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张白圭沉静淡然,但今日一番敲锣打鼓高声喊唱,再加上若蘅的洗三礼,更是十里八村都传遍了。
那可是案首!
江陵县纵然文风不盛,但荆州府童生何其多!他竟然是第一名。
老张家祖坟冒青烟了!
这一支终究是改门换庭,起来了!
“知府大人钦点案首,这张家白圭往后出息了!”
“可不是,真叫人羡慕啊。”
如果不出意外,县试、府试都是案首,那只要他院试发挥得当,必然还是案首。
案首年年有,却不曾在江陵出过。
“人家白圭打小就聪明,在江陵卖糯米包油条的时候,他又会背书又会算数,被地痞欺负还知道保护他娘!又孝顺又聪慧!”
“三岁的时候,小嘴巴都会背书呢!那时候我还笑过他,说他知道自己念的么意思吗?人家真知道!”
“比他爹还厉害!他爹现在还是秀才呢!”
“这云娘命也好,生个独苗,耐不住人家出息,是凤凰儿,是龙蛋!”
就算有第一次县试的案首在前,但这是荆州府,那真是不一样。
一时间,林宅愈加被人趋之若鹜,这可是林家教出来的学生。
张诚没忍住,喜滋滋地喝着小酒,他带着张镇、张鉞、张釴三个儿子,并白圭、张茂等孙辈,买了鞭炮火纸,去祖坟烧纸。
“白圭出息了,他这回乡试是案首,若能再进一步,儿孙还来给祖宗烧纸,爹啊,你要保佑您玄孙孙考个举人!进士回来啊,张诚给爹磕头啊。”
他当年毅然决然地从归州搬来江陵,散尽家财,上施舍穷人,下斋供和尚,当地给他起外号“张謇?”。
都骂他傻,但他不这么做,又如何获取名声,和快速融入江陵。
如今苦尽甘来,养出张釴、文明、白圭三代秀才,他便是死了,也心甘情愿。
“老祖宗,你们搁地下多使劲,各路神佛都拜拜,保佑白圭能够再走远些。”
对张诚来说,白圭能考中府试案首,让他心中最深切的期盼达到了,甚至有些圆梦的味道。
四邻八乡都过来拜会,一门三秀才,他们在江陵便彻底地扎根了。
*
等忙完村里的事,赵云惜就开始盘算着搬家的事,先带春夏两季的衣裳,常看的书也带着,硬是收拢出来五大箱。
赵云惜瞧着就愁得慌,这也太多了,索性去林家借马车。
她带着白圭一起去,林修然和甘玉竹接待了她。
甘玉竹如今像是会发光的珍珠,几分圆润几分白皙,眉眼间溢出星星点点的笑意。
见了她,又蹙起眉头,映出几分轻愁:“你走了,我该如何,我就你一个好友了,我舍不得你。”
赵云惜握住她的手,见夫子没往这边看,跟她小小声的嘟囔:“那你跟我走?”
林修然目光如刀。
他是老了,不是聋了。
但——
未尝不可。
他若是去了,那这个家便七零八碎,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八岁稚儿,都得落在云娘头上。
“那孩子怎么办?”甘玉竹用锦帕沾了沾眼泪,心中酸涩非常:“当年嫁人,和相公来江陵,我那些手帕交再也见不着,如今认识你,你也要走了,往后还能见几回。”
她感叹自己的零落。
赵云惜也有些心疼,连忙道:“那我多回来,你也多去荆州府,总归半日路程。”
两人一起叹气。
赵云惜眼巴巴地看着夫子,弱弱道:“要不,你们也搬荆州府去?”
林修然心中一动,却是摇头。
他时日无多了。
“再过些时日。”他说。
“倒是子境、叶珣要拜托你夫妻二人照应了。”林修然站了一会儿便觉得累,索性坐下。
赵云惜摆手:“从小看大的孩子,你就不用操心了。”
林子垣像是个炮弹一样冲进来,蔫蔫道:“你们都要走了!”
林念念嫁人了,林妙妙订婚了,如今在学规矩、绣嫁衣。
他颇觉无趣。
赵云惜拍拍他脑袋:“还有你大哥呢。”
林子垣小脸一垮:“老学究!老学究!”
林子坳做惯了长孙和夫子,难免爱管东管西,让他很不自在。
几人闲聊着,让车夫帮着把马车送去,再把他们送江陵去。
“你们就住我那小院就成,不过再买也成,到时候转手,不光不会赔钱,还能小赚一笔。”林修然笑吟吟道。
赵云惜笑了笑,跟几人挥手告别。
林子垣舍不得,嗷得一声就哭了。
赵云惜听见哭声,也有些心酸,若是奔向光辉灿烂的未来也成,偏她知道,张家会在极致的繁华后,落得个什么下场。
在历史上,实在太过出名。
赵云惜叹气。
*
开始搬家,第一个哭的是李春容。
老太太抹一把眼泪哭一声:“云娘走了,都没人陪我了……”
她越想越觉得悲从中来。
她是真喜欢这个儿媳妇,聪慧能干,嘴巴也会说,待她也实诚,她身上的穿戴都是她置办的,穿出去都说她有福气。
平日里也不跟她计较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娘俩处得极为融洽。
“你不去吗?”赵云惜呆住。
李春容一抹眼泪:“我也能去?”
