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父子斗

    ()宗翰军久攻太原不下,但声势影响甚大。太原被围,有人讹传宋兵yu尽杀投附人。河东人称宋改编的义胜军为投附人,是以在平阳府的义胜军四千余人不自安,义胜军首领刘嗣初乃纵兵劫掠平阳城,降于金。宗翰军一方面围攻太原城,另一方面在降金的义胜军引导下,攻破隆德府,兵至高平县,游骑远到泽州。
    不久,宗翰闻金东路军已与宋政权订盟议和,乃兵回太原,继续围攻,不时侵掠山西之地。可宗翰听说完颜斡离不从宋朝得到了大量金银,也派遣使节到东京来勒索。刚刚给了完颜斡离不大量金银骡马,现在完颜粘罕的西路军尚在太原,勒索钱财的人就先到了东京,北宋朝廷觉得这实在是欺人太甚,拒绝了他的要求。
    大宋朝中在金军退兵后,舆论沸腾,对割让给金中山、河间与太原三镇抨击激烈。大臣晁基上书论三镇不可弃,他指出:“凡君天下者,得河北则得天下矣,失河北则失夫下矣。凡有国者,得河北则其国兴,失河北则其国弱。又有其国虽不正,得河北则强,其国虽正,失河北则弱。其国虽无道,得河北则强,其国虽不至无道,而失河北则弱。”强烈反对割弃三镇。
    其他诸人也纷纷上书反对割让三镇,谴责主和派,在广大舆论的压力下,也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打算,赵桓下诏要河北三帅固守三镇,晋升上述三镇的知府为资政殿大学士,调集勤王兵马支援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在这种抗金策略的指导下,宋军姚古部将王德生擒金知府姚璠,收复了隆德府和威胜军。当时河北也比较安定,种师道部与金兵战八十余次,杀俘金兵五百九十九人,夺牲畜八千五百五十三头,云梯、鹅车、洞子、器甲、旗鼓等一万七千四十六副、件。烧夺粮草四十三车,夺得金银布帛等,夺回掠去京畿及诸州军人口五千二百一人,宋军势复振。
    翰离不仍yu攻占三镇之地,遣使催促宋方迅速交割太原、中山和河间三镇并所属州县,而宋知太原府张孝纯、知中山府陈遘、知河间府詹度三条硬汉仍然坚守城池,软硬不吃。赵桓同时采用了耿南仲等大臣意见。又致国书与金,请求免割三镇,以租税代替。
    另一面,赵桓加封种师道太尉衔兼河东河北宣抚使,带大军驻守滑州,以统制官郝怀带兵两万屯守河阳天险防止金军渡河。种师道接旨后。请求朝廷准许召集天下军马齐聚黄河岸边,避免重蹈斡离不东军兵临城下的悲剧,赵佶觉得是个好主意,便批准了种师道的申请。
    不料仅过了半ri,因为又有宰臣对皇上说我们把天下兵马都调过来,费用太大,万一西路金军不渡河来攻。我们不是白费银两么?赵桓又觉得有道理,便又下旨,取消原来的决定。种师道被钦宗折腾了几个来回,实在是受不了了,便上表说自己年岁大了,现在还得了重病,请求致仕得到了照准。于是种师道在当了两天宣抚使后,便再次罢官。
    赵桓对待外敌真是标准的骑墙派。做好了两手准备,但是赵桓蛇鼠两端的做法,结果搞得底下的臣子们迷迷糊糊,无所适从,主和、主战两派明着不打了,但暗斗依然不断…
    形势逐渐好转,赵桓通过频繁的更换宰执。将朝中大权逐渐归于己手,这时他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了他爹太上皇赵佶身上。权力是迷人的,一旦拥有便会上瘾,不想再度失去。何况赵桓忍辱负重十八年,怎么会甘心他爹复辟,而在江南游荡的赵佶又怎么愿意拱手想让。
    父子两人心里都明白当ri禅位不过是一场戏!赵佶本来就不想禅位,原本只是想摆一摆认错的姿态,藉此收复人心,但吴敏、李纲真地上书请他禅位,在内外压力之下,他不得已而退位。既然赵桓那么不愿意接皇帝的班,那么好,现在金兵撤退了,你把位子再还给父皇,可他不仅从无这个念头,而且竭尽全力地保全皇位!
