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妮妮,你现在可能已经知道了,爸爸没能给你一个正常的家庭,这点很对不起你,但是可以给你一套房子,这个房子你也看了,还是不错的。希望你以后不要怪我。”杨舒力语重心长地说道,在异国他乡,感慨比在家里多一点。
    “我没有怪你啊。”妮妮说完咬了一口芝士蛋糕。
    “但是你以后长大了可能怪我啊。”杨舒力皱着眉头说道。
    “不会的,我不会怪爸爸的。来,拉钩。”妮妮笑着说道,伸出小手,两人拉了个钩,杨舒力表情这才舒展开来。
    两人从咖啡屋出来,又在房子附近转了转,杨舒力下了决定,买,回头就和中介商量购房事宜。
    这套房子是现代风格,稍微有点违逆初衷,原以为买个日式庭院的豪宅,现在想来不一定好,这房子住着挺舒服的,周边环境也好,无论从居住还是投资的角度,都值得下手。
    院子不是没有,而是非常小,这点没法和锦华院的房子比,更不能和狮子岩山庄的房子比,但它楼顶的空中花园起到了院子的功能,除了不能打篮球,其他的都一样。
    客厅设在二楼是个亮点,不像锦华院的客厅,相当于过道,以后大家一起在客厅喝牛奶、咖啡,看电视——对了,这套别墅是要安装电视的。
    和妮妮在东京待了3天,妮妮作为“翻译”帮杨舒力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路牌、标识,还有点餐,跟酒店前台的交流等。
    在杨舒力“洗脑”下,妮妮已经俨然一名贴身翻译了,有时还会教杨舒力两句日语,并为他在语言方面的迟钝感到无奈。
    两人也用中文进行了很多“成熟的”对话,涉及未来的一些安排,感觉妮妮有点习惯来东京了。
    回到重庆,又是一番新气象,狮子岩山庄的别墅可以住人了。
    黄敬蜀的几位朋友都来别墅坐了会,但还没生火,要等杨舒力回来才第一次生火。
    这才是别墅嘛,院子太大了,一块木台连接一楼,可以穿拖鞋甚至赤脚走到木台上,不会沾泥。
    木台上有一个很大的遮阳伞,无论是大太阳还是下雨,都可以在遮阳伞下喝茶、看书,这个设计挺好,杨舒力很喜欢。
    据说新家第一次开火要看黄道吉日,人要多,要热闹,黄敬蜀没管第一条,但信了第二条,请了一些朋友,带着小孩,饭桌就摆在外面的木台上。
    黄敬蜀的朋友都是女性,除了小孩外,只有杨舒力一个男人,不需要他做什么,就是拿着相机拍照片。
    小孩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踢球,玩秋千椅,虽然没有游泳池,但院子够大,比锦华院的后院几乎大一倍。
    房子还是有人住才行,但自己只有一个身子,也不能要求别人到处去住买的房子,下一次再买房的话,可能得走大家走过的老路,到曼哈顿买房子。
    曼哈顿的房子仅仅作为投资,占用资金量大,增值潜力大,这才是正道,不用考虑住宿的问题,目前的三套海外房产够了,暂时打住。
    中午和朋友一起聚餐,晚饭是家人,两家的父母都来了,晚上也住在自己的房间,体验一下郊区的生活。
    黄敬蜀的意思,两家父母可以随时来住,就算碰一起也没关系。
    杨舒力认为这不现实,杨升元和秦华玉没有车,坐出城的中巴车来还要走一段路,坐出租车来倒是可以,但回城打不到车,他俩一般情况是不会来的。
    这套别墅还是黄敬蜀自己安排吧,既然朋友们喜欢,就多来聚聚,这里的确是周末好去处。
    3月3日,星期一,公司员工已经达到14人,各部门已经初具规模,上午,杨舒力召集大家在会议室开了一次会。
    首先回顾了未生图书公司的历程,2000年开办图书公司,赶上好时机,整个社会处于上升阶段,加入世贸组织更是如火箭般蹿升,再加上互联网生产力的出现,社会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开放状态,需要大量新知,出版行业竟成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
    如今,网络时代全面铺开,实体出版受到很大影响,那么,从实体出版转向网络小说,是不是赶上新风口呢?
    某种程度可以这样说,但纵向比较,它会比未生公司的效率差得多,肯定不属于暴利行业。
    而且在不远的将来,当社会发展曲线转头向下,所有行业都赚钱不易,网络小说也只能凑合活着,大家有口饭吃而已。
    公司的老员工都知道,杨总很少用这种语气说话,对形势的判断也很少这样沉重,大家表情都比较严肃。
    “当然,无论将来形势如何艰难,我们这家公司还是能生存下来的,这也是我同意成立新公司的原因。”杨舒力话锋一转说道。
    明显感到众人心情为之一振,那个熟悉的杨总,胸有成竹的杨总又回来了。
    “以前我给大家说过,将来形势越艰难,网络小说反而日子还行,这叫口红效应,社会分为上层板块和下层板块,网络小说是为下层板块服务的,当下层板块迅速壮大,网络小说作为廉价的非必要之物,起到安慰作用,我可以向大家保证,如果努力工作,未来15年内,都可以吃这碗饭。”
    一席话说完,众人表情更显轻松,包括几位老员工,未生公司存在了8年,而新公司将至少存在15年,岂不是更好?
    “可能有人会说,网络小说已经发展了近10年,我们公司这才起步,凭什么去分得一碗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