她挽着袖子,高高兴兴地帮忙收拾东西,嘿嘿一笑道:“我还当以后见不着了。”
其实去荆州府,背井离乡,她心里还有些怵,但是儿子儿媳都仁善,她实在舍不得,跟剜她的心有什么区别。
儿子平日里读书、教书,她不怎么见,这儿媳妇可是日日相见,鲜少分开过。
她一万个舍不得分开。
隔壁秀兰婶子、葛大姐都过来帮忙抬东西,李春容想了又想,还是没去。
小两口培养感情,她跟去算什么事。
“你们去吧,我在江陵卖炸鸡挺好的。”李春容叹气。
王秀兰冲她竖起大拇指:“是个聪慧婆子,知道不在里面搅事。”
“我们搬去江陵,家中只有婆母常住,还得秀兰婶子和葛大姐多照应些,要不然真不放心,有个头疼脑热的帮忙请大夫、抓药,云娘不胜感激。”
赵云惜冲着二人俯身作揖。
这都是眼见着要帮的忙。
李春容笑了笑,又忍不住叹气。
张镇就跟着笑,乐呵呵道:“娘子一个人在家不安全,我辞了侍卫的缺,回来陪她。”
家中银钱充足,以前不辞职,是因为需要王府侍卫这个名头来护家。
如今不需再当值,是因为搭上林宅,白圭又得了知府赏识,张家自然有旁人庇护,不需狐假虎威。
李春容琢磨片刻,一拍大腿:“那我们一家人都去,到时候我和你爹卖炸鸡,咋也够日常嚼用了,还能给你们洗衣做饭,要不然你们仨小孩可怎么弄。”
李春容又忙忙叨叨去收拾自己东西。
王秀兰:……
那她刚才的夸奖算什么,算搅事吗?
张镇一时之间也有些犹豫,他舍不得江陵这一群老兄弟,又怕孩子在荆州府挨欺负,他到底会几下刀马功夫。
“孩子要紧,等白圭考出荆州府了,咱再搬回来。”张镇幽幽一叹。
几人商量好,那两辆马车就不够了,又去张鉞家借了几辆牛车拉东西。
*
“白圭,今日去荆州府,把小院买下来,你要一起去吗?”赵云惜挥挥手,问他。
白圭正在看书,闻言将书放下,一拢袖子,软声回:“跟娘一起去,保护娘。”
三人便坐着马车去了。
赵云惜看中的小院很好找,她去跟牙行一形容,对方便想起来她了。
“是你呀,我记得你说你家孩子参加府试,可是过了?我跟你说,周围都是学子,大家约定俗成,不得大声吵闹,彼此也安宁,你家要买,先去看看左邻右舍合不合心意,免得到时候闹嘴,影响了参加科举。”牙人笑眯眯道。
其实是让邻居看看这家合不合心意,都点头了,才能卖给他们。
要不然这桩买卖就不算成。
赵云惜闻言点头,她先前暗暗看过,左右确实是学子,住的人口简单,也清净。
左边是寡妇带着儿子参加科举,右边是谁家小少爷。
一家三口跟着牙人往小院去,一边看一边点头,这边环境确实好,路宽,而且临近衙门,寻常百姓根本不愿意来,免得招惹了贵人挨事。
先敲左边门,家中只有寡妇在,开门一听,打量着三人,一等一都是好相貌,脸上挂着柔和的笑容,身上穿得也干净漂亮,时兴的白绫袄滚着草绿的窄边,在春日里又清爽又好看。
“你家相公在府学读书?”她迟疑着问。
赵云惜笑了笑,温和道:“不是家夫,是我儿白圭,他府试刚过,还等着考院试呢。”
寡妇本来带笑的脸颊顿时呆住,她不敢置信地看向半大少年,才多大点的孩子,就已经过府试了?
她全程跟着自家孩子科举,可是知道有多难!
她细细地打量着,突然灵光一现:“你家……莫不是张江陵?”
她掰着手指头算:“年岁这样小,生得这样好看,又刚过府试,定然是了。”
她听儿子说,此子俊秀神异,貌似潘安,唇红齿白,眉眼媚秀,冷静自持,清冷高贵。
堪称极尽溢美之词。
她在心里默默鄙夷,谁能比她儿更好看?不是她吹,走路上都有小姑娘、小媳妇看得魂不守舍。
一个十岁顽童能有多好看?
