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十三章 局势紧张
内堂有些昏暗,诺大一副龙床上李二陛下横卧不醒,盖着一块薄薄的毯子,此刻已经苏醒过来,杨妃、韦妃等几位地位极高的妃嫔坐在床边默默垂泪,虽然担忧至极,却不敢哭出声来。
皇帝之生死,于朝中意味着皇权更迭、权力倾覆,有人上,有人下,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但是对于这些依附于皇帝而生的妃嫔们来说,却是截然不同之人生。
即便宫内妃嫔无数,皇帝喜新厌旧可能很多人多年未曾临幸,但只要皇帝在,她们便是人世间最尊贵的女人;可一旦皇帝薨逝,她们便成为最不幸的女人,固然不至于如上古那般殉葬,也是佛寺之中削发修行,终生不可见家人亲朋……
李治脚步敏捷,第一个窜到床边,见到李二陛下正缓缓睁开眼睛,无甚神采的模样,顿时悲怮的喊了一声“父皇”,便伏在床边,紧紧握住李二陛下一只手掌,嚎啕大哭。
哭声之悲怮,情绪之哀戚,可令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李泰反应不及,落后一步,也跪在床前泪水长流。
李承乾腿脚不便,落于最后,显示孝心的最佳机会已经失去,若学两位兄弟那般只能如邯郸学步一般令人耻笑,遂走到床前,先擦了一把流出的眼泪,继而温声问道:“朝中一切如常,父皇毋须担忧。”
太子与亲王是不同的,亲王可以怮哭悲伤、彩衣娱亲,但太子不行,身为国之储君,自当在帝王出现状况的时候挺身而出、砥柱中流。
即便他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紧赶慢赶来到太极宫,正事儿什么也没来得及干……
李二陛下自晕厥之中醒来,神智尚未完全清醒,眼眸半开半阖,还一会儿才恢复过来,看了看身边几个嫡子,目光再到后边一众子嗣、兄弟、大臣们身上,并未说话,只是长长吁出一口气,又将眼睛阖上。
一旁御医急忙上前,又是号脉又是查看,半晌之后对众人道:“陛下虽然醒来,但神智尚弱,不能理事,还请诸位出去等待,让陛下好生歇一歇。”
众人自是不敢耽搁陛下休息,闻言赶紧退出内堂。
待到出去之后,诸人各自入座,相视之间,却皆可见对方暗暗松了口气的模样……
陛下春秋鼎盛,谁能料到忽然晕厥,龙体有恙?虽然储位之争如火如荼,但摄于李二陛下之龙威,任意一方都在规则之内拼尽全力,未敢越雷池半步。即便晋王一方有程咬金支持,但也从未奢望倚仗军队在争储道路当中奇兵突起。
这是底线,无人敢逾越。
如此,便形成晋王占得先机却并未板上钉钉的格局,若李二陛下骤然离世,兵权混乱之下局势将会愈发浑沌,储位之争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各方参加却谁也没有必胜把握的混战。
那是任何一方都不愿见到的场面……
但是自今而后,军权之争夺却要尽早进行,谨防今日之事再度发生,一旦陛下骤然之间出现不忍言之事,各方都会想方设法争取在最快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定鼎大局。
……
房俊与李承乾聚在一处,前者看了看周围没有人靠近,附耳对李承乾道:“微臣已经派人前去通知卫公全军戒备,同时让人前往东宫戒严,一旦有突发事件,则太子妃与世子可从密道迅速出京赶赴军营,确保万无一失。”
李承乾面色凝重,目光之中难掩担忧,望了内堂门口一眼,低声道:“父皇春秋鼎盛,即便偶有微恙,也不会出现不忍言之事。不过二郎你未雨绸缪,做得很好。”
房俊摇摇头,没有接话。
李二陛下的确年岁正好,即便实在平均受命极低的这个时代,也远未到老迈之时。但房俊深知“丹汞之物”对于人体机能之损害,尤其是心血管方面的侵蚀破坏极为严重,发生心梗的概率极大。
而以这个年代的医疗水平,一旦发生心梗,根本救无可救……
之前倒是忽略了这方面的可能,只想着无论如何皇权都会平稳过渡,顶了天也不过是给东宫紧紧抓住一支军队,待到将来李二陛下驾崩之后能够有本钱与新君谈条件。
然而若是李二陛下骤然离世,东宫便会成为各方势力奋力围剿之目标,单纯以东宫六率如何能敌?
