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做到我们想不到的事情

    第432章 做到我们想不到的事情
    这几年,华国新能源市场风起云涌,各路造车新势力逐一倒下,比当年的智能手机大战还要更加惨烈。
    无论你背靠哪路巨头,过去有什么样的辉煌历史,都在这一轮竞争中需要从零开始。
    其中华国的新能源车企大获全胜,背后第一大赢家自然是华国方面,华国获得了技术创新、税收、就业等各方面的红利。
    更重要的是,过去要给国外总部的利润,现在都变成国内的利润,每年光是汽车行业的自给自足,都能省下一大笔外汇。
    第二大赢家则是华尔街资本,华尔街资本在2025年和2026年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成为了两家一线华国新能源车企业的控股方,并在低点大手笔买入新能源车企的股份。
    这是因为新能源车最大的成本就在锂电池,锂电池背后的锂矿是可以像其他大宗商业一样被操作的。
    华尔街先是打压锂矿价格,各路资本纷纷出来放话,大致意思是尽管今年锂矿已经是相对低点了,但明年价格仍然不会暴涨,最多涨个20%。
    然后对于华国企业在全球锂矿中的布局,要么通过政府层面施加压力,逼迫你将其出售给西方企业,要么就是在锂矿暴涨的时候让其无法开工,无法正常开采,用类似价格进一步推高锂矿价格。
    在锂矿价格处于低位时候大肆扩产,把价格打到没有利润,涨价就要面临车卖不出去,不涨价面对锂矿价格一天比一天高的局面,卖一辆亏一辆。
    这些新势力们倒下的速度比预期更快,除了少数头部的还能撑住外,其他所谓一线倒下的姿势都要远比外界想象的更难看。
    对华尔街来说,无非是当年华国大豆攻略的又一次重演,以抄底价格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对华国新能源车企的收割。
    也正是因为有这轮收割,所以后续象党开放华国新能源车进入阿美利肯市场才会如此顺利,放开是放所有华国新能源车企进来没错,但真正能够大量铺开销售的,那可都是实际控制人已经换成华尔街的华国新能源车企。
    就业、税收和技术留在了华国没错,但华尔街也从中吃到了很大一块蛋糕。
    过去霓虹车企在阿美利肯卖的飞起,霓虹车企来帮阿美利肯的华尔街资本们赚钱,现在华国车企在阿美利肯卖新能源车,背后赚的盆满钵满的仍然是华尔街资本。
    阿美利肯的打算属于顶级阳谋,把华国算的死死的,因为对华国来说,头部他们会保,但中间的那些所谓新势力,是没有保的理由也保不过来。
    所以在这一轮的新能源浪潮中,华国和阿美利肯都是赢家,输家是谁?最大输家自然是霓虹,其次是德意志。
    华国能靠制造业赚钱,阿美利肯能靠金融业赚钱,霓虹和德意志这两边都不沾,不就只能当蛋糕了么。
    当然华尔街也不是万能的,他们能够吃到的也是华国愿意让他们吃的蛋糕,像真正的优质资产,哪怕华尔街能拿到,华国也会逼他们吐出来。
    比如像光甲航天当年融资是有华尔街资本像高盛这种入场的,后来也被燕京方面逼着你吐出来。
    要是换霓虹或者欧洲,这类资产就不是你逼华尔街吐出来,而是华尔街逼你全部卖给我了。
    这就是国际商业法则中赤裸原则的体现,也是为什么阿美利肯看不惯老中,因为他们没办法肆无忌惮地从老中这切蛋糕走,想切还得获得老中的默认。
    回到space,来的车评人有好几十号人,其中不乏冤家。
    同行是冤家真没说错,毕竟大家都吃这碗饭,消息平时整个圈子里都共享,大家隐隐之间有点竞争关系。
    可能之前你红,他捧着你,后来他比你红然后不搭理你,你自然就嫉恨上。
    像震哥和韩璐就属于原本韩璐是他上级,估计当年就看韩璐不爽,后来震哥出来自己干,双方隔三差五开掐,互相阴阳怪气两句。
    哪怕是有矛盾的双方,在知道对方会来的情况下,也都来到了现场。
    由林甲出马来和他们交流:
    “刚刚各位应该都看了保密协议的条款,因为我们的车还是测试车,它和最终上路的形态还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不得不有保密要求。”
