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风潮
“是的, 不知道为什么,学习骑马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卡特骑术学校, 一位骑术教练向自己的同事困惑道。
在铁路和马车成为主流交通工具的今天, 骑马的需求似乎已不再是刚需。特别是在卢恩顿这样的繁华都市,适合马匹奔驰的场地尤为稀缺。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想要学习骑马,往往只能选择那些面向富裕阶层的昂贵骑术学校或狩猎俱乐部。
然而, 贵族阶层通常拥有自己的庄园和土地,他们完全可以在乡间聘请更为专业的骑术教练,进行系统的马术学习。反观乡村的居民,马匹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交通工具。许多家庭都会饲养马匹,孩子们自小在家庭的熏陶下接触马匹,骑马技巧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
因此,真正来骑马学校学习的学生, 似乎只限于那些暴发户和有钱的中产阶级人士。
卡特骑术学校单节课收费6先令, 教授24节课程要3镑13先令6便士, 别看艾琳娜一本口口小说就能卖出5镑的天价,这些钱相当于卢恩顿中产阶级一个月的房租了。由此可见, 骑术学校的学生其实并不多。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一些骑术学校推出了创新的订阅制度。学生若选择将马匹寄养在学校, 便能享受免费课程的福利。然而, 卢恩顿的马厩寄养费用并不低廉,普通马厩一个月的寄养费就在4镑左右, 这其中包含了马匹的饲料、水源、定期清洁与梳洗服务, 以及专业的医疗保障。
与其说这是骑术学校,不如说是提供骑术训练的马厩。
而他们的生意嘛, 当然也不温不火的,只堪能够勉强维持生存。
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前来咨询马术课程的人居然比上周多了一倍!老实说,就算在报纸上打广告,都未必有这么好的效果呢。
“您之前有过骑术学习的经验吗?”送走一位前来咨询的男士后,又迎来了一位少年,骑术教练轻抿了一口葡萄酒,缓解了一下喉咙的干涩,仍旧耐心地问道。
“没有,”欧文摇了摇头,他来自中上层阶级,或者说更接近于新贵阶层,他们家族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尚未完全融入更高的社会阶层。在卢恩顿,他从未觉得骑马是一项必要的技能。
“原来是初学者啊,”骑术教练更加困惑了,不由得感叹道,“最近怎么回事,突然来了一波想要学习骑马的初学者。”
“啊?”欧文不自然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有很多吗?”
“比上周多了一倍,”骑术教练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商业机密,“今天还只是周二而已。”
欧文的目光飘了一下,《海上冒险记》上周六晚上售卖,这会是什么巧合吗?
骑术教练一边解释着自己课程的金额,一边碎碎念道,“奇怪,你们怎么突然想要学骑马了呢?”
“啊,”清澈愚蠢的欧文透露了一点点消息,“其实我是看了一本书,里面的男主角骑马的英姿非常帅气。”虽然里面有三四个男主角,但谁说阳光开朗大学生不算主角呢!
