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就算养心殿后殿宫女体寒的事情爆出来,对她也是利大于弊,能多得一点弘历的怜惜。
    至于皇后、舒妃,两人更是受害者。
    反而是容贵妃,流言蜚语之下,有可能会被人觉得是凶手。
    但那也只是流言蜚语,不是真凭实据,伤不了容贵妃分毫。
    总的来说,这件事,就好像是一个礼花一般,看上去很大,听着也十分响亮,实际上没什么伤亡。
    到了这一步,查不下去了。
    也没必要再查了。
    不过事关自己的脸面和孝贤皇后的脸面,弘历并未公布真相。
    别说现在孝贤皇后死了,就是孝贤皇后没死,弘历也不会公布真相。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孝贤皇后能插手到养心殿后殿去,被人知道了,一方面大家是会觉得孝贤皇后恶毒,另外一方面大家也会觉得弘历无能。
    连自己的地盘都管不好。
    不是无能是什么?
    作为一个皇帝,万万不能给人这么一个印象。
    因为那会让不少野心勃勃的人内心的种子发芽。
    除此之外了,弘历后宫有这么恶毒的女人,还得宠了,也会让人觉得弘历的眼光不行,是个昏君。
    因此这事万万不能把真相透露出去。
    这事谁背了锅?
    庶人金氏呗!
    以金家之前的势力,做出毒书的事情来,简直轻而易举。
    而且庶人金氏现在已经是恶毒的代名词了,再恶毒一些也无妨。
    一个后妃恶毒,可以说是她自己的问题。但两个三个嫔妃都恶毒,那就是弘历眼光和管理的问题了。
    弘历公布的真相,有些人信了,但也有些人不信。
    黄令曼就是那个不信的。
    皇后、舒妃也都是不信的。
    只是三人的不信是有区别的。
    黄令曼纯粹就是下意识的不信这是庶人金氏干的,没什么理由,也没什么证据,就是心里觉得不是她。
    不过从理智上讲,黄令曼也推理不出来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舒妃是觉得皇上包庇怡嫔。
    都让人监视陈太医了,舒妃自然是知道毒书之事是谁干的。
    皇后不信这事,那是因为整个这事就是她编导的。
    一如弘历所想的那样,皇后才是最先发现《诗经》《花间集》有问题的那个人。
    早在孝贤皇后没死时候,皇后就发现了这两本毒书。
    因为她是真翻开读过。
    最初皇后还以为是孝贤皇后干的了,查了好几年,一直到查到了储秀宫也有毒书后,皇后才知道不是孝贤皇后做的。
    第297章 心里爽呀
    皇后在发现《诗经》和《花间集》有问题的时候,也是犯了主观主义。
    与其说,皇后觉得是孝贤皇后干的这事。
    还不如说,皇后希望孝贤皇后干了这事!
    那样就可以将孝贤皇后的形象全面抹黑,让她变成了一个坏人。
    对方一个坏人,自然可以不用考虑道德问题,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对付对方。
    坏人无论死得有多惨,也没有人同情。
    不是吗?
    也就是因为犯了这个主观主义。
    之后几年的调查,皇后这边一直都没有什么结果。
    但等孝贤皇后去世后,皇后也有些心惊,怎么孝贤皇后死的那么让人意想不到呢?
    随后皇后突然想到了这两本书,在自己成为后宫之主后,让人偷偷潜入储秀宫书房,查看那两本书。
    知道那之后,皇后才知道自己想错了,毒书之事不是孝贤皇后干的,相反孝贤皇后反而有可能死于这个。
    之所以是有可能,那是因为孝贤皇后都下葬了,以前伺候她的奴才,都被放出宫,接受富察家的荣养。
    虽然这些人还在,能问孝贤皇后是不是很爱看这两本书,但显然这不是皇后的势力能办到的事情。
    之后皇后重新调查了这事,发现了柏家的存在。
    当时,皇后还不敢确定,甚至于不敢想象,会是怡嫔下的手。
    但当时能接触到那东西,又和后妃有关的人,只有柏家兄弟。
    直到这个时候,皇后才正视了那些低位分的嫔妃,给对方一个机会,对方真的敢弑后。
    随后皇后也大致猜到了怡嫔的想法,怡嫔敢对孝贤皇后做出这种事情来,无外乎是恨透了孝贤皇后,而能让怡嫔恨透的原因,无外乎就是子嗣、恩宠。
    以怡嫔的经历来看,最后可能就是子嗣问题。
    想到子嗣,真的是:不认真算不清楚,一认真算,就能很清楚的发现孝贤皇后的那些小心思。
    孝贤皇后当时都对养心殿后殿的那些宫女下手了,能不对她和舒妃下手吗?
    皇后觉得不可能,孝贤皇后肯定对自己和舒妃下手了,这才导致自己和舒妃一直没有喜讯爆出。
    这也是皇后对祥贵人和如贵人下手的时候,心里自嘲,自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的模样。
    至于自己这里的毒书,皇后也不管怡嫔到底是误伤,还是也想把自己也带走,反正她要怡嫔去死。
    其实皇后并不知道舒妃那里有毒书,还是这一次皇上搜宫后,在舒妃那里发现了毒书,皇后才知道的。
    至于丽嫔那里。
    是皇后的心腹无意中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