前,我可没见过哪本小说将爱情故事里的反派描写得那么面目可憎。”
回忆起当初第一次看到那个故事的场景,露西不禁握紧拳头,“那些可恶的反派人物,真是我见过最坏的!尤其是那位假千金,她的假装无辜,简直是‘我最讨厌的角色’榜单上的无冕之王,无人能及!”
不过,她这个榜单上的第一名,很快就会掉到第二名了。
正当三人热烈讨论之际,编辑部的门被轻轻敲响,门卫先生手持一封信件步入,打断了他们的思绪:“这里有位女士的信件,按您的要求,我第一时间就送来了。”
露西闻言,眼睛一亮,几乎是瞬间便认出了那熟悉的署名和地址:“是我们期待已久的那篇短篇小说!”
塞缪尔夫人接过信件,用拆信刀将它拆开,里面的稿件厚厚的,应该有不少字数。身为主编的她找到第一页,立马专心地阅读起来,露西仗着自己是女孩子,也凑过去一起看,男编辑虽然不方便加入这亲密的阅读氛围,只好殷切地看着她们的进度,希望在她们看完第一页后,就转手给自己继续阅读。
“《命运与抉择》,”露西念着这篇小说的名字,一边点点头道,“听起来是个很庄重的名字呢,不知道会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呢。”
“《海伦》那个名字也很正经,”男编辑提醒道,“但是它的内容……唔……”
也不是说不正经吧,但也称不上正经。
露西不理会他的吐槽,继续往下阅读。
“咦,”看着看着,露西惊讶地感叹道,“这还真是个新鲜元素!我还是头一回在爱情故事中遇到关于神的描述呢。”
在很多戏剧、正统文学作品中,神的出现屡见不鲜,但是在女性小说,爱情故事里,她还是头一回见,毕竟,爱情小说讲的就是一个纯粹自然,出现神也没有什么用啊。
“什么?为什么会有神啊?”男编辑伸长脖子,试图运用自己倒看文字的技巧,从那些七扭八歪的线条中看出什么内容来。
“哇!命运女神让她回到了过去,等等,她都这样了,女神居然还愿意满足她的愿望?”为了满足男编辑的愿望,露西索性将文字概括出来,“哦不对,她的姐姐也回到了过去,原来如此,她之前嫁给了一位纨绔的贵族子弟……因为对他的情人大打出手……真是太不体面了,被送到疯人院……这位男士也很不体面……”
“既然是纨绔子弟,”男编辑反而能理解男性的多样性,“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也不足为奇。”
“而她的姐姐,嫁给了一位贫穷律师,”露西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怎么看起来她很嫉妒自己姐姐的样子?啊?这位律师成为内阁成员了!”
男律师虽然没看到文字,但也跟着露西的话语感慨道,“哇,从贫穷律师到内阁成员,这跨越之大,足以证明他的非凡能力。这位姐夫,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等等!”露西眼睛越瞪越大,塞缪尔夫人也难得地皱紧了眉头,当她们看到第一页下面的文字,露西猛地站了起来,发出尖锐爆鸣,“她怎么可以这样!!!”
“她怎么了她怎么了?”男编辑十分有参与感地探头问道。
“她!居然抢走了姐姐的丈夫!”露西气得在办公室走来走去,“怎么会有那么恶毒的人!!!仅仅因为预见到姐夫将来会成为内阁议员,就心生贪念,让无辜的姐姐去嫁给那个将她送到疯人院的纨绔贵族!!!她甚至还洋洋得意地说,这是为了偿还上辈子替姐姐承受的痛苦!真是令人发指!”
男编辑看着露西的举动,总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她刚开始看《海伦》的时候,不也是这个反应吗?
毕竟没有亲眼看到,男编辑回味了一下露西刚才的话语,也露出嫌弃的表情,“确实,这手段,太过卑劣了。”
“她怎么每次写的角色都让我那么生气!!!”露西两手叉腰,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怒火,但却把自己给气笑了,“或许她应该独创一个流派,就叫做‘气死读者流派’。”
“别急,”塞缪尔夫人已经看到了后面,“故事尚未结束。在接下来的情节中,那位看似正义的贫穷律师,也并非全然无辜……”
“什么?”露西立马跑过去,一目十行地看下去,流露出复杂的神色,“啊这……”我气早了?