“原来如此,”骑术教练恍然大悟,“那一定是本很受欢迎的畅销书吧!不知道那位男主角有多帅气,竟然吸引了那么多人来学骑马。”
“确实很畅销,”欧文想了想那天晚上排队的人群,“我都是提前两小时去排队,排了两三个小时呢。”
骑术教练听后瞪大了眼睛,显得有些惊讶:“啊?看来我真是孤陋寡闻了,这本书我怎么从没听说过……不过,既然你对骑马这么感兴趣,那你一定要选我们学校。我们的校长是一位少校,无论是训练水平还是指导方法,都非常系统和正式,绝对能在最短时间内帮你提升马术技巧。”
欧文自然不会被这位骑术教练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自从决定要学习骑马之后,他趁着没有课的时间,走访了卢恩顿大大小小知名的马术学校,务必要货比三家,学到最厉害的骑术技巧。
至于划船嘛,他的大学里就提供划船训练,毕竟临近卢恩顿河,划船是一项相当受欢迎的运动。
有时候学累了,欧文也想打退堂鼓,但是每天晚上看到《海上冒险记》里他百看不厌的内容,他又兴致勃□□来。
自从《海上冒险记》发售后,它便登上了所有相关俱乐部的榜首,成为这些成员们最推崇的口口小说,同作者的《梦中奇旅》只能屈居二三位,甚至在绅士知识分子兄弟会内部发行的评比刊物中,对这本书也满是溢美之词。
“健康、轻松、享受,艾伦先生确立了口口文学的大主流派系,在口口文学中,艾伦先生的文字描写绝对是顶级的存在,没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
他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情感,能够在短短的几行字里,让人感受到角色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挣扎。特别是书中那些充满张力的场景描写,与大胆新奇的关卡设计,既不失优雅又足够直白,读来让人心潮澎湃,又不觉庸俗。而他对细节的关注,更是让整个故事增色不少,每一场动作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然而,这部作品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艾伦先生那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谁能预料到一艘游艇上会发生如此引人入胜的新奇故事?更不必说那些神秘的废弃无人岛屿,它们已经成为每一位读者的梦想之地……
……必须阅读的经典之作,如果谁没有看过《海上冒险记》,那他便已沦为过时、老土的人。”
绅士知识分子兄弟会在口口小说界的地位毋庸置疑,这份刊物发出之后,哪怕对这书名毫无兴趣的人,都想着一看究竟了,更不用提那些原本就喜爱这本书的成员。
与此同时,俱乐部里的同类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向霍利维尔街投出了稿件。
“我听说,”博尔德先生面色复杂地在神秘学会中宣布,“《海上冒险记》已经售卖超过两万本了。”
同类们倒抽口气。
虽然薇拉慷慨地分享了她手中的那本书,但由于数量有限,每个人的阅读速度也参差不齐,即使阅读速度不慢,也有很多人未能轮上阅读的机会。因此,大多数人只是听说了这件事,而未能亲自阅读。
他们此时感觉错过了一个亿。
“两万本!”雷金纳感慨道,“我们整个俱乐部加起来都不到她的零头吧。”
这确实是个悲伤的事实,他们的书籍能卖个几十本就不错了,加起来也就不到一千本。现在他们可算知道为什么艾琳娜已经容光焕发地融入了人群之中,而他们还在乡下苦兮兮地过着乡村生活。
这差距已经不是一般的大了。
“如果要售卖两万本才能恢复容貌的话,”他们算了算自己的卖出去的书籍,“岂不是得等我们老了?”
这时候看来,薇拉的跟风计划就格外明智起来。
“有没有什么办法订购一批?”同类们都坐不住了,“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神眷流走啊。”
“我已经在第一时间订购了,”博尔德道,“不过现在已经断货,估计还要等一段时间。对了,薇拉,你的新作已经投递了吗?”
“是的,”薇拉思考了一阵子,觉得赫尔曼先生虽然是顶流出版商,但他估计在全力印刷《海上冒险记》,匀不出多少印刷机,于是,还是将稿件投给了伯克利公爵收购的小印刷商,“估计再过几天,我的新书就能售卖了,正好可以赶上第一波模仿的风潮。”
“到时候给我们多留几份吧,”博尔德商量道,买不到原版,买买参考版也不错。
薇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深知这次能够顺利写作新书,艾琳娜的帮助功不可没。现在同类需要她的帮助,她自然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或许,我们可以将《海上冒险记》拆成几份,”借阅到这本书的同类知道自己阅读速度很慢,为了不耽误大家的跟风计划,便如此建议道,“就算只看一点片段,也足够大家获得灵感和启发了。”