    下面大家响起的回复都是“能理解”,“这行行规就这样”,“之前没少签保密协议”等等。
    总之哪怕有人因此不满,也没谁会把不满摆在明面上。
    “大家应该知道,我们想改名,但是内部提出了一种观点,就是如果我们的车不够好,它没有办法满足大家对光甲这个品牌的期待的话,那还不如不改名。”林甲说。
    “所以这次请各位一线的车评人来,是希望各位能够从一个专业的角度来给我们一些建议。
    就是如果这台车是光甲汽车,光甲汽车s1的话,你们觉得是否符合你们对光甲这个品牌的期待。
    就当成是上市第一次看到,你会觉得是哇塞太厉害了,不愧是光甲造的车,还是说觉得就这?还以为多厉害呢,结果就这。
    各位不用担心自己说的话会得罪谁,我们私下交流,就是为的听真话。”
    各位车评人从会议室直接到外面的试车场地,一共三辆黑色的space s1已经在等着他们了。
    然后分别有工作人员坐在副驾驶给去试车的人挨个讲解。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帮车评人看到的和雷君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款车型。
    “震哥,您叫我小李就行。”胸前挂着李涛字样的工牌,整个人帅气又阳光,他坐进驾驶位之后第一感想是果然有钱的企业招的这种负责商务接待的员工都有长相要求。
    “你好。”
    “我要先给您介绍一下,我们这车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这玩意,我们把它命名为智脑。”小李拿着一个耳机状的东西递给对方。
    说是非入耳式耳机,但其实要比耳机的面积大很多,几乎能覆盖四分之一个后脑勺了。
    从小李手中接过智脑之后,他捏了捏,感觉到有点类似像橡胶材质,“这是?”
    李涛介绍道:“这是这整个车的核心,它会收集你的大脑数据,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脑机连接。”
    果然李涛的话验证了他的猜测,脑机连接喊了很久,果然还是得光甲航天率先来实现。
    “等于这个显示屏,是通过脑机连接来操控对吧?”
    李涛摇摇头:“不不不,它的灵敏度还不足以支撑这么复杂的操作。
    听我来给您慢慢介绍。
    智脑的作用主要有三个,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它会通过脑电波检测出最紧急的情况,比如说你快要撞到什么东西,然后你已经失去理智,操作变形。
    这时候智脑通过获取到的数据来判断你现在处于紧急情况,就会紧急制动。”
    “我明白了,相当于这有个紧急制动功能,相当于它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对,没错,这是其他车企做不到的,他们也能做类似的东西,也能模拟出类似的东西来。
    但是他们做不到,敢完全相信自己系统的判断,把这套紧急制动交给系统来自己判断后决策。
    这技术只有我们能够保证。”李涛信誓旦旦地说。
    这本质上有点类似智能驾驶,之前大家都只说智驾,不说无人驾驶,不仅仅是因为技术做不到,更是因为这涉及到权责划分。
    说无人驾驶,汽车出交通事故,车企是责任人还是车主是责任人?更何况还有华为智选这种合作模式。
    智驾出事是华为担责还是赛力斯?用户购车冲着华为智驾,结果智驾出事赛力斯担责,这在当下是无解难题。
    目前没谁对自己的智驾有信心到敢担这个责。
    智脑的紧急制动也是同样的逻辑,系统自动判定,换言之如果在不该制动的时候制动了,导致的事故,那就将会是车企担责。
    技术上成熟了,也没谁敢冒然跟进。
    “第二点就是它能够一定程度上判断你的心情,你在和我们的人工智能语音聊天的时候,整个过程会更像和人聊天。
    就是得益于智脑的信息共享。”
    “最后一点就是,它会实时抓取你的脑电波数据,未来我们推出hbm机器人的话,会基于你的脑电波数据去训练hbm机器人,保证卖给你的hbm机器人在驾驶习惯上和你最一致。”
    陈震在听完之后觉得离他猜的脑机操控还有一段距离,“我明白了。”
    “它的智驾.”
