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岭南堂每年巨亏

    南方制药厂,小会议室里。
    林三七在翻看上个月的帐本,林天华、尹涟漪、南方药厂经理黄玉树、药厂财务科科长钟阳阳分坐在两边。
    林三七一边看着账本,一边皱着眉头,最后合上了账本,叹了口气不爽地说道:
    “老黄,你上个月就亏了两千万,对此我非常不满意,这么大个厂,居然只亏了这么一点?”
    尹涟漪听了翻了个白眼,心里是又好气又好笑。
    黄玉树和钟阳阳非常尴尬:“老板,要不你指点指点,我们怎么样才能每月亏更多?”
    林三七指着进货账本说道:
    “来,你们看看,这个结核药物的原材料,一吨是50万,你们要不要这么老实啊?就给我按最低标准进货?”
    黄玉树都快要哭了:“老板,我严把进货一关,就是为了给公司节约成本呀。”
    林三七没好气道:
    “为公司节约成本是对的,但不是这么节约的,你应该知道我要的是你给我创造纸面上的亏损,当然你也不要给我真亏损了,真往自己钱包里装了。”
    林天华是想笑又不敢笑,觉得自己这堂侄说话跟绕口令一样,一般的老实人真的不能理解。
    林三七想了一下说道:
    “这样,结核药物的原材料,你去跟供应商谈,以后每吨给我作价200万,甚至500万,发票就这么开,因此多产生的税费我们南方药厂来承担,谁能多开发票,我们以后就进谁的货。”
    虚开发票,多报进价,这是每一家公司老板最怕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有采购员吃回扣了。
    但林三七却非常鼓励这样的行为,这样税务机关和会计部门是根据账面资金来核算的。
    发票价格越高,进价提高10倍,那亏损不就放大10倍了嘛。
    至于说为什么原材料进价会突然涨10倍,国际原材料市场就这样涨价怎么办?药厂也很无奈呀。
    如果这个借口还不行,那就是南方药厂坚持用最好的原材料,制作最好的良心药,可不可以?
    黄玉树一听连连点头:
    “这样做没问题,以后谁家能多开发票,我们就用谁家的原材料,ok的。”
    财科科产长钟阳阳赶紧拿笔记录下来。
    林三七继续出主意道:
    “我手上还有一个单子,需要250万瓶青霉素,原本是准备对外采购的,现在看来还是我们药厂自己生产吧,反正这是基础药,生产难度也不大。
    然后还是老套路,你们给我按500万瓶的标准生产,所有原材料都继续开假发票,账面上你们可以做出五千万、一亿瓶青霉素来,最后纸面上留下卖不出去全亏掉!”
    黄玉树继续拿笔记录,新增一条青霉素生产线。
    这时候钟阳阳提醒道:
    “老板,青霉素和抗结核药物都是最基础的药物,售价太低,我们原材料价格造假也不能太离谱,我们要不要多开发几只药物?比如贵一些的药物,这样成本才能上升。”
    林三七却想到另外一件事情:
    “都医大中医学院的向院长说过帮我们申请的特种生产许可证办下来了没?”
    这件事情黄玉树在跟进,回答道:
    “一共需要办三个证件,根据都医大中医学院的向院长回复,目前中医药管理局和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的许可证已经办下来了,还差一个国家林业局的许可证。”
    林三七点了点手指:
    “闹,反正我们南方药厂本来就有中成药生产许可证,那你们可以提前备药呀,比如提前向清海省祁连山林麝养殖基地采购一批天然麝香。
    这种养殖麝香市场价大约一克是600到1000元之间,但祁连山养殖中心的麝香因为品相好,纯度高,药效足,所以每克5000元的标准收购。
    你一个月收购20公斤,这数量不多吧?这差不多就是一个亿去了,以后等我们正式生产了,一个月收购50公斤可不可以?这样一年就几个亿成本亏掉了,对不对?”黄玉树继续点头:“对对对,同样的,我们还要收购天然牛黄、犀牛角等等各种中成药,那每年起码就可以亏十几亿!”
    林三七高兴了:
    “对对对,就是这个思路,以后我们造出来的安宫牛黄丸,售价是5万一粒,但我们药厂出产的成本就要达到48000元,就赚了两千元的利润。
    如果原材料继续涨价,我们就是亏本在销售,完全就是为了名场在赚吆喝,到时不仅药厂账面难看,岭南堂中医馆的账面同样非常难看,多好!”
    尹涟漪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笑死我了,然后祁连山林麝养殖基地,还在今年新开的一个祁连山万牛养殖基地,其实幕后老板仍然是我们岭南堂公司,相当于是左手换右手。”
    林三七轻咳了一下:
    “这几个养殖基地都是独立核算的,再说了,如果消息传开,说在祁连山养殖林麝、养牛这么赚钱,还能带动当地的产业链不是,这也是为贫困地区作贡献嘛。”
    养殖场赚大钱了,开出来的发票金额越大,缴的税就越多,但这部分税费都是给当地政府的。
    这也是岭南堂变相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嘛。
    等当地政府财政依赖这两个养殖基地时,绝对会全力保护好这两个基地不会被人惦记,会保护好这两家企业。
    林三七这时候又指着科研经费这一块说道:
    “我们计划要生产四只药,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嗷嗷叫、断血流,但这4只药又不可能凭白出现的,是不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室研究?
    闹,这新成立的南方药厂药学研究所就可以全力研发了不是?倪申宝、李逸凡、史紫桐这三人可都是博士生,让他们再多招几个研究生来。
    药物研发是最费钱的,所以黄厂长,你就从这里想想办法,反正科研费用是最容易造假的,到哪里去都不知道,实验耗材跟流水一样用。
    这样每年你们药厂投入的研发资金高达5个亿、10个亿,随便你造,成本给我造越高越好。当然这是假的支出,你可不要给我整幺蛾子,变成了真支出。”
    黄厂长心慌慌:“那老板,我们药厂账面上是亏的,这几亿十几亿的亏本,怎么亏呢?”
    林三七想也不想:“贷款呀!”
    “你们以南方药厂做为抵押,不就可以贷款了?如果南方药厂都资不抵债,岭南堂中医馆也是固定资产,可以抵出去。大不了我每年给银行一笔利息,就当是交保护费了。”
    林天华这时候插话道:
    “林董,当初你不是怕我们贷款多了,如果岭南堂被人盯上,人家就会逼银行让我们提钱还贷的方法,逼得我们破产,逼得我们贱卖人参虫草,现在你怎么又主张要贷款了?”
    资本要对一家企业下手,方法很多种。
    一种是税务、环保、消防、国土、药监等等整天来查你,整天找茬,你企业总是有缝的。
    另外一个就是金融手段,你想贷款,不给我;你有贷款,让你提前还;你想上市,拒绝申请。目的就是断你的资金链。
    往往这几招下来,一家企业也就差不多玩完了。
    王首富不就是这么被搞跨的嘛,让你的资金链断掉,银行催债,逼得你贱卖资产还债。
    但林三七不怕呀,他又不是真没钱。
    他从银行贷20亿出来,甚至贷50亿出来,每年利息就是一大笔钱,这样就会造成整个岭南堂公司账面非常难看。
    给人一种印象,你卖人参虫草再赚钱也没用,药厂那边巨亏,资不抵债。
    这就给某些资本一种假象,岭南堂的年轻老板有野心没能力,收购南方药厂是一个败笔,导致企业连年亏损。
    多好!(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