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第243章 242呼吁全国企业像哲通电力学习!

    第243章 242呼吁全国企业像哲通电力学习!
    周二,刚发完工资没几天柯沙就接到了上面的通知,需要他去到集团总部也就是滨海厂区报道。
    至于这次出差的原因也很简单,集团需要对姑苏庞大的电力基础建设进行一次“估价”,除了会计和精算师这种工职,电力工程师和熟悉一线的电力作业人员也不可缺少。
    他们会组成一支哲通电力的“估价团队”,最后评估出姑苏这个电力市场的基础电力建设价值几何。
    接到这个通知后柯沙还是很高兴的,至少这证明了集体对他在一线的工作是很认可的,他有这个能力去为集团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而且他们去到总部的“评估团”后还会有集团专门发的津贴,这个月的工资又能比正常情况下高出不少。
    毕竟大部分去总部都意味着离开自己的工作单位然后去到姑苏得待好久,所以是有外勤也就是出差津贴的。
    收拾好东西,第二天一早柯沙就在林城坐上了去到权河市区火车站的大巴。
    乘坐集团为他购买好的火车票,他会直接到达滨海,然后统一去到集团总部。
    ……
    一百一十五个亿,听起来可真不少但也不夸张。
    但林哲不可能答应下来,自古以来做生意无非就是一个抬价砍价的过程。
    姑苏这么一大块市场用户基础在这儿,这是一个价格,另外他们之前投入基础电力建设是一个价格。
    用户市场出让这块林哲心里预估有个数,和闻昊空提出来的差不多。
    但基础电力这块的价格就不一定了,毕竟他们究竟了多少别说林哲了,就是他们也没个拿的准的数字,毕竟七八家电力公司合起来谁说多了谁说少了都不能确定。
    另外还有磨损程度,当初一百万铺的一块电路,现在总不能按照八十万的价格就给林哲,得看成色和磨损程度如何决定。
    林哲得安排人过去做评估,评估这么大的一个城市包括地下各个县城和主要乡镇的线路需要的人可不少。
    所以得从集团内各个厂区抽人过去,反正这个厂区调几个“好手”那个厂区调几个“老手”,外加电力工程师和精算师会计那些一起组成。
    这样每个地方少不了多少人,影响不了正常的工作。
    就从集团内部出人,林哲放心。
    ……
    当天中午,柯沙他们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总部。
    这次从林城一共抽调了五个人过来,柯沙他们几个相熟的自然都是站在一起,另外还有其他厂区过来的人,加在一起一共得有好几百号人。
    他们要在这里培训两天,接着出发姑苏。
    说是培训,其实就是由有经验的师傅给他们介绍一下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他们做出的数字必须尽可能的保证真实,这才可以帮助到集团做出最终的决策。
    ……
    两天后,哲通电力“估价团”抵达姑苏。
    到了姑苏,这边的厂区虽然还没有投入正式使用,但别克汽车工厂那边已经早早的把集团购买的供电车运了过来。
    全部都是崭新的车子一排排的停在集团姑苏厂区的地库里面。
    这倒是便宜了柯沙他们,能在这里开到最新的别克鹰隼,而且随着别克工厂那边的完善,现在出厂的这些哲通电力“特供车”和最初供给集团的版本已经有了不少变化。
    变得更加舒适更加适合电力部门使用。
    这可是实打实用量变堆积出的质变,当初最开始哲通电力只是一单只要几十辆车的小买方,现在已经成了一单至少几百辆的大买主。
    而且他们和别克可是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于情于理别克那边都为哲通电力做出了最大程度的优惠。
    包括这边像是柯沙他们这些一线电力人员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反馈过去,最后他们都会慢慢的进行改变。
    在国内,别克的客户只有哲通电力有这个待遇。
    毕竟虽然哲通在他们别克整体销售量当中占比不是很高,但单个客户群体当中哲通电力已经成了哲通在国内最大的客户。
    他们自然会为哲通电力进行一些改变。
    ……
    当初柯沙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加入哲通电力集团林城的电力作业部门,成为了电路维护部门的一员。
    现在过去了这么久,柯沙已经成为了哲通电力林城电路维护部门的一个班长,单独负责一个电力作业班,依然还是一线的工作。
    在工作中自然也积累起了别人无法看到的经验。
    这也是柯沙这次能到总部来出外勤的原因之一,来到姑苏厂区的地下停车场,打开车门柯沙一屁股坐在驾驶位上。
    嘿,之前他们就没少抱怨过鹰隼这款车子车内控制的按钮有些过于分散,这样不是很方便。
    现在这辆车上的控制按钮已经集中在了一起,开起来舒服不少。
    “走,哥几个咱出发去咱负责的小区。”
    说着柯沙启动车子,等到他们这个小组的成员全部上来之后开出了地库。
    和电力作业班的配置一样,他们评估团队也是五人一组。
    其中包括一名电力工程师,一名会计以及一名精算师,另外就是两名一线电力作业人员,他们组成的五人小组会去到专门的区域。
    到地方之后会一起合作更具电缆市价以及种类、磨损度、布局合理程度(布局合理就不会涉及到后续整改再次投资)、数量等等这些因素统计出市价。
    最后所有小组完成任务后汇总,然后一起合计出这些年他们姑苏本地的电厂在当地建设的这些电路价值几何。
    这个价格再加上林哲愿意给出的用户基数转让费用就是姑苏的市场出让金。
    ……
