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斩杀豪强,问罪县令,捉拿太守

    “臣救驾来迟,请至尊治罪……”
    张晖等天策卫将士半跪在地,向李瑄请罪道。
    “不过鼠辈,何须请罪?将军请起!”
    李瑄抬手让张晖等将士起身。
    这一刻,在场之人瞠目结舌。
    皇帝,九五至尊。
    别看平民百姓在怨气大的时候一口一个皇帝老儿。
    但“皇帝老儿”真正近在眼前的时候,内心如翻江倒海,不能自己。
    因为皇帝离淮南、江南等地的百姓太远了。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以至于许多百姓以为传说中的长安城是黑色。
    那里的王公权贵,举起镰刀,他们不是收割麦稻,而是收割百姓。
    张二河、牛石这两个与李瑄有接触的淮阴百姓更加震惊。
    他们从未想过那个平易近人,态度温和的男子是当朝天子。
    他们记得自己多次说过“皇帝老儿”,但李瑄却报以微笑回应。
    这是不是要掉脑袋的大不敬之罪?
    皇帝老儿是百姓心中的固有形象,真正的皇帝,年轻且锐意进取,可能在除贱为良过程中,牵联有真正的好人,但绝对是明辨是非的。
    他从来没有纵容过官吏,从来没有屈从过豪强大族。
    一直秉承自己的信念,致力于天下民生。
    为此,他放弃安逸的长安,下江南巡视。
    长安所见美好,所听美好。
    不过云云!
    有一类人心中恐惧。
    就是打着围攻劫匪旗号的所谓“淮阴联军”。
    他们以为的劫匪竟然是皇帝。
    不是说皇帝前往钟离郡了吗?
    不是说皇帝不来淮阴了吗?
    皇帝竟然偷偷摸摸的跑到淮阴郡宣泽乡的青云里,还在这里过夜。
    古今哪有这样的事情?
    刚才还嚣张跋扈的谢必安,瞪大眼睛,眼神中写满恐惧。
    恐惧之余,还带着一些委屈……
    皇帝打扮成商人,这不是诚心钓鱼执法吗?
    他怎么这么倒霉。
    以往不论犯下任何错事,哪怕草菅人命、强抢良家妇女,他的乡长父亲谢长都会轻而易举帮他摆平。
    现在他谢长还能保住他吗?
    谢长背后的靠山行吗?
    最万念皆灰的要属宋鹏程了,他明白皇帝出现在这里意味着着什么。
    他不单单会仕途终结,很有可能一命呜呼。
    宣泽乡。
    除贱为良后竟然出现这样的情况,至尊一怒,不知要掉多少脑袋。
    即使如此,宋鹏程也得连滚带爬地来到李瑄身边。
    “淮阴县令宋鹏程不知至尊在淮阴,罪该万死。”
    到达李瑄面前后,宋鹏程不顾地上的尘土,“嘭嘭”地磕了三个头。
    “朕来的是宣泽乡青阳里,天下除贱,而宣泽乡如此碌碌,你确实该死。”
    李瑄眼睛盯着宋鹏程,怒形于色。
    “臣不知宣泽乡豪强如此放肆!臣一定会将豪强绳之以法,为平民百姓重分土地。”
    宋鹏程还抱有一丝幻想,从万死之中,求得一生。
    众所周知,李瑄对于豪强勾结的官吏为零容忍。
    一经发现,绝不留情。
    除贱为良因此被杀的官吏数不胜数。
    宣泽乡已经瞒不下去了,乡民们没有耕地,如同奴隶。
    宋鹏程只能弃车保帅。
    “身为县令,却不知乡中有豪强。淮阴共有几个乡,还有比这更无能的县令吗?”
    李瑄冷声说道。
    现在李瑄有一百个理由,将宋鹏程问罪处死。
    但李瑄想从宋鹏程口中问出一些问题。
    “臣该死,臣该死……”
    宋鹏程只能不断地向李瑄磕头,一副不知情的模样。
    如果真是“无能”,或许会是他最好的结局。
    “来人,将谢长和谢必安就地斩首,抄没谢氏一切家资,族人尽皆流放云南,奴仆全部充送山西修路。”
    李瑄下达第一个命令。
    他不需要认识谢长是谁。只看谢必安,只看宣泽乡,就知谢长的为人。
    如此必斩!
    “遵命!”
    在宋鹏程等淮阴官吏颤抖之中,谢必安和谢长被推到李瑄前方。
    “县令救我……”
    谢必安深受打击,短短时间,经历起落,无力再言。
    甚至他腿软到路也无法走,被两名内卫拖着。
    那滚滚铁骑,无上皇权,让他感受到自己这个宣泽乡地头蛇的渺小。
    李瑄摇身一变,让他不敢逼视……
    然而谢长还不甘心,请宋鹏程为他求情。
    但宋鹏程已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还敢多说一句?