博尔德听后立刻笑道:“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对书籍造成一定的损坏,但目前看来,这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在乡下的同类们正忙于商讨如何公平地分享那本稀有的《海上冒险记》之际,远在卢恩顿的小印刷商也相继收到了薇拉、格蕾斯等人的新作投稿。
这些小印刷商同样位于霍利维尔街,因此他们也在第一时间抢购到了这本畅销书籍,并在当晚沉浸其中,看得如痴如醉。因此,当他们收到最新的投稿时,一眼便认出了这些作品的灵感源头。
“乡村别墅的描写与海上游艇的设计如此相似,”印刷商不禁感慨道,“这些作者的反应速度真是惊人,才发售几天,就已经紧跟潮流,抓住了风口。这一次,即便他们的作品质量稍逊一筹,估计也能凭借这股热潮卖出不少本。”
在铁路和马车成为主流交通工具的今天, 骑马的需求似乎已不再是刚需。特别是在卢恩顿这样的繁华都市,适合马匹奔驰的场地尤为稀缺。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想要学习骑马,往往只能选择那些面向富裕阶层的昂贵骑术学校或狩猎俱乐部。
然而, 贵族阶层通常拥有自己的庄园和土地,他们完全可以在乡间聘请更为专业的骑术教练,进行系统的马术学习。反观乡村的居民,马匹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交通工具。许多家庭都会饲养马匹,孩子们自小在家庭的熏陶下接触马匹,骑马技巧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
因此,真正来骑马学校学习的学生, 似乎只限于那些暴发户和有钱的中产阶级人士。
卡特骑术学校单节课收费6先令, 教授24节课程要3镑13先令6便士, 别看艾琳娜一本口口小说就能卖出5镑的天价,这些钱相当于卢恩顿中产阶级一个月的房租了。由此可见, 骑术学校的学生其实并不多。
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一些骑术学校推出了创新的订阅制度。学生若选择将马匹寄养在学校, 便能享受免费课程的福利。然而, 卢恩顿的马厩寄养费用并不低廉,普通马厩一个月的寄养费就在4镑左右, 这其中包含了马匹的饲料、水源、定期清洁与梳洗服务, 以及专业的医疗保障。
与其说这是骑术学校,不如说是提供骑术训练的马厩。
而他们的生意嘛, 当然也不温不火的,只堪能够勉强维持生存。
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前来咨询马术课程的人居然比上周多了一倍!老实说,就算在报纸上打广告,都未必有这么好的效果呢。
“您之前有过骑术学习的经验吗?”送走一位前来咨询的男士后,又迎来了一位少年,骑术教练轻抿了一口葡萄酒,缓解了一下喉咙的干涩,仍旧耐心地问道。
“没有,”欧文摇了摇头,他来自中上层阶级,或者说更接近于新贵阶层,他们家族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尚未完全融入更高的社会阶层。在卢恩顿,他从未觉得骑马是一项必要的技能。
“原来是初学者啊,”骑术教练更加困惑了,不由得感叹道,“最近怎么回事,突然来了一波想要学习骑马的初学者。”
“啊?”欧文不自然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有很多吗?”
“比上周多了一倍,”骑术教练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商业机密,“今天还只是周二而已。”
欧文的目光飘了一下,《海上冒险记》上周六晚上售卖,这会是什么巧合吗?
骑术教练一边解释着自己课程的金额,一边碎碎念道,“奇怪,你们怎么突然想要学骑马了呢?”
“啊,”清澈愚蠢的欧文透露了一点点消息,“其实我是看了一本书,里面的男主角骑马的英姿非常帅气。”虽然里面有三四个男主角,但谁说阳光开朗大学生不算主角呢!
“原来如此,”骑术教练恍然大悟,“那一定是本很受欢迎的畅销书吧!不知道那位男主角有多帅气,竟然吸引了那么多人来学骑马。”
“确实很畅销,”欧文想了想那天晚上排队的人群,“我都是提前两小时去排队,排了两三个小时呢。”
骑术教练听后瞪大了眼睛,显得有些惊讶:“啊?看来我真是孤陋寡闻了,这本书我怎么从没听说过……不过,既然你对骑马这么感兴趣,那你一定要选我们学校。我们的校长是一位少校,无论是训练水平还是指导方法,都非常系统和正式,绝对能在最短时间内帮你提升马术技巧。”
欧文自然不会被这位骑术教练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自从决定要学习骑马之后,他趁着没有课的时间,走访了卢恩顿大大小小知名的马术学校,务必要货比三家,学到最厉害的骑术技巧。
至于划船嘛,他的大学里就提供划船训练,毕竟临近卢恩顿河,划船是一项相当受欢迎的运动。
有时候学累了,欧文也想打退堂鼓,但是每天晚上看到《海上冒险记》里他百看不厌的内容,他又兴致勃□□来。