男编辑一头雾水,眼巴巴地等待着露西的最新情报,她的怒火竟骤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愉悦的笑容……他不禁想起了一位朋友曾经对共同朋友汤姆的戏谑评价:“可怜的汤姆,被玩弄于股掌之间。”
现在他看到露西这副模样,不自觉地在心里引用道:“可怜的露西,被这位作者玩弄于股掌之间。”
“听起来这个故事很有新意的样子,”尽管只听到了只字片语,但从她们看书的进度——仅仅看了第一页,就冒出来那么多有趣的情节:命运女神的仁慈,姐妹重新回到过去,妹妹借由“未来”的预见,抢走曾经的姐夫,而反转之处“姐夫也不是什么好人”,还真是跌宕起伏,颇有《海伦》的风范,更何况,这还只是第一页的内容。
光是第一页,都能让露西上蹿下跳、又快速平息怒火,不愧是写出《海伦》的作者,对读者情绪的拿捏之处,简直堪称炉火纯青。
男编辑不禁对这篇新作充满了期待,但见她们已翻至稿纸的另一面,沉浸在自己的阅读世界里,显然距离他接手阅读还有段距离。露西也不再播报最新情节发展,而是专心致志地看着那些文字,他只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准备好好思考一番给几位短篇小说作者的拒稿信。
是的,就露西和塞缪尔夫人的反应来看,下一期的杂志多半要采用这篇《命运与抉择》了,但其他作者的稿件也是他们“求”来的,这拒稿信件,还真是不太好写。
不过,短篇小说嘛,其实更多是刊登在报纸上而非杂志,如果不是《女士月刊》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优秀的作品顶替《海伦》留下的空位,他们也不会把主意打到短篇小说上去。
《海伦》确实将他们的眼界养高了,这种让读者的情绪来回荡秋千的作品,其实很能增加读者的黏性,有不少读者都是从其养成了订阅《女士月刊》的习惯。但这也意味着,如果它的接手者没有那么优秀,曾经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要是她能再写一部中长篇就好了,”男编辑一边苦哈哈地干活,一边遐想道,“哪里还用得着翻阅稿件,寻找最优秀的作品。”
事实上,塞缪尔夫人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在向艾琳娜发出约稿信的同时, 也不忘广撒网, 向多位作家发出了约稿邀请。得益于以往愉快的合作经历,她迅速收到了多份高质量的短篇作品,每一篇都各具特色,但塞缪尔夫人心中仍保留着对艾琳娜新作的一份特别期待。
这年头的短篇爱情故事和长篇故事的题材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甚至和现代言情作品也十分相似,或许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些故事大多讲述一对爱人因为阶级、家庭和社会的差异而受到重重阻碍,最终突破阻碍成功在一起。
塞缪尔夫人所收到的几篇作品都遵循着同样的道路,有一篇是非常正统的爱情故事,年轻的乡村姑娘和迷人的绅士在春日田野的浪漫邂逅,他们的爱情虽遭遇了家族偏见的狂风暴雨, 但最终突破阻碍成功在一起。
另一篇则以独特视角切入, 男主角从绅士身份变成了前来乡村布道的教士, 他因为个人信仰而选择单身生活,但在和农家姑娘陷入热恋后, 选择坦诚面对自己的感情,辞去了教士职位。
第三篇的主角则是银行家和贫穷姑娘……老实说, 她们写得都很好, 但连续阅读之下,也不免让人对这类“冲破阻碍”的爱情模式略感重复, 有些审美上的微妙疲惫。
“我想, 如果非要选择一篇的话,”在焦急等待艾琳娜回信的时候, 三名编辑也在就这几篇稿件侃侃而谈,露西直说道,“我会选择那篇教士的,他的身份比绅士和银行家更加新颖,至少,我还没在其他故事里看到教士的男主角呢。”
“确实,”男编辑也点点头道,“不过,银行家那篇也不错,我从中还了解了一些银行知识呢,之前我一直认为银行是官员才能开设,没想到居然也有家族和私人的。”
“绅士这篇确实有些太过大众了,”塞缪尔夫人赞同地点点头,转而思考道,“我还挺期待《海伦》的作者会给我们带来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但时间紧迫,截稿日近在咫尺,她能否及时交稿,确实是个未知数。”
“她的创作速度向来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一定不会错过截稿日,”男编辑安慰道,“我还记得,一个月内完成了三个月的工作量,那速度,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露西兴致勃勃地猜测道,“新的故事也许会像是《海伦》那样,非常快的节奏,和非常鲜明的人物?老实说,在她之前,我可没见过哪本小说将爱情故事里的反派描写得那么面目可憎。”
回忆起当初第一次看到那个故事的场景,露西不禁握紧拳头,“那些可恶的反派人物,真是我见过最坏的!尤其是那位假千金,她的假装无辜,简直是‘我最讨厌的角色’榜单上的无冕之王,无人能及!”
不过,她这个榜单上的第一名,很快就会掉到第二名了。
正当三人热烈讨论之际,编辑部的门被轻轻敲响,门卫先生手持一封信件步入,打断了他们的思绪:“这里有位女士的信件,按您的要求,我第一时间就送来了。”
露西闻言,眼睛一亮,几乎是瞬间便认出了那熟悉的署名和地址:“是我们期待已久的那篇短篇小说!”
