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城市级恒温护盾

    第322章 城市级恒温护盾
    4月30日。
    农家小院的地表,成为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施工现场。
    在苏武的资源倾斜下。
    整个避难所内。
    数以千万计的居民,都开始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进了这一相当于铸城级别的工程之中。
    而在无数人为此忙碌工作的时候。
    苏武也在几台机器人的拱卫下,低调地来到了地表。
    “真正亲眼所见。”
    “感觉就像是神迹一般。”
    踩在避难所外的冻土上。
    穿着一身宽松休闲外套的苏武,抬起头看向半空中,将宛若城市一般的农家小院地表部分,笼罩进去的一层颜色淡到近乎透明的浅蓝色光幕。
    由衷地心生了一丝对于科技的震撼。
    就是这层基于电磁防护阵列,衍生开发出来的看起来像是幻影一般的光幕。
    将农家小院所在的这块直径7公里多的地表空间,与外界的风雪和严寒隔绝。
    让普通人也可以在这被隔绝开的地表空间正常活动。
    收回视线。
    苏武继续往外走了大概五六十米的距离。
    来到了光幕的边缘。
    在这个位置,能够更清晰地看到。
    光幕的厚度大约在30厘米左右。
    裹挟着零星雪的寒风,一进入光幕的范围,就会出现明显减速的迹象。
    然后等到穿透那30厘米的光幕区域。
    寒风就会悄无声息地消散。
    只余下里边的雪,在近乎无风的环境下,自然地飘落。
    抬起右手。
    通过随身携带的手环状的移动控制终端。
    苏武查看了一下,他所在位置的实时温度。
    零下6.5度。
    而在一米外的光幕外,则是零下71.6度。
    一步之隔。
    就是人间和地狱的区别。
    “隔温的效果不错。”
    “如果能长期维持的话,在地表重建家园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成本还是太高了。”
    “只能在大规模建设的时候,偶尔一用。”
    苏武有些惋惜。
    这道电磁防护力场光幕,虽然说是民用残缺版。
    仅仅只能起到抵挡低烈度的寒风,以及隔离一定温度的效果。
    普通人稍微用点力,就能直接毫发无损地穿过。
    但启动它的代价。
    却依然昂贵地令人胆战心惊。
    平均每小时需要消耗将近300万度电。
    几乎快要赶上同等时间下,整个农家小院上亿人口的生活耗电总量。
    又继续静静地待在这里,观察了几分钟。
    直到系统日常任务栏里。
    巡视地表电磁防护力场这一任务目标之一,显示已完成。
    苏武这才转身,返回避难所内。
    进入了避难所地上一层。
    周围的温度,立刻由冰冷的零下六度,上升到了零上20多度。
    这种瞬间改变的温差。
    对于一般人的体质来说,多少有点吃不消。
    不过对于苏武,却没有什么明显的感受。
    他手腕上佩戴的,使用了高额生存点强化的手环。
    能够随时随地自动展开一层特殊的能量护盾。
    哪怕是在平常低耗能的待机状态下。
    也可以将体表的温度,恒定在舒适范围内。
    保证不会出现太大的温差波动。
    而如果遇到更极端点的情况。
    比如出现在电磁防护光幕外,直面肆虐地表的低温寒流。
    那能量护盾则会由待机状态转为正常状态。
    形成类似于微型机甲一般的防御效果。
    这也是苏武敢于独自离开安全的避难所核心区,轻装来到地表巡视的底气。
    通过随机选择的一座临时的升降平台。
    苏武来到了地上2层。
    此时距离正式动工,才刚刚过去几个小时。
    但这里原本遍布的炮塔,已经基本都被拆卸干净。
    最外围厚度达到三米的外墙,也已经浇筑到了快有五六十米高度的位置。
    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号的,没有加盖的天井。
    随意地在附近逛了一圈。
    苏武发现。
    这一片区域,被规划为了标准种植园。
    大量由待在远程控制中心的工人,远程操作的蜘蛛机器人。
    正在这里搬运大型设备,种植货架,建材等等各种物资。
    还有修建防火隔离墙一类相对枯燥,需要耗费大量力气的传统重体力劳动。
    另外一些穿戴着外骨骼装甲,又或者只穿着普通保暖衣服,带着简单电动工具的工人。
