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资源之都钢城

    第279章 资源之都钢城
    同时,这也导致。
    真正发生在地表的大规模交战。
    仅仅只会有突破第一道防线时的那一次。
    接下来。
    所谓的第二道防线。
    苏武面对的敌人,就不再是这些直接的武装部队。
    而是隐藏在城区各处的炸弹和自动火力平台,还有作为后勤的一座座地下避难所。
    数十万的机械洪流。
    浩浩荡荡的越过第一道防线,突入钢城的宏伟城区之中。
    相比于之前和人类的交战。
    在进入城区后的战斗。
    就变得更加沉默而惨烈。
    因为交战的双方,都已彻底变成钢铁机械之躯。
    不再有投降和死亡的概念。
    所有的参战者,都会战斗到最后一刻。
    而在如此高烈度的战斗中。
    哪怕苏武一方负责指挥的人工智能,拥有压倒性的算力优势。
    也依然不可避免地开始有所损失。
    不时地,就会有一台蜘蛛机器人,或者机器狗。
    被隐藏在街道边的废墟和建筑中的感应式地雷命中。
    也会有某架盘旋在空中的作战无人机。
    突然被几座自动火力平台的高射机枪集火。
    然后在避无可避之中,被交错的火力网撕裂成一团燃烧的废铁。
    [编号3027分区战损率明显上升,判断该区域存在10座高空火力平台。]
    [开始就近调遣三支作战无人机集群,前往清除。]
    [编号0102分区,检测到存在超量主动追踪式地雷。]
    [遣散该区域所有作战单位。]
    [投放电子诱饵。]
    [编号7516分区,敌方重型火炮已造成大量杀伤。]
    [总威胁排名上升至战场第10位。]
    [开始予以远程火箭弹打击。]
    伴随着战场的铺开。
    整个钢城的战斗区域。
    被人工智能划分为了上万个分区。
    同时,这些分区并非固定不变,它会随着机械军团的推进和转移进行动态调整。
    最激烈的时候。
    调整的时间甚至会以毫秒来计算。
    而具体到每一个分区中。
    人工智能还会对这个分区中的敌人进行分类标记。
    针对威胁较高的目标。
    会优先集结力量将其消灭。
    如果判断交战损失可能很大,则甚至会呼叫场外的重火力支援。
    就这样。
    在庞大的算力支持,以及绝对的数量优势之下。
    尽管过程中有所损失。
    苏武一方在整个战场的整体推进速度,依然十分迅速。
    前后只费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
    便攻入了一座座作为防线中心节点的地下避难所。
    并在那里边。
    与钢城联军展开了近身的厮杀。
    某座地下避难所之中。
    一台暴风二型军用动力装甲出现在走廊拐角。
    试图支援不远处岌岌可危的钢城联军小队。
    但在他出现的瞬间。
    原本还在围攻联军小队的蜘蛛机器人。
    便立刻开始调转枪口。
    用身上装配的堪比军用狙击枪的新型电磁步枪。
    对他进行集火。
    更有数十枚火箭弹。
    接连从一些专门负责远程打击的蜘蛛机器人身上点火启动。
    朝着暴风二型军用动力装甲奔袭过去。
    于是在出现后的整整15秒间。
    这台暴风二型动力装甲,都被猛烈的火力牢牢限制在原地。
    无法做出任何有效的移动和反击。
    直到最后被一台重装主战蜘蛛机器人的电磁炮锁定。
    两炮轰击下来。
    当场被破开防御,化作一团昂贵的金属垃圾。
    而与此同时。
    另外一处战场。
    集结了超过60台战斗机器人的钢城联军。
    终于成功抓住一次机会。
    围住一台落单的重装主战蜘蛛机器人。
    只是当它们集火攻击过去的时候。
    那台重装主战蜘蛛机器人周围,忽然浮现出一大片蓝色的弧光。
    所有发射过去的大威力火箭弹。
    都被那些蓝色弧光提前引爆。
    而接连爆炸的火光,舔舐在蜘蛛机器人冰冷的金属外装甲上。
    并没有给它带来任何伤害。
    反而让它有时间转动自身的电磁炮炮口。
    与附近一同支援过来的同伴们。
    展开反击。
    战争开始的第3个小时。
    整个钢城南方,所有被划为第二道防线的区域。
    基本已全部陷入溃败状态。
    不断有避难所被蜘蛛机器人军团彻底占领。
    这个时候。
    最终的胜负,已经清晰可见。
