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展笑容知道她说的是事实,仍然为她鸣不平说:“前不久程掌珍才窃取过你“竹报平安”的主意,我们一直这样受压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金玲看过去说:“你很想出头吗?”
    展笑容说:“我们做女史的哪个不想出头,就算是我是不愿意与人争执的性格,也不想受人欺负。”
    金玲说:“在宫里能默默无闻,未必不是件好事,不过,我们的这位掌珍太过心浮气躁,我相信她如果继续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自食恶果了。”即便是在现代社会,顶头上司压榨属下员工的事情也屡见不鲜,甚至高校里的学生们辛苦的成果,偶尔也会被导师冠名。所以对于程颖芳所做的一切,金玲一直保持着平常心。
    更何况阮司珍是个精明人,在司珍房她的这一亩三分地儿上发生的事情,不至于瞒得过她的眼睛。阮翠云对于程颖芳的所作所为一向都没有表达过任何不满。金玲不相信是因为阮翠云不知道那些事,所以正因为如此,她才从来没有急着去揭露程颖芳。她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程颖芳所作所为确实触犯了宫规,并且严重到要被赶出尚宫局,就不会到阮翠云面前去说。
    “天欲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没有人能够一直不付出代价地嚣张,更何况是胆大到抢金玲的设计,她可不奉行什么一笑泯恩仇。
    郑太妃这一年来身体都不好,近来更是病得很严重,她的病情总是反复发作,上次丢了凤凰朝日金钗,就是去出云观祈福时路上弄丢的,既然去祈福,当然是身体上有病痛。最近这段日子更是难以痊愈,病体沉疴。
    太皇太后一直希望郑太妃这个眼中钉早点归西,又想留下她让她多受折磨,其实也挺矛盾的,看她这次病的严重,太皇太后就派人接光王回来,算是提前准备后事给郑太妃送终。
    这一天,司珍房和司制房已经准备好了给王贵妃的东西,几位女史正端着作品有序的等在尚宫局的大殿中,等待蔡尚宫和阮司珍,钟司制出来,一起送到大明宫去,当然今天太皇太后也会在场。
    刘三好对金玲兴奋地说道:“你猜我今天看见谁了,是光王啊,他回来了!”
    金玲这些天的工作不少,都在工房里做钗,也没在宫内走动,到是还不知道这个新闻,不过算算时间,光王也该回来了,金玲说:“十几年过去了,不知道他变成什么样子。”不知道还会不会像从前一样爱哭鼻子。
    钱飞燕在一旁插口到:“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这些天除了金玲你关起门来做事之外,大家几乎都遇到过光王,是太皇太后下旨让他回来的。二十几岁的人了,却像小孩子一样,还整天拿着个乌龟在玩,真是很好笑。”
    大家都知道光王小时候从树上摔下来摔到了头,连太医都说他以后都会是十岁的智力,钱飞燕又不是不知道这件事,只不过是性格使然,捧高踩低的小人嘴脸,如果是其他主子这样,她一定不敢这么说。正是知道光王母子没有权势,不受待见,她才这么说的,宫里这样的人不乏少数,估计这些天这样的议论纷纷扬扬,还有很多。
    还未见面金玲就觉得,光王这次回来处境着实堪忧,一点自保的实力都没有,无异于羊入虎口。装痴扮傻是能降低别人的防备心,不过一个大男人装成一个痴儿,而且还是曾经的天之骄子,但凡有别的办法,相信他都不想这么做吧。
    金玲讽刺的说道:“好笑的人是你才对吧!光王好歹是主子,你又是什么身份!”就算光王真是个傻的,也轮不到做奴才的去嘲笑他。
    刘三好也说道:“飞燕,你怎么能这么说光王,他是病了,不得已的,你还取笑他,要是让王爷知道得多难过。”
    钱飞燕不客气道:“喂,刘三好,你到底是哪一房的?!只会帮着起姚金玲说话!你忘了钟司制让我们司制房都要同心协力吗,现在却在外人面前反驳我!还是在你眼里只有姚金玲是你的好姐妹?”说着就用手推了刘三好一把,她说的外人当然是金玲和展笑容她们。司珍房和司制房互相较着劲也不是一朝一夕了,双方都互相防着。
    她们女孩子们平时这样打打闹闹也司空见惯,可是这次刘三好手中托盘上是摆着要成呈给王贵妃的罗裙,是她一针一线绣出来,被钱飞燕这样一推,眼看着刘三好就要摔倒,手中的托盘带着衣物飞了出去。
    尚宫局的大殿上有几株盆栽,不巧的是她们刚好站在盆栽的旁边,其中有一株枝桠满布,而轻薄的细纱罗裙就要挂到那一棵树上去,不出意外一定会把衣服刮花!
    第10章 宫女心计10
    几个宫女惊叫出声,却觉得眼前一花,金玲以她们都没看清的速度已经一手扶住刘三好,一手将罗裙拉回来,安放到托盘中。
    刘三好惊魂未定,拍了拍胸口:“真的好险,还好金玲你及时相助,否则这罗裙就要落到盆栽之上,少不得要被树枝刮坏,那样我们就遭殃了!”
    金玲看向钱飞燕:“如果罗裙出问题,你也是司制房的人,脱不了干系。”
    钱飞燕也有点吓着了,她又没想着毁了罗裙,“你……你在说什么呀?我又不是故意的!”
    蔡尚宫,钟司制,阮司珍走出来,“发生什么事啊?吵吵闹闹的!”
    金玲看了看脸色苍白钱飞燕,钱飞燕明显很怕金玲告她一状,正紧张,只听金玲说道:“没什么,只是虚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