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979节

    其他的厂家今后肯定是要举一反三,尽可能的避免这样子的情况出现。
    要不然以后他的日子就比较难过了。
    毕竟谁也不想三更半夜的突然收到一个电话,说生产线停产了,原因是供应商罢工,零件供应不上。
    跟其他行业不同,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很长,主机厂自己是不会有太多的零部件库存的。
    甚至像是座椅等一些大型的零部件,基本上都是当天提前一点点时间配送。
    只要供应商停产了,主机厂的生产线立马就得跟着停产。
    关键是这个影响还不仅如此。
    一家零部件供应商停产导致主机厂停产之后,连带着其他的所有供应商的生产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毕竟生产线都停下来了,总不能让其他的供应商继续不断的送零件过来吧?
    “我们已经跟每家供应商沟通,判断各个厂家的劳资纠纷情况,让大家一旦出现劳资纠纷的苗头,需要第一时间跟我们汇报。”
    “今后我们也会针对如何应对劳资纠纷做一些培训,尽可能的降低这方面的风险。”
    吕向阳现在是零部件采购科的副科长,虽然供应问题理论上不是他负责的,但是所有的供应商定点都是他们科负责的。
    所以最终出了问题,他们肯定也是需要一起参与。
    如何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了这几天他们在讨论的话题。
    “现在的工人是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多想法了。”
    “单纯的培训和预防是很难完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最好就是从根源上来降低这种风险。”
    李华荣这么一说,吕向阳立马就领悟到了一丝别的意味在里头。
    他们两个也很熟悉了,所以他直接问道:“部长,您有什么建议不?”
    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就按照领导吩咐的去做。
    不确定领导是不是有其他想法的时候,最好就是确定清楚再做。
    免得做多错多。
    “人很难管理,那就尽可能的少用人。”
    “能够用机器人的地方,就不要用人。”
    “特别是你以前负责的那些冲压厂,冲压和焊接工序有很多都是可以使用机器人来搞定的。”
    “之前虽然也有一部分厂家已经在扩大机器人的使用比例,但是还不够。”
    “以前机器人的价格比较高,用人工的话成本有优势,我们也不好逼着人家去搞自动化改造。”
    “但是现在人工成本在不断的上涨,并且还有劳资纠纷风险,而机器人的价格在不断的下降。”
    “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已经是一件可以降低成本的事情,甚至也是符合羊城汽车集团发展战略的事情。”
    “南山机器人那边准备联合各个主机厂搞一个机器人降本的技术展览和方案推荐会,你安排人对接一下,到时候还邀请主要的供应商的采购、销售、生产相关的人员一起出席。”
    “不管各个厂家最终是否扩大机器人使用的比例,至少他们要把检讨的结果跟我们汇报。”
    李华荣跟南山集团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虽然羊城本田和南山集团的业务交集不是那么的多,但是羊城汽车集团和南山集团的合作多啊。
    所以对于南山集团的这个联络,他肯定是要全力支持的。
    好在这个事情对羊城本田来说确实也是一个好事,所以李华荣倒也没有什么压力。
    甚至他都打算把这个项目当成采购部今年的重点项目来搞,到时候应该可以出不少的成绩。
    “没问题,我现在就跟南山机器人那边沟通一下,看看他们的具体展览方案,然后确定一下在我们公司展览的时间。”
    “到时候我们把羊城周边的供应商都邀请过来,让大家充分的学习一下自动化改造的方案。”
    “特别是焊接和冲压的自动化方面,应该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
    这个时候,吕向阳自然是要不折不扣的去落实李华荣的吩咐。
    好在李华荣对自己曾经负责的一批厂家都算是比较熟悉,知道这个项目搞下去肯定可以有一些成绩出来,倒是不用担心到时候会交不了差。
    领导要求重点搞的项目,肯定是要好好搞,并且搞出一些能够拿得出手的成绩出来。
    羊城本田这边有动静了,羊城传祺等其他车企自然也是行动了起来。