    当ri赵佶在金兵围城的前夜匆匆禅位,连夜潜逃江南,他心中其实已经断定东厩必定失守。而等到京师陷落,赵桓和那些劝自己下台的主战派朝臣们必定是死的死、忘的亡。到那时,赵佶便可以太上皇的身份理所当然的再次称帝,凭借东南半壁江山再建朝廷。
    所以赵佶到了江南后连发三道诏令:截递角、止勤王、留粮纲。这三道“圣旨”都事关重大,将使朝廷不能号令东南,都城处于既缺兵又缺粮的绝境,东京政权难以维持,而东南将由朱勔的“小朝廷”跃升为太上皇的“大朝廷”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赵桓不但守住了东厩,还把女真人哄走了,这下赵佶的地位就尴尬了。而他手下一帮随行的宠臣蔡攸、童贯、朱勔等人也明白的很,金兵退了对他们君臣却未必是好事,尤其是蔡京、童贯等人,普天下之人都想将他们杀之而后快。太学生和朝廷的大臣们已屡次上书赵桓,请求诛杀这婿国殃民、罪大恶极的国贼。
    此前赵桓一方面出于平民愤,一方面为了报私怨,将李彦、王黼、梁师成、梁方平相继诛杀,并大举改革政事。如果太上皇称帝,他们可以依然在小朝廷中高官厚禄,颐养天年,但是如果现在回京,那肯定是凶多吉少,所以蔡京、童贯等人也揣摩到了赵佶的复辟的心思。
    但天无二ri,国无二主。赵桓当然不会束以待毙,他明白一旦处理不好他爹自立朝廷,事情将更加棘手。东南地区是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财富最丰厚的地区,同时也东南诸路也是蔡京、朱勔父子经营最久、根基最深的地区。如所周知,朱勔是其老家平江府乃至整个东南地区的地头蛇,有“东南小朝廷”之称,杭州是蔡京的老巢,此时赵佶身边还有童贯统领的胜捷军伴随在侧,俨然在东南新立了朝廷,发号施令,又过上了帝王生活。
    金兵围城时。不经朝廷批准,擅自前往东南的官员为数甚多。竟然出现了“去朝廷者,十已三四,班缀空然,众目骇视”的局面,险些把朝廷整的关门歇业,相反。道君的行宫以及江南地区则百官麇集,如果这些前朝君臣一旦以东南作为根据地,振臂一呼,迎者必然如云。
    赵桓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人建议让聂昌率领一支劲旅前往镇江,接赵佶回东京。如果童贯等人胆敢领兵阻挠,则起兵擒杀这帮jian贼;有人认为派兵接驾不妥,到时童贯必会率兵相抗,如果一战不胜,他们会挟持太上皇于东南,或者入蜀,则陛下将难以处置。不如。先请太上皇自己下诏惩治,罢去这几人之官职;又有人说,如果擅自处理太上皇朝中重臣,那就伤了太上皇之心,太不孝了,不如先将几人贬官,等将来平静之后,再下一诏书惩治诸人。天下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赵桓也知道这事儿‘只能诱,不能逼’,此时敲东南传来消息,太上皇在江南的ri子有些难过…
    东南地区富庶不假,但也正因为富而招祸,成为被盘剥最严重的地区,尤其是石纲把大家害惨了。始作俑者就是到此避难的太上皇赵佶,而他来了也不知收敛施恩,游山玩水不说,更是sao扰地方。要吃要喝要钱,到达镇江之后,大兴土木,兴建楼堂馆所。
    后来镇江知府都受不了了,上报朝廷叫苦说,太上皇太能钱了,仅行宫一个月的开销就要二十万贯,护卫的官兵一天也要六千贯,我这小庙是在是养不起了,再这么下去,两浙地区极有可能再度酿成民变。而赵佶手下的几个人也不招待见。童贯征方腊涂炭东南,杀良冒功,民愤极大。朱勔根基虽深,但在东南也结怨最深,两浙之民畏之如虎yu食其肉。
    这些人素来彼此勾心斗角惯了,南逃之后把毛病又带到江南了,仍旧相互倾轧。在到达泗州之初,童贯便于高俅发生冲突,一阵乱箭把高俅吓跑了。在得知金军退兵之后,一些难逃的官员又不告而别悄悄的回家了。而为赵佶保驾护航的胜捷军官兵大多数是西北人,他们在东南,语言不通,生活不便,还思乡心切,也闹着要回家。
    可以说此时赵佶在东南ri子很难过,不但众叛亲离,阵脚大乱,危机四伏,而且兵变、民变一触即发。赵桓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向他爹伸出了橄榄枝,盛情邀请老爹回京。
    赵佶现在正陷入困顿之中,地方官员不奉诏,自己就没钱,没钱就要饿肚子了,见儿子遣人来迎,一番解释和做作之后便答应率队北上。赵桓趁热打铁,立刻任命了迎奉使前去迎接,同时下诏贬蔡京为秘书监,分司南京,致仕,河南府居住;童贯以左卫上将军致仕,池州居住;蔡京之子蔡攸以太中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加上先前宰了的梁师成和王黼,他爹的左膀右臂就被收拾的差不多了。