    在紧张的气氛中,谢必安、谢长被按在地上,两名内卫充当刀斧手,就欲行刑。
    “至尊,是宋鹏程纵容我们,向我们索要贿赂,所以才误入歧途……”
    面对刀刃,谢长知道自己完了,他想临死之前,拉一个垫背的。
    从天策卫到来,到即将命丧黄泉,前前后后不过一刻钟时间,没有回旋的余地。
    他们谢氏在淮阴横行一百多年,落魄却只是一刹那间。
    迅速到后悔都来不及。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休要血口喷人,至尊明鉴,我与谢氏毫无关系,是他们诬陷我。”
    宋鹏程跳起来反驳谢长。
    “斩!”
    李瑄对宋鹏程的话置若罔闻,吐出这一个字。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以宣泽乡的情况,谢氏父子多活片刻,就是对百姓的辜负。
    “噗嗤!”
    “噗嗤!”
    内卫手起刀落,谢必安和谢长人头落地。
    他们鲜血飞溅,洒向这片他们称王称霸的土地上。
    他们的富贵传承,会和他们的血肉一样,化为尘土。
    周围的宣泽乡百姓见到宣泽乡的罪恶之源谢氏父子死亡,还有些不敢相信。
    皇帝突然出现,为平民百姓做主的事情,只会出现在小说中。
    现在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没有欢呼雀跃,只有热泪盈眶。
    他们的要求很低,只希望谢氏父子死亡以后,他们能够吃饱穿暖。
    淮阴城其他豪强看到谢氏父子的结局,不免兔死狐悲。
    他们从未想过死亡离自己如此之近。
    依稀从谢氏父子身上,看到明天的自己。
    可现在想脱身,却也晚了。
    他们被天策卫团团围住,插翅难逃。
    “宋县令,来围剿朕的,除了县卒、捕快、淮阴锦衣卫,还有哪些?”
    李瑄又向呆住的宋鹏程质问道。
    “臣不知是至尊驾临,受到谢氏父子蛊惑,怕人手不足,请地方大族助阵。”
    宋鹏程硬着头皮向李瑄回答道,遮遮掩掩。
    “除了宣泽乡外,其他乡里该不会有问题吧?”
    李瑄紧盯着宋鹏程问。
    “没……没问题。”
    宋鹏程断断续续地回答。
    “那好,宋县令随朕前往县衙,朕会派人到淮阴其他乡里,挨家挨户地询问。”
    李瑄微微点头,他倒要看看宋鹏程能狡辩多久。
    果不其然,宋鹏程听到李瑄还要追查到底的时候,双腿颤得更厉害,他刚站起身,又瘫坐在地。
    这淮阴的大族,哪经得起查?
    从城东杀到城西,绝对不会有一个冤枉的。“淮阴令看来腿脚不便,将他扶起来,带回淮阴城……”
    李瑄令两名侍卫将宋鹏程挟上马。
    “张将军,令所有人放下兵器,一起回淮阴城。”
    李瑄又向天策卫将军张晖吩咐。
    张晖能领会至尊口中的“所有人”。
    也就是宋鹏程组建的“淮阴联军”。
    除了被胁迫的佃农,其他不论是官兵,还是豪强。
    都得放下兵器,被禁军骑兵押送着,回到淮阴城。
    那里才是审理他们的场所,会让更多平民百姓看到。
    只李瑄踏入淮阴渡口的那一刻起,就知道淮阴县已无秩序。
    “草民有眼无珠,冒犯至尊,还请至尊饶恕。”
    当天策卫押送着淮阴权贵离开宣泽乡的时候,李瑄来到张二河、牛石等百姓面前。
    一众百姓忙不迭拜见。
    张二河还好,大部分时间对李瑄毕恭毕敬,拿李瑄当贵人。
    但牛石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跪在地上,向李瑄请罪道。
    李瑄杀死谢氏父子,大快人心。牛石也有一种大仇得报的喜悦。
    然牛石清楚,他借着酒劲,骂“皇帝老儿”骂的得最狠。
    甚至骂李瑄不如李隆基。
    现在他知错了,不是皇帝纵容豪强,姑息官吏。而是淮阴县的官吏不尊朝廷,不尊皇帝的命令。
    为此,皇帝微服私访,亲自来宣泽乡一探。
    还在贫漏的茅草屋中过夜。
    这可是万金之躯啊!