    则主要负责铺设水电网络,安装管道,灯带,培育植物幼苗等等精细的工作。
    单看每个人工作的效率,都算不上高。
    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一名拿着简单电动工具的普通工人,一个小时下来,可能也就能安装好一排培育植物的货架。
    但如果这种工人的数量。
    达到了百万,甚至千万数量级。
    综合下来的建造速度,就只能用一句壮观来形容。
    他们是真的有能力在几天以内,完成堪比建造一座城市的工程量。
    “也就是在人工智能的统筹规划下。”
    “才能达到这种可怕的程度。”
    “不然哪怕只是想要发挥出现在一半的劳动效率。”
    “都难如登天。”
    “其中牵扯到的各种问题,实在太多了。”
    在一处暂时无人的地方停下。
    苏武通过手环,投影出地上2层的实时施工地图。
    上边不停闪动的,代表机器人和工人的光点,密密麻麻的如同汇聚在一座巢穴里的蚁群一般。
    单单粗略看上一眼。
    都足够让人头晕眼。
    苏武没有去细看人工智能是如何调动这些劳动力,只是将注意力投入到整体的建造进度上。
    发现就在他查看施工图的这几分钟里。
    整个2层的施工完成度,就已经增加了快有一个千分点。
    按照这种进度。
    大概两三天后,避难所的地上2层,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到时候,随着大量新的组装车间开始加入生产序列。
    超级工厂的生产力,将会被彻底释放出来。
    真正的将冰湖级运输舰的产量,推高到10倍以上。
    关掉施工地图。
    苏武继续进入下一个区域巡视。
    直到半天后。
    将整个2层,大约百分之一的区域逛遍。
    系统任务显示全部目标已完成。
    才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苏武已经感到有些疲惫。
    就算只是四处逛逛。
    几个小时不停的走动,也属实是一份不小的运动量了。
    “说起来。”
    “晨月针对罗拉病毒的研究,好像又有突破。”
    “不知道她新研制出来的延寿药剂,能不能增强一些体质。”
    尽管一直以来。
    苏武的科研重心,都放在军事和机械运输领域。
    对于晨月主持的生物研究。
    不是太过在意。
    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灵性加持,终究还是诞生了一些成果。
    基于罗拉病毒带来的参考。
    研制出来的植物生长药剂一型和二型,以及目前仍然还处于半成品状态的延寿药剂。
    都是这种成果的体现。
    其中尤其是延寿药剂。
    效果好到了让苏武都感觉到有些太过夸张的程度。
    仅仅是半成品状态。
    保守估计,都足够让人的寿命打破理论极限,延长到400年以上。
    要知道,就算是以联邦的科技。
    在末世前。
    富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才刚刚达到90岁左右。
    普通平民的平均寿命,更是连70岁都没有突破。
    这一下子提高到了四五倍以上。
    只能说可怕。
    收回散发的思绪。
    苏武唤出系统面板。
    看着上面已完成的绿色稀有日常任务,巡视避难所地表工地。
    选择了领取奖励。
    生存点当即增加了67点。
    “加上这一笔奖励。”
    “生存点总算再一次突破1000了。”
    苏武心中升起了些许的成就感。
    他上一次像这么富裕,还是在两个多月以前。
    当时他用整整1500生存点,升级出了第1代量子计算机。
    让人工智能可以调用的最大算力,一次性获得了千倍的增幅。
    整个农家小院避难所,如今能够发展这么快。
    轻松的管理上亿人口,并最大化的发挥出他们的生产价值。
    基本都是靠着那一次的升级。
    不过,虽然再度重新拥有了4位数的生存点。
    但要不了多久。
    等到避难所地上2层和3层扩建完毕。
    这些生存点还是要都掉。
    其中一半多会用于制造第2枚伊甸园同步轨道卫星。
    负责将苏武的卫星网络,覆盖到西半球。
    另外一小半,则会继续持续性的投入到基地车的改装之中。
    同时,这也将会是最后一笔投入基地车的生存点。
    等到将它全部消耗完毕。