*****
天色将明,漫天乌云忽而遮住星月,淅淅沥沥的小雨再度飘洒。
自去岁开始,天时便与平常不同,冬日愈寒、雪灾频仍,夏日更是雨水增多、水患处处,坊市之间不少流言传出,什么“国有奸佞、上苍示警”“帝王不贤、乾坤倒置”诸如此类,不绝于耳。
再加上一场东征几乎抽空整个关中,接踵而来又有易储之事甚嚣尘上,关中百姓人心惶惶……
程咬金自太极宫出来,刚刚返回西市附近的军营驻地,便有无数战报传来,说是长安城内各处里坊不断有形迹可疑之人出出入入,尤其是各处王府更是人员聚集,行踪不明。
程咬金坐镇中军,断然下令:“举凡无正经凭证而外出游弋者,即刻捉拿,打入大牢,胆敢反抗者,可就地格杀!”
陛下晕厥,不知何时醒转,且即便醒转,又有谁知道龙体是否无恙?这个时候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极大之动荡。身负宿卫京畿之责,他不敢有丝毫大意,宁可杀错,也绝无放过。
况且这个时候召集人手的人家,又岂能无辜?
一道命令颁下,麾下左武卫兵卒随即杀气腾腾奔赴各处,将整个长安城控制起来。全副武装、形容剽悍的兵卒将各处里坊戒严,严禁闲杂人等出入,铁蹄铮铮、刀枪明亮,惹得长安城内人心惶惶、一片杂乱。
程咬金全副甲胄、大马金刀的坐在营房之中,啧啧嘴有些犯了酒瘾,但想着今夜局势紧张不敢大意,便只能忍着,命人沏了一壶茶来,一边就着茶点喝茶,一边听取麾下请示、禀报。
长子程处默自外头进来,抖了抖身上的雨水,将兜鍪摘下放在一旁,做到父亲身前自己斟了一杯热茶,喝了一口,吁出一口凉气。
然后抬头问道:“敢问父亲,吾家已然彻底站在晋王一边?”
储位之争,早已各方皆知,眼下最大机会的便是魏王、晋王这两位除去太子之外的嫡子,而此番左武卫乃是经由晋王一派的力荐方才代替东宫六率入驻长安,显然立场已定。
起码看上去如此……
程咬金拈着茶杯,蹙眉训斥:“你个混账东西是傻了还是怎地?陛下易储诏书未发,眼下之储君依旧在位,老子疯了去拥戴别个,想谋反不成?”
程处默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满是懵然:“可如今山东、江南两地门阀皆支持晋王争储,父亲乃山东门阀除去英国公之外军权最盛,也算是在朝中的领袖之一,焉能置身事外?”
所谓“屁股决定立场”,程家乃是山东一脉,即便贞观以来这么些年走得并不亲近,但其中之利益纠葛是无法断然割舍的。在旁人看来,既然山东门阀支持晋王争储,那么程家以及麾下掌控的左武卫自然也理所当然的站在晋王一方……
然而程咬金不仅在外从不承认参预争储,即便是在家中也不曾对族中子弟表露立场,难免令家中上下莫名其妙,不知如何是好。
此刻听闻程咬金之言,程处默愈发糊涂了……
程咬金黑着脸,叱道:“放屁!狗日的两地门阀!你得记住,咱们程家首先是臣,是陛下的臣子,任何时候都要以陛下之令谕为先,便是披肝沥胆、马革裹尸,亦在所不迟!储位乃帝国根本,自有陛下乾纲独断,陛下立谁为储是陛下之事,吾等人臣只需效忠陛下,其他与吾何干?”
人在官场,难免权衡利弊患得患失,谋求私利天经地义,即便是皇帝不可能禁绝。
但底线不能随意突破!
何谓底线?
两个字:忠君!
陛下一日未曾驾崩,便一日为帝国之主宰,乃人臣效忠之对象!
至于储君……那得到了陛下驾崩之后,陛下立谁为储,自然便是名正言顺之新君。
岂能因为自身之位置、利益,而藐视皇权,企图左右陛下之心意,于废立储君之事中谋求利益?此乃取死之道,纵然一时得逞一时后患无穷难逃清算,智者所不为也。
程处默听得一头雾水,既然置身事外,那又为何暗地里多方谋算,接受晋王一派的举荐?
不过话说到这里,纵然不懂也不敢再问,自家父亲可不是个好脾气的……
一个校尉从外头快步而入,禀报道:“启禀大帅,刚才发现有至少不下百人进入东宫,然后整个东宫戒严,不许人靠近!敢问如何处置?”