    姑苏这边忙的热火朝天,几百个人的“评估团队”一共分成了七十多个小组,这些天不断的开车穿梭在姑苏的大街小巷里面。他们首要任务是完成姑苏城区的估价任务,然后谈妥之后哲通电力会先支付城区的这部分金额,接着开展对城区供电市场的接收。
    接着他们这些估价团队才会去到县城和其他地方继续估价,然后继续由集团完成统一接收。
    这样做的话有利于减少成本,集团越早接手城区这种占据供电大头的地方就能越早盈利,反正虽然不着急这点时间,但少点总归没错。
    ……
    集团这边忙了起来,林哲这两天倒反而没什么事儿。
    反正之前就和闻昊空说的很清楚了,接下来就等着“估价”结束就行,在这之前自己这个老板也闲了下来。
    对于这些自古富庶的江南地区林哲还是挺感兴趣的,这两天索性就在附近游玩了起来
    甚至一路去到了杭城,那里也让林哲见识了一下什么叫路上全是美女,这个倒也正常,毕竟现在杭城的互联网产业那是相当发达,甚至有个听起来似乎不怎么正经或者说好听的名号叫网红城。
    那确实,大街上随处都能见到举着个直播手机的,第三产业确实发达。
    不过这只是表象,作为互联网发达的地区,杭城这边的互联网科技可不少,林哲也都去了不少地方,包括杭城的产业园。
    虽然是游玩,但林哲也不忘多看看和电力供应相关的东西,毕竟杭城也在哲通电力的意向范围内,以后也会要来到这里。
    在这过程中不单单是林哲一个人,甚至杭城这边互联网产业园的主任也特意来陪林哲。
    参观了一下他们所谓的产业孵化园后林哲心里也浮现了一个想法。
    要不要也给哲通搞一个app。
    以前最早的时候在石马镇上,自己搞起来最早那几乎街坊邻居家缴费都是靠自己手动记账的,过了一段时间后随着镇上用户增多,自己则是外部接入了一个计费系统,为此每个月自己都要给出几千块的费用。
    然后就是集团越来越大,用户层面越来越多,那时候这种第三方缴费的方式就显得有些不方便了。
    同时哲通电力集团也有了和国内的几大支付巨头合作的成本,先是和微讯团队联系接入了微讯支付小程序,另外和啊里那边也接入了支付程序。
    线上就基于这两个渠道,线下则是依托于哲通电力的营业厅缴费。
    集团后台这边是后来自主开发的,倒也不是很麻烦,但这样带来的成本也是偏高的,比如微讯和啊里那边收到的电费得分润出一部分作为人家的收入。
    依托人家的平台,人家多少赚点林哲也不觉得有什么,这很正常。
    但要是自己做出一个哲通电力的app,这样用户们使用起来也方便,可以把很多功能全部塞进去,能比小程序便捷的多。
    另外还可以开发出一些其他的功能,在未来集团开发出其他产品也许也可以依托这个平台进行售卖等等。
    反正林哲认为这是迟早的事情,既然这次都来杭城了,不如组建一支自己的团队开发出哲通电力的app。
    不过外包那是不可能的,虽然省钱但林哲犯不着为了省那点钱而不把app彻底掌控在自己手里。
    直接招些人组个团队,开发出app后后续包括维护更新的时候都交给他们。
    另外这款app要设计成林哲心目中的样子,那就是不要那么冗杂。
    现在的这些app一个个恨不得把什么东西全都塞进去,一个听歌的软件普通人自然希望满足听歌就好,但他偏偏给你塞一大堆功能。
    点外卖的软件甚至都能给你开发出交友圈子,总之恶心的很,林哲是讨厌这一点的。
    当初自己手机用不起大容量的,就讨厌随便一个软件都得占自己手机几百mb甚至更多的内存,现在林哲不为手机内存担心了。
    但是林哲觉得自己不应该在用不着为手机内存担心的时候就忘记自己希望这些软件不那么占内存时候的样子。
    哲通电力的用户涵盖了从上到下所有的群体,那些手机内存多出一倍就得上涨不少价格才是大部分人担心的事情,所以林哲要开发出一款简洁的app。
    也许会后续增加一些功能,但不必要的自己绝对不要。
    这么一想之后林哲直接就和陪着自己逛产业园的主任聊了起来,接着把这件事直接告诉张雨靓,让她安排进日程里。
    到时候和软件开发人才接洽,直接招进集团里面。
    ……
    林城林哲家里,回家之后老林和姜兰俩人吃过饭坐在电视机前看起了电视。
    七点档的新闻正在播出,先是熟悉的流程起初俩人也就是当个背景音来听,并没有放在心上。
    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听着听着俩人同时停下了手指,接着面面相觑一下后迅速转头看向电视。
    果然,刚才没有听错,电视里熟悉的正常人正在认真的介绍哲通电力集团。
    “就在近日,来自滨海的一家电力公司哲通电力集团为员工发放了一项福利引起了网民们的热烈讨论。”
    “在员工突破一万人的日子里给所有的工作人员放发了一笔一万元的奖金,包括他们集团内的保洁阿姨安保大叔等等……”
    “在此,我们呼吁所有企业像这家电企学习,让利给员工真诚对待于员工,创造出更好的明天。”
    “本台快讯,接下来为您报道地区冲突……”
    长达几分钟的七点档新闻里面,主持人介绍了哲通电力最近创造出的这个热点新闻,接着引出了哲通电力对待员工的高福利和高待遇。
    最后更是呼吁应该有更多的“哲通电力”出现。
    老林和姜兰活了半辈子自然知道这种呼吁是没什么用的,能这么做的他们知道的也就自家林哲了,但他们不关心这点。
    他们关心的是这个级别的新闻里面能出现哲通电力,另外还是正面的报道,这对哲通电力来说绝对是大好事一件。
    而且本身能上ctv就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上次林哲接受新闻频道的专访就让他们家“沸腾”了一段日子。
    现在又是儿子的公司上了七点档的最强新闻,这咋能不激动。
    与此同时,林哲的手机已经被打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