她不信。
那可是案首!
江陵县纵然文风不盛,但荆州府童生何其多!他竟然是第一名。
老张家祖坟冒青烟了!
这一支终究是改门换庭,起来了!
“知府大人钦点案首,这张家白圭往后出息了!”
“可不是,真叫人羡慕啊。”
如果不出意外,县试、府试都是案首,那只要他院试发挥得当,必然还是案首。
案首年年有,却不曾在江陵出过。
“人家白圭打小就聪明,在江陵卖糯米包油条的时候,他又会背书又会算数,被地痞欺负还知道保护他娘!又孝顺又聪慧!”
“三岁的时候,小嘴巴都会背书呢!那时候我还笑过他,说他知道自己念的么意思吗?人家真知道!”
“比他爹还厉害!他爹现在还是秀才呢!”
“这云娘命也好,生个独苗,耐不住人家出息,是凤凰儿,是龙蛋!”
就算有第一次县试的案首在前,但这是荆州府,那真是不一样。
一时间,林宅愈加被人趋之若鹜,这可是林家教出来的学生。
张诚没忍住,喜滋滋地喝着小酒,他带着张镇、张鉞、张釴三个儿子,并白圭、张茂等孙辈,买了鞭炮火纸,去祖坟烧纸。
“白圭出息了,他这回乡试是案首,若能再进一步,儿孙还来给祖宗烧纸,爹啊,你要保佑您玄孙孙考个举人!进士回来啊,张诚给爹磕头啊。”
他当年毅然决然地从归州搬来江陵,散尽家财,上施舍穷人,下斋供和尚,当地给他起外号“张謇?”。
都骂他傻,但他不这么做,又如何获取名声,和快速融入江陵。
如今苦尽甘来,养出张釴、文明、白圭三代秀才,他便是死了,也心甘情愿。
“老祖宗,你们搁地下多使劲,各路神佛都拜拜,保佑白圭能够再走远些。”
对张诚来说,白圭能考中府试案首,让他心中最深切的期盼达到了,甚至有些圆梦的味道。
四邻八乡都过来拜会,一门三秀才,他们在江陵便彻底地扎根了。
*
等忙完村里的事,赵云惜就开始盘算着搬家的事,先带春夏两季的衣裳,常看的书也带着,硬是收拢出来五大箱。
赵云惜瞧着就愁得慌,这也太多了,索性去林家借马车。
她带着白圭一起去,林修然和甘玉竹接待了她。
甘玉竹如今像是会发光的珍珠,几分圆润几分白皙,眉眼间溢出星星点点的笑意。
见了她,又蹙起眉头,映出几分轻愁:“你走了,我该如何,我就你一个好友了,我舍不得你。”
赵云惜握住她的手,见夫子没往这边看,跟她小小声的嘟囔:“那你跟我走?”
林修然目光如刀。
他是老了,不是聋了。
但——
未尝不可。
他若是去了,那这个家便七零八碎,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八岁稚儿,都得落在云娘头上。
“那孩子怎么办?”甘玉竹用锦帕沾了沾眼泪,心中酸涩非常:“当年嫁人,和相公来江陵,我那些手帕交再也见不着,如今认识你,你也要走了,往后还能见几回。”
她感叹自己的零落。
赵云惜也有些心疼,连忙道:“那我多回来,你也多去荆州府,总归半日路程。”
两人一起叹气。
赵云惜眼巴巴地看着夫子,弱弱道:“要不,你们也搬荆州府去?”
林修然心中一动,却是摇头。
他时日无多了。
“再过些时日。”他说。
“倒是子境、叶珣要拜托你夫妻二人照应了。”林修然站了一会儿便觉得累,索性坐下。
赵云惜摆手:“从小看大的孩子,你就不用操心了。”
林子垣像是个炮弹一样冲进来,蔫蔫道:“你们都要走了!”
林念念嫁人了,林妙妙订婚了,如今在学规矩、绣嫁衣。
他颇觉无趣。
赵云惜拍拍他脑袋:“还有你大哥呢。”
林子垣小脸一垮:“老学究!老学究!”
林子坳做惯了长孙和夫子,难免爱管东管西,让他很不自在。
几人闲聊着,让车夫帮着把马车送去,再把他们送江陵去。
“你们就住我那小院就成,不过再买也成,到时候转手,不光不会赔钱,还能小赚一笔。”林修然笑吟吟道。
赵云惜笑了笑,跟几人挥手告别。
林子垣舍不得,嗷得一声就哭了。
赵云惜听见哭声,也有些心酸,若是奔向光辉灿烂的未来也成,偏她知道,张家会在极致的繁华后,落得个什么下场。
在历史上,实在太过出名。
赵云惜叹气。
*
开始搬家,第一个哭的是李春容。
老太太抹一把眼泪哭一声:“云娘走了,都没人陪我了……”
她越想越觉得悲从中来。
她是真喜欢这个儿媳妇,聪慧能干,嘴巴也会说,待她也实诚,她身上的穿戴都是她置办的,穿出去都说她有福气。
平日里也不跟她计较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娘俩处得极为融洽。
“你不去吗?”赵云惜呆住。
李春容一抹眼泪:“我也能去?”