自从《海上冒险记》发售后,它便登上了所有相关俱乐部的榜首,成为这些成员们最推崇的口口小说,同作者的《梦中奇旅》只能屈居二三位,甚至在绅士知识分子兄弟会内部发行的评比刊物中,对这本书也满是溢美之词。
“健康、轻松、享受,艾伦先生确立了口口文学的大主流派系,在口口文学中,艾伦先生的文字描写绝对是顶级的存在,没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
他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情感,能够在短短的几行字里,让人感受到角色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挣扎。特别是书中那些充满张力的场景描写,与大胆新奇的关卡设计,既不失优雅又足够直白,读来让人心潮澎湃,又不觉庸俗。而他对细节的关注,更是让整个故事增色不少,每一场动作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然而,这部作品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艾伦先生那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谁能预料到一艘游艇上会发生如此引人入胜的新奇故事?更不必说那些神秘的废弃无人岛屿,它们已经成为每一位读者的梦想之地……
……必须阅读的经典之作,如果谁没有看过《海上冒险记》,那他便已沦为过时、老土的人。”
绅士知识分子兄弟会在口口小说界的地位毋庸置疑,这份刊物发出之后,哪怕对这书名毫无兴趣的人,都想着一看究竟了,更不用提那些原本就喜爱这本书的成员。
与此同时,俱乐部里的同类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向霍利维尔街投出了稿件。
“我听说,”博尔德先生面色复杂地在神秘学会中宣布,“《海上冒险记》已经售卖超过两万本了。”
同类们倒抽口气。
虽然薇拉慷慨地分享了她手中的那本书,但由于数量有限,每个人的阅读速度也参差不齐,即使阅读速度不慢,也有很多人未能轮上阅读的机会。因此,大多数人只是听说了这件事,而未能亲自阅读。
他们此时感觉错过了一个亿。
“两万本!”雷金纳感慨道,“我们整个俱乐部加起来都不到她的零头吧。”
这确实是个悲伤的事实,他们的书籍能卖个几十本就不错了,加起来也就不到一千本。现在他们可算知道为什么艾琳娜已经容光焕发地融入了人群之中,而他们还在乡下苦兮兮地过着乡村生活。
这差距已经不是一般的大了。
“如果要售卖两万本才能恢复容貌的话,”他们算了算自己的卖出去的书籍,“岂不是得等我们老了?”
这时候看来,薇拉的跟风计划就格外明智起来。
“有没有什么办法订购一批?”同类们都坐不住了,“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神眷流走啊。”
“我已经在第一时间订购了,”博尔德道,“不过现在已经断货,估计还要等一段时间。对了,薇拉,你的新作已经投递了吗?”
“是的,”薇拉思考了一阵子,觉得赫尔曼先生虽然是顶流出版商,但他估计在全力印刷《海上冒险记》,匀不出多少印刷机,于是,还是将稿件投给了伯克利公爵收购的小印刷商,“估计再过几天,我的新书就能售卖了,正好可以赶上第一波模仿的风潮。”
“到时候给我们多留几份吧,”博尔德商量道,买不到原版,买买参考版也不错。
薇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深知这次能够顺利写作新书,艾琳娜的帮助功不可没。现在同类需要她的帮助,她自然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或许,我们可以将《海上冒险记》拆成几份,”借阅到这本书的同类知道自己阅读速度很慢,为了不耽误大家的跟风计划,便如此建议道,“就算只看一点片段,也足够大家获得灵感和启发了。”
博尔德听后立刻笑道:“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对书籍造成一定的损坏,但目前看来,这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在乡下的同类们正忙于商讨如何公平地分享那本稀有的《海上冒险记》之际,远在卢恩顿的小印刷商也相继收到了薇拉、格蕾斯等人的新作投稿。
这些小印刷商同样位于霍利维尔街,因此他们也在第一时间抢购到了这本畅销书籍,并在当晚沉浸其中,看得如痴如醉。因此,当他们收到最新的投稿时,一眼便认出了这些作品的灵感源头。
“乡村别墅的描写与海上游艇的设计如此相似,”印刷商不禁感慨道,“这些作者的反应速度真是惊人,才发售几天,就已经紧跟潮流,抓住了风口。这一次,即便他们的作品质量稍逊一筹,估计也能凭借这股热潮卖出不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