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求同存异

    襄阳知府同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同名,都叫上官仪。
    “学历”不错,崇祯十五年南直隶乡试中举,顺治四年二甲进士。
    这一届科举清廷录取的“三甲”均为江南士子。
    而这一年,江南大规模反清活动尚未平息,有苏松提督吴胜兆等人反清复明,复社巨子陈子龙亦在这一年投水殉国。
    二甲进士名次靠前一般会被授予庶吉士、主事等“京官”,以便进一步培养。
    名次中后的则一般在见政期满后便予地方实任,个别优秀者授教授、博士,大部分则是授知县。
    运气好的授上等县的知县,运气差的就是穷乡僻壤的下等县。
    上等县的知县一般晋升很快,因为容易出政绩。
    下等县的知县这辈子几乎定形,往往在县与县之间打转,知州基本就是他们的天花板了。
    上官仪运气当属特好,其考中进士的次年大江南北爆发了绿营大规模反清运动,南有金、王、李成栋,北有姜瓖等。
    抗清战事导致清廷委任的各地官员大量被杀,出现大量官缺急需补充,因此上官仪见政期满后即被吏部实授为从五品知州。
    使的其官场起步比太平时期的同僚们要高得多。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上官仪前程不可限量,照此速度下去十几年内跃升为二三品大员不在话下,未想十几年下来上官仪不过是个从四品的知府。
    原因在于上官仪得罪了一个人。
    这個人就是前湖广巡抚,现为贵州总督的杨茂勋。
    具体原因不详,反正杨茂勋任湖广巡抚期间一直“搁置”上官仪的晋升。
    不是说杨茂勋这个巡抚能够直接决定一个知府的晋升或罢免,而是其给上官仪的考绩定的是中下。
    考绩是地方官员晋升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虽然决定官员升迁的最终衙门是吏部,但吏部也要参照省里给出的考绩综合决定。
    省里面给出中下就相当失分了。
    所以,本应按程序晋升为三品道台(参政)的上官仪不得不继续当他的从四品知府,好在一直压着他的杨茂勋调任贵州,使其直属上司变成了湖北(郧阳)巡抚胡全才。
    为求“进步”,上官仪可谓是花空心思巴结迎奉胡全才,眼看胡抚台对其赞赏有加,未想美梦还未成真人就成了阶下囚。
    丢人的是上官大人是在茅房被抓的。
    不是上官大人特意躲在茅房,而是其被抓时正好在出恭。
    活捉上官仪的是瞎子万四,王五还特意问其是否是等知府大人方便完抓的人。
    这是人道主义关怀。
    人有三急,明军也有优待原则,不致于让人不方便。
    得到肯定回复后,王五就把上官仪叫了进来。
    襄阳城很大,虽然守军跑了大半,但城中百姓有十来万人,以明军现有兵力只能控制六座城门,没有足够人手维持城中治安。
    这就存在一个极大的隐患。
    若有溃兵于城中趁火打劫,百姓惊惶起来,势必难制,总不能不分清红皂白一股脑乱杀,来个襄阳屠城吧。
    又或有小股残兵潜在城中作乱,放火什么的,明军也是防不胜防。
    故只能继续启用城中的旧官僚体系,以及隶属这个体系的“治安力量”来维持城中秩序。
    这个体系的领导者自然就是知府上官仪了。
    胡全才虽是名义上的湖北最高军政长官,但他实际不可能直接管理襄阳城,因此放走无所谓。
    上官仪这个“现管”却是不能放的。
    至少眼下不能放。
    王五的说法是:“上官大人无须担心,也无须有其它想法,只需替我管上七天,七天后是去是留,悉听尊便。”
    七天,足够明军后续人马抵达襄阳城,届时有了充足兵力,王五自是能重新调整襄阳的城防及治安体系。
    本地人组成的警察(衙役)力量可以继续留用,衙门的大小主任、秘书、办事员们也可以用,因为这些人土生土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为了自己与家人安全这些人不可能有胆量反抗明军。
    有,也只是个例,不会形成大的串连势力。
    上官仪这个知府到时则可以真放了。
    相比在汉阳主动开城投降的知府张玉,被抓的上官大人显然是不太可靠的。
    作为清廷委任的“流官”,其与襄阳本地没有太大利益关系,也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是他必须要保全的,也不可能将襄阳百姓看作家乡人民,所以算不得地方保护主义者。
    且又没有激烈反抗,甚至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当然没必要杀了。
    “照俺家大将军话去做,有你的好处!不听话,把你脑袋一分为二!”
    瞎子万四不知道是不是受狗剩影响,将手中长柄大斧朝上官仪脖子作势虚劈,骇得上官知府眉心直跳,两条腿跟抽了筋似的。
    “回头给知府大人取三千两纹银,另外传下话去知府大人的私产不要动,妻妾家仆什么的都要保护,吃用什么的都顶格供予,另外凡知府大人开单列名要求照顾的都予以安排,没抓的照常做事,抓了的马上放人。”
    为让上官仪老实配合几天,王五嘱咐的比较仔细,都是围绕确保上官仪过去“既得利益”基础上的。
    听的面无血色的上官大人一愣一愣的:如今造反的这么好说话,被抓的待遇这么好的?
    “噢,对了,听说知府大人在襄阳也干了几年,任上迎来接往、吃喝拉撒、人情世故上面应该亏空颇大吧这样吧,回头知府大人若有不太好跟你们朝廷交待的款项,又或什么麻烦腌臜事都可推在王某头上,也算彼此一个照顾。”
    讲完,王五上前握住被小刀开了眼的上官知府,在对方“梦幻”般的眼神注目中和声宽慰道:
    “知府大人要知道一点,虽然你我一在明,一在清,但大家都是汉人,就算立场不同,也总能求同存异朝前看且把心放一百个进肚子里,过得几天大人照旧是大清的忠臣,无人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