    毕竟自己是在国家最危难之时弃国都而逃,把危险扔给了儿子,儿子会不会给自己算这笔帐,会把自己怎么样?赵佶感到返回开封并非上策,走到半道便在应天府徘徊不进,前去亳州上清宫烧香。可又觉得既然已经答应了要回朝,出尔反尔也不太好,于是让太上皇后郑氏返回汴梁去打前站,如果能得到儿子的厚待当然就回去了,否则就前往西京洛阳落脚。
    赵桓不动声se,恭恭敬敬地把太上皇后接进了厩,改撷景园为宁德宫,修葺一新,请其居住。并下诏给追随赵佶的一众人,称“随太上皇巡幸东南的官吏,等回到厩之时,均优加赏赐,以奖励护从之功。除有罪之人,迫于公议已予贬官外,今后台谏大臣对其余官吏不得追究弹劾。”
    赵佶得知一切并无异常,才慢慢启程返回。到达了南京,赵佶还是觉得心里没底,又停了下来。他写了一封信问赵桓大举改革政事的原因,并且指名召吴敏、李纲到南京觐见。
    吴敏、李纲是力主赵佶禅位的,朝廷中人都在揣测赵佶的用意,多数人觉得吴敏、李纲此去可能有不测之祸。吴敏觉得此时去南京,只怕是自投罗网。李纲经过这几个月,已经是相当地了解赵佶、赵桓这两个皇帝。他料定人心尽失的赵佶,不到被逼得万不得已,是不敢轻易发难的。
    再者,如果吴敏和自己都不去,赵佶势必不敢回京,这是把他往复辟的路上推,而赵佶一旦复辟。则国家必然要分裂、内战。李纲觉得纵使有危险,个人的生死只能再次置之外了,李纲镇定请命,自己先单独前往南京见赵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赵佶感动之下答应回京。李纲回东京后,将赵佶的话带给赵桓,赵桓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四月三ri,赵佶一干人等悠然自得返回厩,似乎什么战争都没有发生过,他只是做了一次江南之旅。赵桓率领文武百官出城五里外迎驾,父子见面抱头痛哭。然后将爹送进了龙德宫居住。
    次ri赵桓在紫宸殿正式接受群臣朝贺,并起驾去龙德宫向道君请安,道君自称老拙,称长子为陛下,臣前称道君,好一幅父慈子孝,君臣径的感人画面,而赵佶似乎也接受了自己退居二线的事实。
    既然鱼已入网。那就该收网了,赵桓现在的事情就是要巩固帝位,他下诏任命亲信大臣耿南仲为门下侍郎。四月六ri,又急勿勿地立不足十岁的长子赵谌为皇太子,这时众人恍然大悟,原来皇上早有准备。
    早在靖康元年正月十六ri,金军围城之时。赵桓连忙将生于政和七年十月,不到十岁的儿子赵谌封为大宁郡王。秘书省校书郎余应求实在难以理解,上奏提出异议,认为此时不合时宜。而赵桓置若罔闻。现在道君返回厩的第四天,便急不可耐地举行册立赵谌为皇太子的典礼,其意完全是杜绝道君任何复辟的可能。
    随后,赵桓又把赵佶身边的侍卫全部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将其亲近之人陈思恭、萧道、李琮等十内侍全部驱逐出宫,敢跨进一步则斩。世上总有见风使舵之人,立刻从皇上的言行中看出了风向,上奏揭发宦官王仍、张见道、邓文诰,还煞费苦心的为他们罗致一堆罪名,说他们妄图挑拨离间太上皇和皇帝的关系,传播谣言,搬弄是非,结果不用问。如此一来,赵佶身边再没有了可以倚重和得力的使唤人,赵桓把他置于自己严密监视之下!
    这些jian宦相继受到严惩之后,正如赵桓所愿,朝野上下的声讨之声并没有停息,而且有扩大化的趋势,这正合赵桓的下怀,借助举国愤怒的呼声,下诏将蔡京、童贯、王黼、朱勔、等人的爪牙全部削官夺爵。几场狂风暴雨般的大清洗之后,先朝权臣及其党羽旧臣几乎全部在朝堂上消失了。
    赵佶的生活变成了每天呆在龙德宫中,除了饮酒就是作画了,他从前总觉得政事辛苦,渴望过一种文人的诗酒人生的生活。等到真的实现了人生愿望,可是再没有一呼百应的威势,身周既少了谄俛之人,也缺了知冷知热的伺候人,他又怅然若失,变的心有不甘了,这也是如今致仕养老的公仆们的通病。
    让一个习惯于生活在万众瞩目、鲜掌声包围中的人去过独孤寂寞的ri子,会比杀了他还要难受,可赵佶除了唉声叹气,悔不当初之外,就只有回思从前种种风光无限的ri子了,而大宋也又真正的完成了一次最高权力的交接,但对于国家百姓是福是祸也只有天知道了!
    ………
    京中诛jian臣,迎太上,闹得轰轰烈烈,可对远在西北的赵柽似乎没有什么影响。陈东带领一帮投奔他的太学生在情报司的接应下已辗转到了河中,这些人的到来改变了他手下缺乏文官幕僚的窘境。
    而太学是专门培养国家中级官吏的教育机构,只要能毕业就能当官,进入国家的领导阶层。这些太学生学习了多年,理政的知识是有了,缺乏的是实践。现在西京朔州、寰州、应州、德州和新收的东胜州都缺少官员,正好可以顶上,正好也可积累经验。
    白沟一战,使自己多了份资金积累,他拿出一笔钱重赏了参战的水军,其余的皆储存在程僖绶处以留后用,至于自己的两个亲戚就让他们现在海边疗养,此时放他们归竟不是时候。而赵柽更多的jing力现在全部放在了太原,静等时机…(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