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福晋闹和离日常(清穿) 第172节

    雍正摇摇头:“不用管皇阿玛,朕如今是皇帝,朕说移民就移民,皇室宗亲没人敢反对,皇阿玛也不行。”
    大清入关后只留下三万八旗驻军,当地民人更是稀少,太浪费了这么大的土地了。
    “从南往北运粮是个麻烦差事,百姓移去东北三省,种地纳税得来的粮食能养活一部分八旗,对朝廷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雍正打定了主意:“开年先把养廉银落实了,老九你督促督促户部及各省的账目,一定要他们都用新式记账,无论是当地衙门、税关、粮道等,谁要是不听朝廷诏令,不肯用新式记账,都当作是贪污疑犯,都给朕查。”
    胤禟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胤祯笑着道:“到时候九哥叫上我,弟弟我给你助阵。”
    “我看你不是想给我助阵,你是想出京吧。”
    “哈哈哈,自从康熙四十三年时跟四哥九哥去浙江查贪之后,我许多年没去大清各地走一走了。”
    “想去就去吧,你们也替朕巡查巡查大清。”
    “臣弟遵旨。”
    雍正问叶菁菁蒸汽火车之事:“过几日,正月初一,大清报第一期就该刊发了,朕已看过报纸了,报纸上登了你们菁华大学的报道,其中提到这学年菁华大学的优秀学子,其中有个叫文捷的,因在蒸汽火车研发中做出了关键贡献被评为唯二的优秀学子。他进入菁华大学读书才几个月,这就能做贡献了?”
    “今年的优秀学子有两位,排第一的木巧是因为改进提高了蒸汽机密闭性,排第二的文捷是因为在老师的指导下改进了蒸汽火车动力传导装置,评他们为菁华大学第一学年的优秀学生,我亲自点的头。”
    雍正感叹:“有才不在年高,你们学校的老师也真会培养学子。”
    叶菁菁微微一笑,要不怎么说人矿也是矿呢。百姓中有许多天赋卓绝之人,他们没有显露出光芒,那是因为他们没机会读书,没有人打磨他们,让他们显露出本来就有的光芒。
    “人多地广的优势必须挖掘出来!”
    三人正在说话,弘晖从外头进来,潦草地请安后就道:“皇阿玛,您早就封印了,怎么还一心惦记着政事?太皇太后刚才问皇额娘了,问您怎么不在。”
    “你额娘叫你来催朕了?”
    弘晖轻哼一声:“额娘就喜欢支使儿子,都习惯了。”
    明明有那么多丫头奴才在,额娘偏偏叫他过来。
    胤祯撸了一把弘晖的光额头:“叫你传个话你还怨怼上了,可见皇嫂子养你这个儿子算是白养了。”
    弘晖不跟十四叔扯闲篇,他小跑几步走到九婶身边:“九婶,菁华大学那个优秀学子每学年两个吗?”
    “不一定,主要看当年有没有符合条件的人,若是没有,当年就一个没有。若是有,就算十个八个也都能选上。”
    “得了优秀学子有什么好处?”
    “好处,大概就是可以得奖学金,还有就是,从大学毕业后,叶氏商行旗下的工厂、商铺他们都可以选,享有优先就业权。”
    “哇我,九婶这么富裕,优秀学子的奖学金想必很高吧。”弘晖明年也要去菁华大学入学,此刻疯狂心动。
    叶菁菁看出了他的小心思,笑道:“今年一等优秀学子木巧的奖学金是一千两,二等优秀学子文捷的奖学金是八百两!”
    “一等优秀学子一千两奖学金哦,皇阿玛,比您手下的一品大员一年俸禄加俸米还多。”
    雍正一点都没觉得被儿子嘲讽到,他道:“明年养廉银制度开始实行后,官员的俸银涨上来了,一千两银子只是五六品小官的收入。”
    雍正说给养廉银,那不是随口说说的,养廉银基于官员的俸银基础,养廉银是数额是俸银的十倍到一百倍。
    比如,一品官员每年俸银一百八十两,养廉银根据官员表现,在一千八百两到一万八千两之间。
    雍正自认为自己很大方了,养廉银开始实行后,贪腐的官员若是还不知收敛,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弘晖还是笑话他阿玛:“您提了养廉银制度后,在朝中当官,勉强能和九婶手下的大管事们比一比吧。”
    雍正瞪他:“大过年的,你要找揍是不是?”