程咬金想了想,摆手道:“毋须过问,就当作看不见。”
然后又补充一句:“东宫附近的兵卒全部撤回来,即便东宫有人试图出城,也不必理会。”
一旦陛下身上发生什么不忍言之事,储位之争将会瞬间爆发,东宫会成为各方合力供给之目标,他可不愿意东宫内眷、世子惨死在自己面前。
尽管眼下晋王势大,但做人留一线,日后未必没有相见之时……
皇帝之生死,于朝中意味着皇权更迭、权力倾覆,有人上,有人下,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但是对于这些依附于皇帝而生的妃嫔们来说,却是截然不同之人生。
即便宫内妃嫔无数,皇帝喜新厌旧可能很多人多年未曾临幸,但只要皇帝在,她们便是人世间最尊贵的女人;可一旦皇帝薨逝,她们便成为最不幸的女人,固然不至于如上古那般殉葬,也是佛寺之中削发修行,终生不可见家人亲朋……
李治脚步敏捷,第一个窜到床边,见到李二陛下正缓缓睁开眼睛,无甚神采的模样,顿时悲怮的喊了一声“父皇”,便伏在床边,紧紧握住李二陛下一只手掌,嚎啕大哭。
哭声之悲怮,情绪之哀戚,可令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李泰反应不及,落后一步,也跪在床前泪水长流。
李承乾腿脚不便,落于最后,显示孝心的最佳机会已经失去,若学两位兄弟那般只能如邯郸学步一般令人耻笑,遂走到床前,先擦了一把流出的眼泪,继而温声问道:“朝中一切如常,父皇毋须担忧。”
太子与亲王是不同的,亲王可以怮哭悲伤、彩衣娱亲,但太子不行,身为国之储君,自当在帝王出现状况的时候挺身而出、砥柱中流。
即便他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紧赶慢赶来到太极宫,正事儿什么也没来得及干……
李二陛下自晕厥之中醒来,神智尚未完全清醒,眼眸半开半阖,还一会儿才恢复过来,看了看身边几个嫡子,目光再到后边一众子嗣、兄弟、大臣们身上,并未说话,只是长长吁出一口气,又将眼睛阖上。
一旁御医急忙上前,又是号脉又是查看,半晌之后对众人道:“陛下虽然醒来,但神智尚弱,不能理事,还请诸位出去等待,让陛下好生歇一歇。”
众人自是不敢耽搁陛下休息,闻言赶紧退出内堂。
待到出去之后,诸人各自入座,相视之间,却皆可见对方暗暗松了口气的模样……
陛下春秋鼎盛,谁能料到忽然晕厥,龙体有恙?虽然储位之争如火如荼,但摄于李二陛下之龙威,任意一方都在规则之内拼尽全力,未敢越雷池半步。即便晋王一方有程咬金支持,但也从未奢望倚仗军队在争储道路当中奇兵突起。
这是底线,无人敢逾越。
如此,便形成晋王占得先机却并未板上钉钉的格局,若李二陛下骤然离世,兵权混乱之下局势将会愈发浑沌,储位之争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各方参加却谁也没有必胜把握的混战。
那是任何一方都不愿见到的场面……
但是自今而后,军权之争夺却要尽早进行,谨防今日之事再度发生,一旦陛下骤然之间出现不忍言之事,各方都会想方设法争取在最快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定鼎大局。
……
房俊与李承乾聚在一处,前者看了看周围没有人靠近,附耳对李承乾道:“微臣已经派人前去通知卫公全军戒备,同时让人前往东宫戒严,一旦有突发事件,则太子妃与世子可从密道迅速出京赶赴军营,确保万无一失。”
李承乾面色凝重,目光之中难掩担忧,望了内堂门口一眼,低声道:“父皇春秋鼎盛,即便偶有微恙,也不会出现不忍言之事。不过二郎你未雨绸缪,做得很好。”
房俊摇摇头,没有接话。
李二陛下的确年岁正好,即便实在平均受命极低的这个时代,也远未到老迈之时。但房俊深知“丹汞之物”对于人体机能之损害,尤其是心血管方面的侵蚀破坏极为严重,发生心梗的概率极大。
而以这个年代的医疗水平,一旦发生心梗,根本救无可救……
之前倒是忽略了这方面的可能,只想着无论如何皇权都会平稳过渡,顶了天也不过是给东宫紧紧抓住一支军队,待到将来李二陛下驾崩之后能够有本钱与新君谈条件。
然而若是李二陛下骤然离世,东宫便会成为各方势力奋力围剿之目标,单纯以东宫六率如何能敌?
