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彻底倾垮(一更)
说是冲,并非自正大门闯入,共七十多个黑衣人,事先潜伏高墙,悄无声息,待听一声锐哨,他们齐齐冲下,直接往正堂奔去。
朱岘一凛,朝外望去。
陆明峰和牧亭煜也同时抬头。
“这是……”牧亭煜说道。
陆明峰没有那么快反应过来,一度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除却藏于暗处的天荣卫,府上还有八十多个身手了得的将士,突如其来的刺客以最快速度冲破第一第二道防线,但在正堂外被拦截了下来。
来势汹汹的刺客挥刀大斩,看护宅院的将士不遑多让。
双方所使用的皆是大刀,锋利强劲的刀刃交击,灌足了力量,一着不慎,便是死无全尸。
五名刺客直奔正堂,本欲劫持陆明峰,再去寻朱岘,未料闯进来便见到了巨大的虎笼子,和笼子里惊惧朝墙里挪动的朱岘。
屋内守卫不给这些刺客片刻喘息,扬刀朝他们砍去。
其余人护着陆明峰和牧亭煜等人离开,一名守卫手忙脚乱的去开锁。
朱岘心跳飞快,脑袋一片空无。
虽早已不止一次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心理体验,但从未如现在这般逼近和清晰。
眼看屋外又有人拼死冲来,陆明峰一把抽出身旁近卫的佩刀,跑向虎笼。
“陆大人!”牧亭煜惊道,伸手抓了个空。
朱岘手脚被缚,已极力躲在最里面,陆明峰一把推开对不准锁孔的守卫,手中大刀朝朱岘连刺五刀,三中二空,所中全在小腹。
朱岘瞪大眼睛,脏腑破裂涌上来的鲜血从他缠着白绫,无法发声的唇中溢出。
陆明峰一把扔掉大刀,说道:“我们走!”
屋外一片激战,院中鲜血如泼,腥气大散,数名刺客冲入屋内,在同伴掩护下打开笼子。
朱岘瘫靠在角落,艰难呼吸,鼻下好多血色泡沫,睁着眼睛看着冲进来的刺客们。
直到有人将他口中的白绫取下,他才好受许多。
一个高大的男人背起他,朝外面跑去,被挤压的伤口鲜血狂涌,痛的他浑身是汗,一阵阵抽搐冷冽。
不知过去多久,时间像很快,又像很慢,迎面一阵寒风呼啸袭来,带来远处女童清脆焦急的唤声:“朱大人!”
将他救出来的几名刺客停下脚步,背着他的那人直接将他扔在地上,像扔一个麻袋。
“站住!”宋倾堂见这几人跑走,高声吼道。
朱岘侧卧在地上,翻身的力气都没了,残喘着气,虚望着身前长街。
幽暗的灯火里,女童狂奔而来,朱岘动了动手指,想去抓她。
“朱大人!”夏昭衣一把握住他冰冷的手,看向他被鲜血浸染成暗色的官袍。
朱岘握紧她的手,说不出话,眼神满是绝望和害怕,眼泪和鲜血混成一片,身子剧烈的抽搐颤抖。
他张了张嘴,艰难的吐出两个字:“百……姓……”
夏昭衣眼泪夺眶。
宋倾堂和沈冽的手下终于跑来。
朱岘躺在地上,半个身子的鲜血,眼睛半睁,眸中再无半点神采。
·
京兆府的倾垮,和留守京城的宿卫京师们的离京,直接令整座京城彻底瘫痪。
没有人看守了的城门,大量百姓外逃,无秩序的逃离造成数场可怕的踩踏,伤亡无人统计,几座城门皆有大片淋漓血肉和尸块。
出城后遇到的抢掠和打斗事件变多,家族大的紧紧团结,人丁凋零的努力寻求同盟。
许多贪婪疯狂的目光盯上那些马车,一旦人群里有人站出来煽动,那些乘坐马车之人所面临的便不仅仅是灭顶之灾,还有亡门绝户之难。
除却大量外逃的百姓,也有许多百姓选择留在城里。
有些人出于保守,不愿离乡背井,有些人害怕京城之外更为可怕,不敢轻易离去。
而京城也并未有多好,人去楼空的屋宅被人侵占或纵火,那些带不走的完好家具被搬空。
