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从来都没自己逛过夜市的人异常贪心,买一份吃两口就怕占肚子吃不下别的,提在手上,再买另外一种东西。
    都没走出二百米远,秦冬阳手上已经拎了五六个小袋子。他觉得自己实在有点儿不像话了,终于找个能坐的棚,穿着西装蹲进去,要了几个大串一瓶啤酒,占爿小桌,像个六七十岁的老大爷那样慢慢地吃慢慢地喝。
    孔乙己嚼茴香豆大概就是这样情景,秦冬阳有些自嘲地想。
    烟酒和开车一样,都是哥教他的。
    第一次喝酒秦冬阳才十六岁,那天哥过生日,几个人又凑在一起,当时还买不起上档次的白酒红酒,就喝那种最亲民的大绿棒子,肖非艳看见秦大沛咕咚咚地给秦冬阳倒酒,紧忙拦着,“你干啥呢?他是小孩儿!”
    “小个屁孩儿!”秦大沛伸长胳膊撑开女友,“我十六时都开始跟二叔划拳了!多大了还小孩儿呢?”
    沈浩澄也劝说道,“还是再等些年,酒精影响大脑神经发育!”
    “他那大脑?”秦大沛更加不以为然,“还发育啥?”
    林巍帮秦大沛拦沈浩澄,笑吟吟地看向秦冬阳说,“你还发育不发育了?”
    秦冬阳的样子真的像个智力迟缓的人,“啊?都行!”
    “都行?”林巍哈哈大笑,“你是真行!那就喝吧!有哥在呢!醉死了不怕。”
    林巍说的“有哥在呢”当然是指秦大沛,可是秦冬阳后来每每回忆起来,都会自欺欺人的想象成是他肯为年少的自己托底,不论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林巍都会管他。
    事实上并没有,林巍心情最好的那几年只把秦冬阳当成个小玩意逗,戏弄,撩拨,大概不太讨厌,肯定也谈不上喜欢,后来这些年……就是发现了他的妄想之后这几年,态度急转直下地变成冷漠,那种真真切切的笑容很难见了,更不要说别的。
    秦冬阳到这几天才明白原因,也才开始想不通——林巍到底嫌恶不嫌恶自己呢?如果是看成了觊觎者偷窥者,心里讨厌,干嘛要答应肖非艳的请求,答应他来身边当助理呢?为了友情就可以那般没有原则的吗?
    常在峰在案发现场琢磨了半天,凑到痕检员龚峪的身边,“怎么样?是第一现场吗?”
    “基本上。”龚峪神色沉峻地说,“这是什么小区?偏僻这个样子监控还不完备,绿化带里就能杀人!”
    绿化带……
    常在峰不由抬头望向几十米外的居民楼。
    这里原来并没小区,常在峰读高中时还没有,四栋跟经济适用房没大区别的楼房才盖起来六七年,却像建成了几十年,老旧而又破败。
    鲜族村原来是个大村,得有一两百十户村民,再往前推,钢厂还没建在附近的时候,周遭几十里的地方都是水田,很能产些粮食。
    五十年代钢厂成立,不少水田被征用了,许多名下有地的农民变成了钢厂第一批工人,从此有了商品粮户口,按月开资旱涝保收,幸福指数很高。
    八七年钢厂扩建厂房,常在峰他爸这种原来没能进厂的农户连田带房贡献出去,光荣地成了钢厂第二批地皮工,但却时运不济,远远不如首批风光惬意,成了厂里收入最低工种最差的那一拨人。
    劳苦惯了的人仍旧不以为苦,安居乐业认真生活。
    只不过鲜族村剩的地盘就更小了,留下几十户两次红利都没沾上边的稻民们继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守着轰隆隆的钢厂男耕女织,即使觉得赖以生存的土地日益贫瘠起来也没别的活路可以选择。
    直到一几年的时候建筑行业狂热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抢不着市内好地段的小开发商们终于把目光投向了名存实亡的鲜族村,他们看中这里地块毗邻钢厂,觉得盖起楼来能够解决那批逐渐长大,需要与父母分家过小日子但又没有能力购买市区那些昂贵住房的钢厂子弟的生活需求,开始张罗买地。
    常在峰他爸当时还动了心,回家说道,“头一次听着期房这个说法,先交钱能便宜不少,咱家也想办法凑凑,给在峰留一套。”
    这个打算遭到了常在峰的严词拒绝,“买了你们自己住,我是坚决不要家里管了!”
    常海龙知道儿子多倔,只好打消念头。
    事后证明这种打消实在英明神武,几个小开发商资质极低经验短少,伙在一块儿硬凑些钱就想干大事了,实际上却应付不了屡次没得好处却把家族翻身的全部希望都压在最后这点儿地皮上的村民,费了好几年的时间都没完全谈拢拆迁事宜,同意的人刚过一半房地产热就已急剧降温,生怕资金链断裂拿不回投入的开发商们赶紧收拢项目减少计划,匆匆忙忙地贴着钢厂外墙这边盖了四栋楼房,除去回迁安置之外还卖了一百来户,剩着大几十间空着也不管了。
    自然更没热情操心这一带的配套建设。
    养惯了鸡鸭种惯了小菜却只剩下几十平米楼房的居民们就把这里住了一个乱七八糟。
    四栋六层楼房距离钢厂外墙不过百米,中间甚至没有栅栏。龚峪提的所谓绿化带根本就不属于小区,还是钢厂早先种下的树林,从那儿翻到里面就是废渣车间,又脏又旷,整天呼呼呼地进出各种大渣土车,噪音极大灰尘极大,时刻没个消停。
    这种地方杀个把人没被当场发现,并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