    弘晖哈哈一笑跑了。
    叶氏商行内的人跟叶菁菁这位主子的关系,与朝廷跟百官的关系不一样,朝臣各有各的打算,靠银子是养不家的,雍正能做的只是让他们拿到应得的俸禄,干得好就得得多。
    九弟和九弟妹进宫送来审讯洋人的供词,纵使九弟妹一句没提,只看九弟妹的脸色,雍正就猜到了,洋人炮轰叶家坡,叶氏商行定然死了不少人。
    雍正轻叹一声,九弟妹手下的那些能人,大多都是长福庄从小养到大的孤儿,别说死许多,无故死几个也够九弟妹烦心的。
    叶菁菁心情一直不愉,脸上表情淡淡的。
    到御花园看戏,雍正领着兄弟们上前给皇祖母请安,随后去皇室宗亲那边坐一坐。叶菁菁落后一步,随后才给皇祖母和皇后两位请安,请安后本想去妯娌们那边落座,却被皇祖母拉着坐下。
    “老五媳妇儿坐边上跟老十媳妇儿说话去了,我这个老太太没人陪,菁菁陪皇祖母一起听戏。”
    叶菁菁嘴角露出个笑容:“你这话一说,四嫂就要不高兴了,她就在您边上陪着您,您却说没人跟您说话。”
    皇后轻笑道:“我这个孙媳妇确实比不得九弟妹,九弟妹最得皇祖母的欢心。”
    太皇太后拉着叶菁菁的手道:“皇上、贵妃、德妃他们一直在畅春园住着,你如今也忙,好久没见到你了,当然想你陪着。你四嫂孝顺,日日能见着,反而不新鲜了。”
    皇后和叶菁菁都笑了起来,叶菁菁回握住老太太的手:“您是不是想皇阿玛了?不如等开春后,您也搬去畅春园住一段时日?”
    见太皇太后有些心动,叶菁菁对皇后道:“四嫂去跟四哥所说?”
    皇后点头:“我去跟皇上说。”
    太皇太后欢喜道:“听说你每月都会去畅春园,等以后我去了畅春园,你也多去看看我。”
    “您老放心,我一定去看您,到时候我去跟皇阿玛求个恩典,请您也去我府上住几日。”
    太皇太后说蒙古语,叶菁菁和皇后自然陪着他老人家用蒙古语,她们三人说得热闹,坐在皇后身后的妃嫔都听不太懂,一个个都老实地坐着,假装认真听戏。
    拉了会儿家常,叶菁菁抬头看到右边角落地坐着一排青春鲜嫩的年轻姑娘,身上的旗装颜色也鲜嫩,衬得她们就跟冬日里暖房中刚刚冒头的花骨朵似的。
    “这是今年进宫的秀女,还没请皇上终选。想着大过年的,把她们拘在屋里闷着也不好,我就叫人把她们请出来听戏。”
    皇后小声跟叶菁菁道:“听皇上的意思,这次的秀女就不给阿哥们留了,有几个要给宗亲赐婚,宫里也会留下几个。”
    一群年轻姑娘坐一起,叶菁菁一眼就瞧中了坐在中间身着绯红色旗装,容貌艳丽的姑娘。
    “四嫂,这位容貌挺出色的。”
    “她呀,是云南总督年羹尧的胞妹,若是没有意外,应该会留在宫里。”
    封疆大吏家的女孩子,一般不会赐给皇室宗亲,为了平衡前朝,大多都会留在宫里度过一生。至于得不得宠,那就要看个人造化了。
    冲着这般好颜色,就算她的哥哥不是年羹尧,叶菁菁觉得这位肯定会得宠,皇后笑了笑:“我也这般觉得。”
    不仅叶菁菁和皇后这般觉得,熹妃、齐妃也这般觉得,看戏时,目光不自觉地就会看向年氏。
    年氏不动如山,身旁其他秀女跟她说话她也不搭理,却对叶菁菁笑了一下。
    皇后:“喜欢年氏?”
    叶菁菁摇摇头:“说不上。”
    皇后笑道:“你看她好几眼,我以为喜欢这丫头呢?”