她挽着袖子,高高兴兴地帮忙收拾东西,嘿嘿一笑道:“我还当以后见不着了。”
其实去荆州府,背井离乡,她心里还有些怵,但是儿子儿媳都仁善,她实在舍不得,跟剜她的心有什么区别。
儿子平日里读书、教书,她不怎么见,这儿媳妇可是日日相见,鲜少分开过。
她一万个舍不得分开。
隔壁秀兰婶子、葛大姐都过来帮忙抬东西,李春容想了又想,还是没去。
小两口培养感情,她跟去算什么事。
“你们去吧,我在江陵卖炸鸡挺好的。”李春容叹气。
王秀兰冲她竖起大拇指:“是个聪慧婆子,知道不在里面搅事。”
“我们搬去江陵,家中只有婆母常住,还得秀兰婶子和葛大姐多照应些,要不然真不放心,有个头疼脑热的帮忙请大夫、抓药,云娘不胜感激。”
赵云惜冲着二人俯身作揖。
这都是眼见着要帮的忙。
李春容笑了笑,又忍不住叹气。
张镇就跟着笑,乐呵呵道:“娘子一个人在家不安全,我辞了侍卫的缺,回来陪她。”
家中银钱充足,以前不辞职,是因为需要王府侍卫这个名头来护家。
如今不需再当值,是因为搭上林宅,白圭又得了知府赏识,张家自然有旁人庇护,不需狐假虎威。
李春容琢磨片刻,一拍大腿:“那我们一家人都去,到时候我和你爹卖炸鸡,咋也够日常嚼用了,还能给你们洗衣做饭,要不然你们仨小孩可怎么弄。”
李春容又忙忙叨叨去收拾自己东西。
王秀兰:……
那她刚才的夸奖算什么,算搅事吗?
张镇一时之间也有些犹豫,他舍不得江陵这一群老兄弟,又怕孩子在荆州府挨欺负,他到底会几下刀马功夫。
“孩子要紧,等白圭考出荆州府了,咱再搬回来。”张镇幽幽一叹。
几人商量好,那两辆马车就不够了,又去张鉞家借了几辆牛车拉东西。
*
“白圭,今日去荆州府,把小院买下来,你要一起去吗?”赵云惜挥挥手,问他。
白圭正在看书,闻言将书放下,一拢袖子,软声回:“跟娘一起去,保护娘。”
三人便坐着马车去了。
赵云惜看中的小院很好找,她去跟牙行一形容,对方便想起来她了。
“是你呀,我记得你说你家孩子参加府试,可是过了?我跟你说,周围都是学子,大家约定俗成,不得大声吵闹,彼此也安宁,你家要买,先去看看左邻右舍合不合心意,免得到时候闹嘴,影响了参加科举。”牙人笑眯眯道。
其实是让邻居看看这家合不合心意,都点头了,才能卖给他们。
要不然这桩买卖就不算成。
赵云惜闻言点头,她先前暗暗看过,左右确实是学子,住的人口简单,也清净。
左边是寡妇带着儿子参加科举,右边是谁家小少爷。
一家三口跟着牙人往小院去,一边看一边点头,这边环境确实好,路宽,而且临近衙门,寻常百姓根本不愿意来,免得招惹了贵人挨事。
先敲左边门,家中只有寡妇在,开门一听,打量着三人,一等一都是好相貌,脸上挂着柔和的笑容,身上穿得也干净漂亮,时兴的白绫袄滚着草绿的窄边,在春日里又清爽又好看。
“你家相公在府学读书?”她迟疑着问。
赵云惜笑了笑,温和道:“不是家夫,是我儿白圭,他府试刚过,还等着考院试呢。”
寡妇本来带笑的脸颊顿时呆住,她不敢置信地看向半大少年,才多大点的孩子,就已经过府试了?
她全程跟着自家孩子科举,可是知道有多难!
她细细地打量着,突然灵光一现:“你家……莫不是张江陵?”
她掰着手指头算:“年岁这样小,生得这样好看,又刚过府试,定然是了。”
她听儿子说,此子俊秀神异,貌似潘安,唇红齿白,眉眼媚秀,冷静自持,清冷高贵。
堪称极尽溢美之词。
她在心里默默鄙夷,谁能比她儿更好看?不是她吹,走路上都有小姑娘、小媳妇看得魂不守舍。
一个十岁顽童能有多好看?
她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