    区别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钢城联合指挥中心。
    刘青站在巨大的钢城地图面前。
    神情由最开始听到来自江河市的入侵者,仅仅费了不到半分钟时间,便彻底击溃第一道防线的震惊。
    到后来发现包括动力装甲,湮灭级坦克等在内的来自于末世前军方的尖端武器。
    都没能发挥出应有作用,便迅速倒在入侵者手下的呆滞。
    再到现在,看着几乎整个南城区全部沦陷的万念俱灰。
    眼中已经没有了斗志。
    此时的他,再回想起几个小时前的意气风发。
    只觉得一切都好像是在做梦一般。
    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
    大到了一旦开战,就根本没有给他留下任何指挥的余地。
    只能就地等待投降。
    而陪他一起丧失斗志的。
    还有整个指挥中心的数百人。
    作为整个钢城阵营中,接触前线情报最多的地方。
    这里的人也最能直观体会到苏武的强大。
    那是一个根本无法让人升起抵抗之心的巨人。
    江河市。
    农家小院,地下控制中心。
    苏武俯瞰着由数百架侦察无人机的实时监测数据,搭建起来的钢城战场全息地图。
    表情没有太大的变化。
    战争的胜利理所当然。
    如果这样都能失败。
    那么他在科技上砸下的那么多灵性和研究资源,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此时的苏武,对于正在指挥前线战斗的人工智能。
    只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尽快完成占领。
    至于这个过程中会打坏多少东西,都并不重要。
    在已经掌握了电弧熔炉技术,并倾注不少灵性,把回收科技点满的苏武眼中。
    少量的资源是完好,还是破损都无所谓。
    反正即使是废铁。
    他也能轻松将其价值修复大半。
    战争开始后的第4个小时。
    汇聚了二十万台蜘蛛机器人的主力军团,开始彻底分散。
    以一支支独立小队的形式。快速从战场前线的南城区扩散向其他方向。
    这种阵型上的转变。
    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确认钢城不再存在大规模成建制的威胁力量。
    可以以稍微大胆一点的方式,来加快占领整个城市。
    不给那些意识到战败无可避免的钢城本地势力,太多逃亡和转移物资的机会。
    而与此同时。
    在刚刚平定的南城区。
    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整合资源。
    让停留在城区外的30支商队列车。
    分批次进入装载物资。
    以每支商队具备的上万吨的运输力。
    30支商队加起来,足以一次性把整个南城区大部分的稀有资源,都带回农家小院。
    “有点小看了末世前东洲最大工业生产基地的含金量。”
    “就算时隔这么久。”
    “这里也依然还有那么多的高级物资。”
    快速地浏览了一遍人工智能统计的物资清单。
    望着那些比之前评估的,还要多出数倍的高级物资。
    苏武心中忍不住生出了一阵收获到沉甸甸果实的满足。
    不说其它。
    只要将这第一批30万吨珍贵物资运输回来。
    他不惜威胁东洲政府,强行占据钢城的付出。
    就已经完全回本,并且还能大赚特赚。
    “有这一批资源。”
    “可以立刻开始着手建造20台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和10架双翼直升机。”
    “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也可以再建两台。”
    “唔,就这都还用不完。”
    “剩下的还能投入到基地车的改造,以及研究陆地巡洋舰的项目上。”
    冰封级陆地护卫舰的重要性,不需多说。
    一台就能支撑起一支足以穿行整个东洲,将上万吨物资运抵任何一个角落的商队。
    是苏武能够快速成长到如今地步的基石。
    而作为更加强大的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
    苏武至今为止也仅仅只有一台。
    再造两台,就等于让他的高端武力,一下子又额外扩充两倍的规模。