    基地车就会彻底完成由陆地车辆,进化为空天母舰的蜕变。
    而就在苏武巡视自家避难所的施工现场的时候。
    浩浩荡荡南下的商队列车车队。
    也开始进入了萧江行省的范围。
    在那里掀起了战火。
    当然说是战火,也有些不太准确。
    在商队列车展现出来的压倒性的军事力量面前。
    很少有避难所会选择武力抵抗。
    少数看不清形势的。
    在机器人军团携带的极其擅长挖掘的高频震荡粉碎器,还有金属氢炸药配合的斩首突袭下。
    同样没有来得及爆发一场像样的战斗,便会宣告投降。
    以至于从整体上看。
    商队列车在萧江行省省内,接管各个避难所的速度,几乎就等于它们赶路的速度。
    在商队列车进入萧江行省后的第2个小时。
    第1批六代战机。
    便开始抵达被占领的附属避难所。
    开始将里面的稀有资源,优先打包空运回农家小院。
    第10个小时。
    整个萧江行省,除作为省会的超级城市长明市以外。
    大半的官方和民间避难所,都已经落入了苏武的控制之中。
    而直到这个时候。
    在成熟的通讯屏蔽和网络管制手段下。
    整个东洲,乃至于萧江行省本地。
    除了亲身经历者以外。
    甚至都没有任何一个外人,知道那里的避难所,已经被苏武攻陷。
    第12个小时。
    完成了对占领避难所的迅速整合后。
    第1批10支商队列车。
    开始运载首批20万人,踏上了返回农家小院的路途。
    同时还有一批蜘蛛机器人,以及部分的工程设备。
    随同车队一起启程。
    它们将在车队经过的沿途,陆续停留下来。
    铲平那里崎岖不平的地面。
    以加快后续商队列车,以及冰湖级运输舰通过那里的速度。
    而在它们修路的时候。
    由于运输物资的需求。
    数百架六代战机,还会在它们的头顶上频繁的往返。
    这种浩大的阵势。
    让从江河市到萧江行省之间。
    数百公里的路线上。
    所有没被波及到的避难所。
    都看得暗自心惊。
    意识到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肯定正在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楚色行省。
    一片在末世后,因为地震才出现的山区中。
    忽然升腾而起一团仿若朝日一般的巨大火团。
    无穷无尽的光热。
    将天空的阴云,与地面的黑暗尽数驱逐。
    接着。
    剧烈的震动从山区的深处蔓延出来。
    让位于山区外的数百座大大小小的避难所,都清晰地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地表上的那团爆炸是怎么回事?”
    一座大型避难所内。
    安保负责人被从熟睡中叫醒,急匆匆地赶到了情报室。
    神情严肃地向值守的人员询问。
    “暂时还不清楚。”
    “根据爆炸的威力计算。”
    “初步推断可能是核爆——”
    值守的安全员,有些惊魂未定。
    震动刚刚出现的时候。
    他还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比较强烈的地震。
    但随后就通过遗留在地表的监控设备。
    看到了那团诞生在震动发源地,几乎照亮了视野所及整个地表世界的火团。
    “派无人机出去侦察。”
    “那里离我们太近了。”
    “必须弄清楚原因。”
    安保负责人果断地做出决定。
    能够在零下70度以下的严寒中飞行的无人机。
    对于大型避难所来说,是一种无比珍贵的财产。
    只有安保负责人亲自下令。
    才能够动用。
    并且他事后,还得向更上层提交使用报告。
    说明动用无人机的理由。
    十几分钟后。
    放飞出去接近山区的侦察无人机。
    传输回了一组画面。
    只见在那山区的深处。
    原本的一座高达数百米的大山,已经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狭长的峡谷。
    而在刚刚诞生的峡谷之中。
    一群六足机器人,正在忙碌地修整道路。
    一切迹象都表明。
    刚刚的爆炸,以及消失的那座大山。
    似乎都只是为了方便这群机器人修路而已。
    安保负责人看的一时为之失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