皇宫自不必说,早已被成千上万的人冲入进去。富贵人家也大量遭殃,那些王公将相的府宅,只有少数几户因为没有更多精力去侵占掠夺,而侥幸逃过一劫。
城中不论黑夜白天,随处可见冲天之火,一些难以控制的火势,摧枯拉朽般,吞没数街屋宅。
东平学府后也有火光,火势并不大,只有近处才可见。
夏昭衣坐在台阶上,抬头看着最上方的外焰,天幕澄澈碧蓝,千里如洗。
李管事从外头快步走来,在赵宁身旁低声说道:“几大城门都堵的厉害,堵到隔街去的都有,看情况,我们今晚出不去了。”
赵宁点头,说道:“那便明日寻个人不多的城门。”
宋倾堂站在一旁,闻言皱眉。
他父亲和东平学府的先生们是一并出城的,属于最早的一批,已经是两天前的事了。
这两天因为城中还有天荣卫和燕云卫方城卫的人在,他们并没有立即离城和火化朱岘,所以拖到了今日。
按照如今这样堵下去的情况,恐怕这一路都不会遇上了。
以及,欧阳将军的那些兵马,现在不知去了何处,会不会随欧阳将军回去北境呢。
沈冽那名手下这时也从外面进来,手里提着一个小包袱。
“阿梨姑娘。”手下轻声说道,将小包袱放在夏昭衣身旁台阶上。
“这是什么?”宋倾堂说道。
“前天晚上闯入镇国将军府的那些黑衣人之物。”手下回道。
宋倾堂当即过去,伸手打开包袱。
夏昭衣回身看他。
包袱里有几枚用粗布包裹的暗器,有一枚玉牌,两条手绢,一只鞋。
“都是死人身上的,”手下说道,“其中玉牌主人死在钱府的花舞阁,他负伤逃走,撑不住了死在那的,尸体未被人发现收走。”
“这只鞋子……”宋倾堂说道。
“未烧透的半具尸体,鞋底绣有名字。”
宋倾堂抬起来,当真是有。
“李怀成。”宋倾堂说道。
赵宁眉头轻皱,朝宋倾堂看去。
宋倾堂有所感,抬头望她:“赵大娘子认识?”
“很耳熟,”赵宁说道,“但一时记不起在哪听过。”
朱岘一凛,朝外望去。
陆明峰和牧亭煜也同时抬头。
“这是……”牧亭煜说道。
陆明峰没有那么快反应过来,一度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除却藏于暗处的天荣卫,府上还有八十多个身手了得的将士,突如其来的刺客以最快速度冲破第一第二道防线,但在正堂外被拦截了下来。
来势汹汹的刺客挥刀大斩,看护宅院的将士不遑多让。
双方所使用的皆是大刀,锋利强劲的刀刃交击,灌足了力量,一着不慎,便是死无全尸。
五名刺客直奔正堂,本欲劫持陆明峰,再去寻朱岘,未料闯进来便见到了巨大的虎笼子,和笼子里惊惧朝墙里挪动的朱岘。
屋内守卫不给这些刺客片刻喘息,扬刀朝他们砍去。
其余人护着陆明峰和牧亭煜等人离开,一名守卫手忙脚乱的去开锁。
朱岘心跳飞快,脑袋一片空无。
虽早已不止一次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心理体验,但从未如现在这般逼近和清晰。
眼看屋外又有人拼死冲来,陆明峰一把抽出身旁近卫的佩刀,跑向虎笼。
“陆大人!”牧亭煜惊道,伸手抓了个空。
朱岘手脚被缚,已极力躲在最里面,陆明峰一把推开对不准锁孔的守卫,手中大刀朝朱岘连刺五刀,三中二空,所中全在小腹。
朱岘瞪大眼睛,脏腑破裂涌上来的鲜血从他缠着白绫,无法发声的唇中溢出。
陆明峰一把扔掉大刀,说道:“我们走!”
屋外一片激战,院中鲜血如泼,腥气大散,数名刺客冲入屋内,在同伴掩护下打开笼子。
朱岘瘫靠在角落,艰难呼吸,鼻下好多血色泡沫,睁着眼睛看着冲进来的刺客们。
直到有人将他口中的白绫取下,他才好受许多。
一个高大的男人背起他,朝外面跑去,被挤压的伤口鲜血狂涌,痛的他浑身是汗,一阵阵抽搐冷冽。
不知过去多久,时间像很快,又像很慢,迎面一阵寒风呼啸袭来,带来远处女童清脆焦急的唤声:“朱大人!”