    另外建造双翼直升机,改造基地车,研究陆地巡洋舰等。
    也都是极为耗费资源的项目。
    有了这批资源的补充。
    能极大地减轻苏武在相关方面的压力。
    “果然充足的资源才是王道。”
    “来这么一下,整个农家小院的综合实力,都明显往前跳跃了一大截。”
    关掉统计物资列表。
    苏武站到全息投影地图面前。
    伸手将钢城南城区的比例放到最大。
    注视着一辆商队列车,缓缓驶入那里的某座避难所。
    30万吨稀有物资,只是一个开始。
    等到后续将整个钢城的资源全部清点一遍。
    苏武都不敢想象,
    他手中的军事武装,到时候到底能膨胀到什么程度。
    费了几分钟的时间,平息心中激荡的情绪。
    苏武将注意力从钢城方向挪开。
    转到了秦岭山,以及宽江流域和余安市周边。
    此时此刻。
    在这两块对于苏武同样重要的地方。
    也分别布置了将近50万,以及20万台蜘蛛机器人。
    前者构成了封锁紫晶体的数十道防御网。
    后者则是负责维护从余安市周边,以及宽江流域一带,大规模转移向江河市的车队的安全。
    单纯从部署规模上来说。
    苏武其实等于同时开辟了三处同级的大规模战场。
    不过,得益于超级工厂的强大生产力。
    苏武维持这三处大型战区,基本没有太大的压力。
    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在占据了钢城那座资源丰富到难以想象的城市,即将迎来更多的武器装备产出以后。
    苏武就更加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了。
    “暂时其它地方都没什么问题,都在按部就班的生产和建设。”
    “就是紫晶体。”
    “一天没有特别注意,似乎又进化了一些。”
    苏武忽然发现。
    他每次想要放松,又或者遇到什么高兴的事情的时候。
    只要回头看一看秦岭山岩浆峡谷那一片的紫晶体。
    保准都能淋到一盆冷水。
    在那边,就没出过什么好消息。
    调出岩浆峡谷两侧火力平台上的监测数据。
    苏武借助人工智能稍微计算了一下。
    发现现在的紫晶体。
    有一部分似乎进化出了翅膀的雏形。
    不只是能够跳跃,还拥有了短暂飞行的能力。
    并且。
    第一次。
    它们似乎有了反击的意识。
    看着某座火力平台上,几只试图闯入弹药仓库区的带翅紫晶体。
    苏武沉默了很久。
    最终决定把当前唯一的那一台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
    还有它所携带的晶体探测器。
    一同派往秦岭山。
    并常驻那里。
    “还要继续加强秦岭山的防御。”
    “另外。”
    “生产和科研也都该继续加速了。”
    “不能被紫晶体落下太远。”
    2月6日。
    厚重的乌云,再一次笼罩江河市。
    在漆黑的天色与呼啸的暴风雪中。
    农家小院核心区的地表上空。
    缓缓亮起了一排明亮到有些耀眼的指示灯。
    将周边的黑暗,远远的驱散开来。
    借助这些指示灯的光芒。
    能够清楚地看到。
    原本位于农家小院地下避难所上边的那10米厚的土壤和岩石层。
    此时已经彻底被铲除一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直接在避难所地下第1层的顶端外墙上,由快速水泥浇筑而成,高达20米的圆形炮塔基座。
    “一直以来。”
    “所有建造避难所的工作,都在位于地底10米深以下的地方进行。”
    “这在农家小院最开始弱小的时候,没有错。”
    “十米厚的土壤和岩层,足以庇护当初只有几百平米大小的避难所。”
    “免受来自于地表的暴风,极热与极寒的伤害。”
    “但是随着后来避难所的规模越来越庞大。”
    “继续保留这种结构。”
    “实际上,安慰性质已经逐渐开始大于实用性质。”
    “避难所顶端距离地表10米厚的土层。”
    “它的真实防御力。”
    “未必有10厘米厚的快速水泥强大。”
    “并且,在紫晶体具有挖掘岩石和土壤的能力以后。”
    “这些土层,就更加没有存在的意义。”
    “不仅不会带来安全,反而还会给避难所的防御造成一些麻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