    甚至各方面的反馈比曹阳想的还要好上几分。
    毕竟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不仅可以降低劳资纠纷的风险,降低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现在各个主机厂的产品都有点供不应求的局面之下,绝对是一件非常受欢迎的事情。
    不过,南山机器人的动作那么快,它的竞争对手就郁闷了。
    “川岛部长,南山机器人正在联合华夏的各个主机厂推销他们的机器人,我觉得这样子的工作发那科也不能落后。”
    “要不然到时候整个华夏市场就真的跟我们没有任何机会了。”
    吉田永正当年是发那科华夏的销售部部长,不过因为业绩不行,被调回总部之后当了一名普通的员工。
    不过他对华夏机器人市场的关注却是一直都没有停止。
    南山机器人搞出来那么大的动静,他自然是注意到了。
    所以立马就找到了发那科总部的营业部部长川岛丰进行汇报。
    如今的发那科在华夏虽然也还有分公司,也还有工厂。
    但是业务却是一直都增长缓慢,大部分的订单都是依靠东瀛厂家。
    甚至一部分东瀛厂家在华夏的工厂也已经开始使用南山机器人的产品了。
    这让吉田永正很是着急。
    大家的产量差异越大,成本差异就会越大。
    到时候想要追赶就更加难了。
    “南山集团跟华夏各个主机厂的合作关系都非常的紧密,人家不仅在机器人上有合作,在汽车零部件上更是有紧密的合作。”
    “我们想要去华夏的主机厂搞技术展,也许是有机会的。”
    “但是让主机厂的采购部门配合着邀请他们的供应商来参加,恐怕就不一定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了。”
    “与其花费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去搞这种虚无缥缈的宣传,不如一个一个的去拜访客户,体现我们的诚意。”
    “对于愿意跟我们合作的厂家,我们也可以考虑邀请他们来东瀛总部进行考察。”
    川岛丰手中能够出的牌不是很多。
    那种大规模的宣传动作,他不是不能搞。
    但是他担心搞了之后没有办法收场。
    到时候花费了一大堆的资金,却是没有拿回来几个订单,那就很难看了。
    反正公司也不是他的,倒不如动作别搞的那么大。
    多做一些有把握的事情来的靠谱。
    毕竟少做事,自然就少犯错。
    标新立异的事情,也许是一件大功劳,但也有可能是一个大坑。
    川岛丰现在就想着安安稳稳的退休,不想折腾。
    吉田永正看到自家部长这个态度,也是很无奈。
    华夏市场,看来是彻底的跟发那科没有关系了。
    南山机器人现在是要一网打尽,不给大家活路了啊。
    自己想要报仇,看来是没有希望了。
    难受啊!
    第606章 国内标杆,南山集团的样板工程
    南山机器人主动出击,快速的在各个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里头打响了名声。
    而眼看着南山机器人越来越火了,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来考察。
    曹阳觉得这是一个进一步推广南山机器人,甚至是展示南山集团实力的好机会。
    所以就准备搞一个大动作出来。
    “老李,你这个机器人工厂扩建的方案,原则上我是同意的。”
    李世贵一听曹阳这么说,心中立马“咯噔”一声响。
    他又不是职场小白。
    当领导一说“原则上同意”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方案有问题了。
    果然,曹阳接着说道:“南山机器人的拳头产品就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这种情况下我们肯定是要让大家充分的认识到机器人的魅力,让大家见识到机器人带来的冲击力。”
    “所以这个新工厂的修建,我希望把它建设成为国内标杆工厂,成为我们集团的样板工程。”
    “以后有人参观的时候,都可以来这个工厂区参观。”
    曹阳这么一说,李世贵松了一口气。
    这个要求似乎不是很夸张?
    标杆工厂这个事情,只要把外观规划之类的做好一点,似乎就能搞定了?
    不过他觉得这似乎有点太简单了。
    自家老板真的是这个意思?
    “曹总,这个标杆工厂需要朝着哪方面努力呢?”
    南山集团旗下各种各样的工厂不少,李世贵基本上都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