    其他的介绍和国内新能源车比起来大同小异,陈震作为能够接触到车企工程车的头部车评人,倒没有什么惊讶。
    在真正开过之后,他回到会议室,会议室里林甲正在和其他排队中的车评人讨论。
    整个流程是,车评人排队,体验完回会议室,会议室里林甲在等着他们实时反馈意见,沟通完之后就能走了。
    “陈震,你作为第一个试完的,有什么感想?”林甲问道。
    陈震思索片刻后说:“它很惊艳,智脑的设计更是所有车企里独一份。
    确实给我一种你们的人工智能对话过程中要更智能的感觉。
    而且刚刚你们的工作人员还介绍说,未来它会随着使用更加智能。
    它绝对是对得起一百万这个价位,甚至因为太空材料的汽车logo,加上光甲航天在国内的品牌认可度,它绝对是值这个价格,而且我相信国内的消费者也一定会买账。
    只是我感觉在哪里缺了点什么。
    等我下车之后在回来的路上想明白了缺了什么。
    如果它要改名为光甲汽车,要用光甲航天的logo,那它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是一辆好车,就没了。
    而光甲航天一直给外界的印象是,光甲航天能够做到我们想不到的事情。
    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光甲航天能够做到。
    无论是近月空间站、空天飞机还是核弹变轨,这些事情都是难度非常夸张,之前没人觉得我们能做到。
    但光甲航天做到就跟吃饭喝水一样。
    所以我经常看新闻,要是看到光甲航天挂在热搜上,都得先喝口水冷静一下您知道吗?
    生怕又是什么让我惊掉下巴的新闻,我心脏要受不住。
    包括刚才您那工作人员给我把智脑掏出来的时候,我以为他要和我说,智脑可以用来脑机连接,能直接操控那中控屏。
    我下意识就觉得光甲航天该做到这点,这技术对光甲航天来说没什么难的,不就是脑机连接吗?
    天啊脑机连接,没谁能搞定的技术,要是有这玩意,别说新能源车,最先被动一动的应该是智能手机市场。
    谁要有这技术,谁就能成为新一代的苹果,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霸占整个智能手机市场。
    就因为是光甲航天掏出来的,所以我会觉得脑机连接技术突破了不是很正常吗?
    换任何一个车企来,哪怕他们ceo来跟我说,我们实现了脑机连接,实现了大脑直接操作转向灯,我都不会信。
    但光甲做不到,我会觉得有些失望。
    当然我知道脑机连接,紧急制动,车企担责这已经很牛了,已经是别人都做不到的技术。
    但放光甲身上,我就觉得哪哪差那么点意思。
    我的想法如此,我相信广大消费者,他们的想法只会比我更强烈。
    我自认为因为专门干这个,也算是见多识广了,我会比一般消费者更理性,更能够挖掘出车本身的优点。我都会有类似的观念闪过。
    我想大概其他消费者这样的想法会更加强烈吧。
    另外就是那个人工智能确实更流畅,反应也更像人。
    但我不太能理解,智脑让它更智能的逻辑,以及这种优化会给人一种过于抽象的感觉。
    如果我们完全是畅想的话,它既然能够获得我的脑电波数据,判断我的情绪,那是否整个车身能够采用全led灯设计,然后根据我的情绪,整个车身自动变色呢?
    这样的设计会比所谓培养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更加有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