*****
天色将明,漫天乌云忽而遮住星月,淅淅沥沥的小雨再度飘洒。
自去岁开始,天时便与平常不同,冬日愈寒、雪灾频仍,夏日更是雨水增多、水患处处,坊市之间不少流言传出,什么“国有奸佞、上苍示警”“帝王不贤、乾坤倒置”诸如此类,不绝于耳。
再加上一场东征几乎抽空整个关中,接踵而来又有易储之事甚嚣尘上,关中百姓人心惶惶……
程咬金自太极宫出来,刚刚返回西市附近的军营驻地,便有无数战报传来,说是长安城内各处里坊不断有形迹可疑之人出出入入,尤其是各处王府更是人员聚集,行踪不明。
程咬金坐镇中军,断然下令:“举凡无正经凭证而外出游弋者,即刻捉拿,打入大牢,胆敢反抗者,可就地格杀!”
陛下晕厥,不知何时醒转,且即便醒转,又有谁知道龙体是否无恙?这个时候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极大之动荡。身负宿卫京畿之责,他不敢有丝毫大意,宁可杀错,也绝无放过。
况且这个时候召集人手的人家,又岂能无辜?
一道命令颁下,麾下左武卫兵卒随即杀气腾腾奔赴各处,将整个长安城控制起来。全副武装、形容剽悍的兵卒将各处里坊戒严,严禁闲杂人等出入,铁蹄铮铮、刀枪明亮,惹得长安城内人心惶惶、一片杂乱。
程咬金全副甲胄、大马金刀的坐在营房之中,啧啧嘴有些犯了酒瘾,但想着今夜局势紧张不敢大意,便只能忍着,命人沏了一壶茶来,一边就着茶点喝茶,一边听取麾下请示、禀报。
长子程处默自外头进来,抖了抖身上的雨水,将兜鍪摘下放在一旁,做到父亲身前自己斟了一杯热茶,喝了一口,吁出一口凉气。
然后抬头问道:“敢问父亲,吾家已然彻底站在晋王一边?”
储位之争,早已各方皆知,眼下最大机会的便是魏王、晋王这两位除去太子之外的嫡子,而此番左武卫乃是经由晋王一派的力荐方才代替东宫六率入驻长安,显然立场已定。
起码看上去如此……
程咬金拈着茶杯,蹙眉训斥:“你个混账东西是傻了还是怎地?陛下易储诏书未发,眼下之储君依旧在位,老子疯了去拥戴别个,想谋反不成?”
程处默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满是懵然:“可如今山东、江南两地门阀皆支持晋王争储,父亲乃山东门阀除去英国公之外军权最盛,也算是在朝中的领袖之一,焉能置身事外?”
所谓“屁股决定立场”,程家乃是山东一脉,即便贞观以来这么些年走得并不亲近,但其中之利益纠葛是无法断然割舍的。在旁人看来,既然山东门阀支持晋王争储,那么程家以及麾下掌控的左武卫自然也理所当然的站在晋王一方……
然而程咬金不仅在外从不承认参预争储,即便是在家中也不曾对族中子弟表露立场,难免令家中上下莫名其妙,不知如何是好。
此刻听闻程咬金之言,程处默愈发糊涂了……
程咬金黑着脸,叱道:“放屁!狗日的两地门阀!你得记住,咱们程家首先是臣,是陛下的臣子,任何时候都要以陛下之令谕为先,便是披肝沥胆、马革裹尸,亦在所不迟!储位乃帝国根本,自有陛下乾纲独断,陛下立谁为储是陛下之事,吾等人臣只需效忠陛下,其他与吾何干?”
人在官场,难免权衡利弊患得患失,谋求私利天经地义,即便是皇帝不可能禁绝。
但底线不能随意突破!
何谓底线?
两个字:忠君!
陛下一日未曾驾崩,便一日为帝国之主宰,乃人臣效忠之对象!
至于储君……那得到了陛下驾崩之后,陛下立谁为储,自然便是名正言顺之新君。
岂能因为自身之位置、利益,而藐视皇权,企图左右陛下之心意,于废立储君之事中谋求利益?此乃取死之道,纵然一时得逞一时后患无穷难逃清算,智者所不为也。
程处默听得一头雾水,既然置身事外,那又为何暗地里多方谋算,接受晋王一派的举荐?
不过话说到这里,纵然不懂也不敢再问,自家父亲可不是个好脾气的……
一个校尉从外头快步而入,禀报道:“启禀大帅,刚才发现有至少不下百人进入东宫,然后整个东宫戒严,不许人靠近!敢问如何处置?”
程咬金想了想,摆手道:“毋须过问,就当作看不见。”
然后又补充一句:“东宫附近的兵卒全部撤回来,即便东宫有人试图出城,也不必理会。”
一旦陛下身上发生什么不忍言之事,储位之争将会瞬间爆发,东宫会成为各方合力供给之目标,他可不愿意东宫内眷、世子惨死在自己面前。
尽管眼下晋王势大,但做人留一线,日后未必没有相见之时……