将他救出来的几名刺客停下脚步,背着他的那人直接将他扔在地上,像扔一个麻袋。
“站住!”宋倾堂见这几人跑走,高声吼道。
朱岘侧卧在地上,翻身的力气都没了,残喘着气,虚望着身前长街。
幽暗的灯火里,女童狂奔而来,朱岘动了动手指,想去抓她。
“朱大人!”夏昭衣一把握住他冰冷的手,看向他被鲜血浸染成暗色的官袍。
朱岘握紧她的手,说不出话,眼神满是绝望和害怕,眼泪和鲜血混成一片,身子剧烈的抽搐颤抖。
他张了张嘴,艰难的吐出两个字:“百……姓……”
夏昭衣眼泪夺眶。
宋倾堂和沈冽的手下终于跑来。
朱岘躺在地上,半个身子的鲜血,眼睛半睁,眸中再无半点神采。
·
京兆府的倾垮,和留守京城的宿卫京师们的离京,直接令整座京城彻底瘫痪。
没有人看守了的城门,大量百姓外逃,无秩序的逃离造成数场可怕的踩踏,伤亡无人统计,几座城门皆有大片淋漓血肉和尸块。
出城后遇到的抢掠和打斗事件变多,家族大的紧紧团结,人丁凋零的努力寻求同盟。
许多贪婪疯狂的目光盯上那些马车,一旦人群里有人站出来煽动,那些乘坐马车之人所面临的便不仅仅是灭顶之灾,还有亡门绝户之难。
除却大量外逃的百姓,也有许多百姓选择留在城里。
有些人出于保守,不愿离乡背井,有些人害怕京城之外更为可怕,不敢轻易离去。
而京城也并未有多好,人去楼空的屋宅被人侵占或纵火,那些带不走的完好家具被搬空。
皇宫自不必说,早已被成千上万的人冲入进去。富贵人家也大量遭殃,那些王公将相的府宅,只有少数几户因为没有更多精力去侵占掠夺,而侥幸逃过一劫。
城中不论黑夜白天,随处可见冲天之火,一些难以控制的火势,摧枯拉朽般,吞没数街屋宅。
东平学府后也有火光,火势并不大,只有近处才可见。
夏昭衣坐在台阶上,抬头看着最上方的外焰,天幕澄澈碧蓝,千里如洗。
李管事从外头快步走来,在赵宁身旁低声说道:“几大城门都堵的厉害,堵到隔街去的都有,看情况,我们今晚出不去了。”
赵宁点头,说道:“那便明日寻个人不多的城门。”
宋倾堂站在一旁,闻言皱眉。
他父亲和东平学府的先生们是一并出城的,属于最早的一批,已经是两天前的事了。
这两天因为城中还有天荣卫和燕云卫方城卫的人在,他们并没有立即离城和火化朱岘,所以拖到了今日。
按照如今这样堵下去的情况,恐怕这一路都不会遇上了。
以及,欧阳将军的那些兵马,现在不知去了何处,会不会随欧阳将军回去北境呢。
沈冽那名手下这时也从外面进来,手里提着一个小包袱。
“阿梨姑娘。”手下轻声说道,将小包袱放在夏昭衣身旁台阶上。
“这是什么?”宋倾堂说道。
“前天晚上闯入镇国将军府的那些黑衣人之物。”手下回道。
宋倾堂当即过去,伸手打开包袱。
夏昭衣回身看他。
包袱里有几枚用粗布包裹的暗器,有一枚玉牌,两条手绢,一只鞋。
“都是死人身上的,”手下说道,“其中玉牌主人死在钱府的花舞阁,他负伤逃走,撑不住了死在那的,尸体未被人发现收走。”
“这只鞋子……”宋倾堂说道。
“未烧透的半具尸体,鞋底绣有名字。”
宋倾堂抬起来,当真是有。
“李怀成。”宋倾堂说道。
赵宁眉头轻皱,朝宋倾堂看去。
宋倾堂有所感,抬头望她:“赵大娘子认识?”
“很耳熟,”赵宁说道,“但一时记不起在哪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