    “人嘛,谁不好色,瞧见好看的了,就想多瞧两眼,人之常情。”叶菁菁说得坦然。
    皇后瞧了年氏一眼,好色归好色,只希望九弟妹不要跟这丫头走得太近。
    以皇上对年羹尧的恩宠,这位年氏进宫后肯定会得宠,用不了几年就会有孩子,若是生出儿子,那时候,年氏长得再好看她也要防备着她了。
    叶菁菁自然知道皇后为何出言试探她,她也不说破,陪着皇祖母看了会儿戏,胤禟过来叫她回府,叶菁菁跟皇祖母和皇后道别,这才跟胤禟回了。
    “主子,这是今日门房收到的帖子。”
    叶菁菁刚回府,慧心就捧着一匣子帖子过来,叶菁菁叫慧心先放着,一会儿她换身衣裳再过来看。
    胤禟没进屋换常服,叶菁菁换了衣裳卸了钗镮出来,见他把帖子都放在桌子上,分成好几堆。
    “今儿倒是新鲜,你怎么想起看帖子了?”
    叶菁菁走过去,胤禟给她拉开椅子让她坐:“你瞧瞧,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都是武官家送来的帖子。”
    叶菁菁反应过来:“他们不会是因为海军大胜之事才给咱们家送的帖子吧。”
    平日里,跟他们府上来往最多的武官都是董鄂家的,另外就是胤禟领的正红旗的一支下属武官。
    “肯定是因为海军。”
    四哥今年多拨给海军军费,给海军造蒸汽钢铁大船,还换了新式太平炮。大哥领着海军在叶家坡打了场胜仗,辗转到新南疆不仅打赢了荷兰人,还拿到了新南疆广袤的土地。
    如今,海军如今可比八旗神气!
    随着菁华大学校报的刊印,以及大清日报即将刊印,大清海军的名号举国皆知,海军的将领们回京后,一等公、二等公、三等公,以及将军等,定然会封赏不少人。
    “调动八旗咱们可做不了主,要送礼也该给兵部给皇上送礼,送咱们家算怎么回事?”
    “哈哈哈,他们若是敢给四哥送礼,我敬他们是一条汉子。”
    至于兵部官员,四哥还盯着呢,谁敢贪污收礼,脑袋不要了?
    夫妻俩把帖子都瞧了一遍,大多数人家两人都不太熟悉,这些人家他们就不去了。看起来稍微眼熟些的,等那家人办事儿了,叫孙全准备一份贺礼送过去。
    年节跟前京城里十分热闹,胤禟和叶菁菁夫妻第二日早早就出京了,一家三口去保定府的长福山。
    出门没用瑞亲王府的马车,只乘了一辆十分平常的马车出京,连侍卫都是分开走的,低调得没叫人发觉。
    出京后,叶淮等人才跟上主子的马车,一路往长福山去。
    几个上了年纪的叶氏商行的老人照看着长福山,平日这里都很冷清,今日却不是,山下长福庄的孩子们都在这儿了,唐子归、墨家大公子、孔思、许礼等人都来了,所有人齐动手,挖墓穴,雕刻墓碑。
    叶菁菁下马车,走进山里,看到前方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棺材,叶菁菁慢慢地走过去,这些人她都曾见过,好些她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封棺吧!”
    “是!”
    封棺,下葬!
    叶菁菁亲手给他们敬一炷香:“一路好走!”
    “一路好走!”
    所有人跟着叶菁菁拜下,送这些兄弟们入土。
    希望他们下一辈子都能投胎去个好人家,有家人呵护宠爱,不用再孤苦无依。
    “留在主子身边受主子庇佑,长福庄的兄弟姐妹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死后还能享受后世香火,我等并不觉得孤苦无依。”
    叶菁菁回头,望着他们所有人,她道:“人活一世,总要为了着点什么,我活在这世上,头一个是为我自己,再是为了家人,为了你们,为了大清百姓,后世子孙。”
    “我也不曾问问你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在这儿我谢谢你们,你们这一路一直跟着我,支持我,支持叶氏商行。”
    墨家大公子道:“主子不用跟我道谢,我跟着您,正是为了实现我自己的理想。难道主子认为,除了你自己,咱们这些普通人,就没有为家为国的想法了吗?”
    唐子归轻嗤:“你平常的狂傲劲儿上哪儿去了,你也配说你是普通人?”
    后面一众长福庄的管事们都笑了起来,墨家大公子若是普通人,他们这些人连蝼蚁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