塞缪尔夫人接过信件,用拆信刀将它拆开,里面的稿件厚厚的,应该有不少字数。身为主编的她找到第一页,立马专心地阅读起来,露西仗着自己是女孩子,也凑过去一起看,男编辑虽然不方便加入这亲密的阅读氛围,只好殷切地看着她们的进度,希望在她们看完第一页后,就转手给自己继续阅读。
“《命运与抉择》,”露西念着这篇小说的名字,一边点点头道,“听起来是个很庄重的名字呢,不知道会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呢。”
“《海伦》那个名字也很正经,”男编辑提醒道,“但是它的内容……唔……”
也不是说不正经吧,但也称不上正经。
露西不理会他的吐槽,继续往下阅读。
“咦,”看着看着,露西惊讶地感叹道,“这还真是个新鲜元素!我还是头一回在爱情故事中遇到关于神的描述呢。”
在很多戏剧、正统文学作品中,神的出现屡见不鲜,但是在女性小说,爱情故事里,她还是头一回见,毕竟,爱情小说讲的就是一个纯粹自然,出现神也没有什么用啊。
“什么?为什么会有神啊?”男编辑伸长脖子,试图运用自己倒看文字的技巧,从那些七扭八歪的线条中看出什么内容来。
“哇!命运女神让她回到了过去,等等,她都这样了,女神居然还愿意满足她的愿望?”为了满足男编辑的愿望,露西索性将文字概括出来,“哦不对,她的姐姐也回到了过去,原来如此,她之前嫁给了一位纨绔的贵族子弟……因为对他的情人大打出手……真是太不体面了,被送到疯人院……这位男士也很不体面……”
“既然是纨绔子弟,”男编辑反而能理解男性的多样性,“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也不足为奇。”
“而她的姐姐,嫁给了一位贫穷律师,”露西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怎么看起来她很嫉妒自己姐姐的样子?啊?这位律师成为内阁成员了!”
男律师虽然没看到文字,但也跟着露西的话语感慨道,“哇,从贫穷律师到内阁成员,这跨越之大,足以证明他的非凡能力。这位姐夫,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等等!”露西眼睛越瞪越大,塞缪尔夫人也难得地皱紧了眉头,当她们看到第一页下面的文字,露西猛地站了起来,发出尖锐爆鸣,“她怎么可以这样!!!”
“她怎么了她怎么了?”男编辑十分有参与感地探头问道。
“她!居然抢走了姐姐的丈夫!”露西气得在办公室走来走去,“怎么会有那么恶毒的人!!!仅仅因为预见到姐夫将来会成为内阁议员,就心生贪念,让无辜的姐姐去嫁给那个将她送到疯人院的纨绔贵族!!!她甚至还洋洋得意地说,这是为了偿还上辈子替姐姐承受的痛苦!真是令人发指!”
男编辑看着露西的举动,总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她刚开始看《海伦》的时候,不也是这个反应吗?
毕竟没有亲眼看到,男编辑回味了一下露西刚才的话语,也露出嫌弃的表情,“确实,这手段,太过卑劣了。”
“她怎么每次写的角色都让我那么生气!!!”露西两手叉腰,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怒火,但却把自己给气笑了,“或许她应该独创一个流派,就叫做‘气死读者流派’。”
“别急,”塞缪尔夫人已经看到了后面,“故事尚未结束。在接下来的情节中,那位看似正义的贫穷律师,也并非全然无辜……”
“什么?”露西立马跑过去,一目十行地看下去,流露出复杂的神色,“啊这……”我气早了?
男编辑一头雾水,眼巴巴地等待着露西的最新情报,她的怒火竟骤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愉悦的笑容……他不禁想起了一位朋友曾经对共同朋友汤姆的戏谑评价:“可怜的汤姆,被玩弄于股掌之间。”
现在他看到露西这副模样,不自觉地在心里引用道:“可怜的露西,被这位作者玩弄于股掌之间。”
“听起来这个故事很有新意的样子,”尽管只听到了只字片语,但从她们看书的进度——仅仅看了第一页,就冒出来那么多有趣的情节:命运女神的仁慈,姐妹重新回到过去,妹妹借由“未来”的预见,抢走曾经的姐夫,而反转之处“姐夫也不是什么好人”,还真是跌宕起伏,颇有《海伦》的风范,更何况,这还只是第一页的内容。
光是第一页,都能让露西上蹿下跳、又快速平息怒火,不愧是写出《海伦》的作者,对读者情绪的拿捏之处,简直堪称炉火纯青。
男编辑不禁对这篇新作充满了期待,但见她们已翻至稿纸的另一面,沉浸在自己的阅读世界里,显然距离他接手阅读还有段距离。露西也不再播报最新情节发展,而是专心致志地看着那些文字,他只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准备好好思考一番给几位短篇小说作者的拒稿信。
是的,就露西和塞缪尔夫人的反应来看,下一期的杂志多半要采用这篇《命运与抉择》了,但其他作者的稿件也是他们“求”来的,这拒稿信件,还真是不太好写。
不过,短篇小说嘛,其实更多是刊登在报纸上而非杂志,如果不是《女士月刊》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优秀的作品顶替《海伦》留下的空位,他们也不会把主意打到短篇小说上去。
《海伦》确实将他们的眼界养高了,这种让读者的情绪来回荡秋千的作品,其实很能增加读者的黏性,有不少读者都是从其养成了订阅《女士月刊》的习惯。但这也意味着,如果它的接手者没有那么优秀,曾经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
“要是她能再写一部中长篇就好了,”男编辑一边苦哈哈地干活,一边遐想道,“哪里还用得着翻阅稿件,寻找最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