    “不知者不罪。更何况牛先生说得有道理。百姓无法吃饱穿暖,是天子的责任。”
    李瑄将牛石扶起来,郑重地说道。
    “自乾元元载开始,除贱为良就已经拉开序幕。铲除豪强,将土地分为百姓,以保证百姓衣食无忧,是皇帝的责任。朕担心有人阳奉阴违,所以来看看,却看到你们在受苦受难。放心吧,铲除豪强,惩治贪官后,你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李瑄又拍着牛石的肩膀,向牛石承诺道。
    今年的科举已经结束。
    他会安排今年的科举进士状元,为新任的淮阴令。
    在新的科举制度下,状元有一定的政治抱负,想有一番政绩作为,以求一品之位,名留青史。
    这是最难被腐蚀的一批人。
    “草民不胜感激……”
    离李瑄近在咫尺,牛石潸然泪下。
    百闻不如一见,李瑄的气量,使牛石感动,更多的是自责。
    “张老先生,你们的乡里,也会见日大明。”
    李瑄又握住张二河这名摆渡人粗糙的人。
    张二河所在的乡里,比宣泽乡强不到哪去。
    靠近大运河渡口淮阴渡,有加速发展的可能。
    “有至尊之言,草民死而无憾。”
    张二河向李瑄回答道。
    没有言语能形容张二河此刻的心情。
    他因祸得福,遇到天下最尊贵的人。
    见证至尊惩奸除恶,这是最温暖人心的事情。
    李瑄又向宣泽乡的百姓,说起了他来淮阴的因果。
    是最先逃出淮阴的宣泽乡百姓,将淮阴的一些事情告诉李瑄。
    李瑄让百姓们在宣泽乡等待分配。
    也可以明日前往淮阴城,会有他们想看到的结局。
    交代完毕后,李瑄骑马离开宣泽乡。
    当天夜晚,李瑄才到达淮阴城。
    他特意选择在北门入城。
    在淮阴城北门,有两座巨大的粮仓。
    是李瑄南巡的消息传到淮阴后,宋鹏程令人日夜赶工建筑,并填满粮食,
    寓意淮阴粮食多得吃不完,只能堆积在城外。
    以炫耀自己的“政绩”。
    “宋县令,这是什么?”
    李瑄在城前下马,火把下,宋鹏程被拖到李瑄面前,李瑄向他问询。
    一路上浑浑噩噩,宋鹏程都不记得自己是如何回来的。
    相比于浩浩荡荡地杀向宣泽乡,回来的时候,身心皆被折磨。
    “这……这是……粮仓……”
    宋鹏程支支吾吾地回答。
    有了宣泽乡的情况,以前的话术,不可能用。
    “粮仓为什么会出现在城门口?”
    李瑄又问。
    宋鹏程哑口无言,不知作何回答。
    “淮阴有百姓食不果腹,冻饿而死。县令却将粮食堆摆在门前,这还是父母官吗?”
    李瑄对宋鹏程展开诛心之言。
    “臣无能,臣该死……”
    宋鹏程来来去去,只有这两句话。
    “我之前从淮阴渡口下船,有漕运小吏见我船只靠岸,不由分说地索要巨额钱财。朕下令鼓励工商,繁荣地方。淮阴县是这样鼓励的吗?”
    李瑄又将这件事扯出来,劈头盖脸骂宋鹏程。
    宋鹏程可不止一个破绽,整个淮阴县被他经营得全是破绽。
    商人只要路过一遭,不可能全身而退。
    宋鹏程似乎因此事而窒息,眼睛一翻,晕倒在地。
    李瑄认为宋鹏程在故意逃避,他令人将宋鹏程拖到粮仓下,和一众淮阴县的官吏于冰冷的寒夜露天度过。
    与城内家中的豪宅一墙之隔,他们却不能回去。
    而李瑄等人,则暂时回淮阴县衙休息。
    李瑄两天一夜未休息,没必要强撑着。
    一夜无话。
    宋鹏程也在半夜被冻醒,他与县尉、县丞等挤一起取暖。
    禁卫军则轮换着监视他们。
    翌日,天一亮。
    李瑄就又来到被冻得脸色发青的宋鹏程面前,怒斥道:“宋鹏程,朕派人从各乡回来,整个淮阴县数万人,真正有耕地的良家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各乡里土地,大多归为豪强。你也不知情吗?”
    “臣知罪,但求一死!”
    宋鹏程脸色苍白,嘴唇干裂,跪地认罪。
    事已至此,他哪还不知道李瑄是故意整他?根本就没有放过他的心思。
    他的罪责明朗,不可能被洗刷。
    “将你的罪证,一五一十地写下来,胆敢隐瞒,夷灭三族。”
    李瑄令人将纸和笔放在宋鹏程身下。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瑄饱含怒气。
    因为除了安禄山,他从来没有真正夷灭三族过。
    可见他因此事的愤怒。
    宋鹏程不做挣扎,拿起纸笔,将他下面的豪强,以及帮助豪强摆平罪证、纵容豪强、收受豪强贿赂。
    还有贿赂淮阴太守的事情写下来。
    挣扎是徒劳的。
    别说淮阴太守,就是淮南巡抚在李瑄面前,也不过是一“小人物”。
    谁也无法救他。
    索性吐露实情,以免三族被屠戮。
    “来人,传朕旨意,罢免淮阴郡所有官吏,去山阳将他们押至淮阴城。由韩翃担任新任淮阴太守,主持淮阴郡大局。”
    李瑄再次下达诏令。
    和此事有牵连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哪怕没有被污染,知之不报,即为罪过。
    除了淮阴太守外,淮阴的其他官吏,淮阴诸县的县令县尉等,都会从临淮、钟离等郡调遣。
    提拔政绩优异者至淮阴,稳定大局。
    李瑄要将淮阴上下都换一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